学术投稿

西藏不同海拔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调查分析

王旭萍

关键词:西藏, 不同海拔地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气候特点, 高寒缺氧, 地理条件, 低海拔, 发病, 地形
摘要:西藏平均海拔在4 000m以上,其特殊的地形地理条件形成高寒缺氧的气候特点,使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发病及发生不同于低海拔地区.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174例产妇的产科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旨在分析高原地区产妇孕期保健、产科并发症、剖宫产情况及围产儿出生情况,提出干预措施,以期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压氧对急进高原和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高原大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低、干燥、太阳辐射强、气候多变以及地球化学异常等特殊的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理有一定的影响,高原病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原低氧环境对睡眠的影响

    睡眠是机体的基本生理心理需要,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工作和学习等各种活动,高原缺氧和睡眠紊乱会严重影响作业的绩效,为此本文研究了在高原自然环境中睡眠紊乱及睡眠紊乱对重要脏器的影响,旨在观察平原健康青年男性在初进高原时的睡眠改变,分析高原睡眠的特点及与急性高山病的联系.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西藏不同海拔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调查分析

    西藏平均海拔在4 000m以上,其特殊的地形地理条件形成高寒缺氧的气候特点,使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发病及发生不同于低海拔地区.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海地区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2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儿童高钙尿形成的原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2006年232例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患儿24.小时尿钙/尿肌酐比值,并行钙负荷实验后、予口服双氢氯噻嗪治疗.结果:经治疗215例恢复正常、8例失访、4例肾脏结石形成、5例因再发血尿住院治疗、4例效果不明显.结论:通过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本病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药物防治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并研究了近15年国内外文献.结果:缺氧使肾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引发HAPC,腺苷(adenosine;AD)参与EPO合成调节;RBC膜收缩蛋白异常致RBC变形力降低,骨髓造血细胞对EPO过度敏感,骨髓红系祖细胞凋亡减少等亦是HAPC发病因素.治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纤溶抑制状态有效;乙酰唑胺降低HCT和EPO,提高动脉PaO2和SaO2;AD受体拮抗剂茶碱类,减少EPO与RBC生成,提高肺通气量;一些中药和中成药作用全面,疗效肯定.结论:HAPC启动因素是缺氧致肾脏合成/分泌EPO;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D受体阻断药是很有前途的HAPC治疗药;中药及其制剂值得进一步开发.

    作者:耿东升;兰建国;刘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青年急进高原后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的研究

    高原地区具有空气稀薄、氧分压低、相对温度低、紫外线照度大等特点,平原人快速进驻高原地区后,因高原缺氧体内将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以适应高原的生存环境.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藏族锅庄舞对西宁地区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练习藏族锅庄舞对体质的影响.方法:西宁部分地区自愿参加广场藏族锅庄健身舞练习的老年女性进行常见慢性病的询问和身高、体重、心率、血压参数的测试.结果:长期坚持藏族锅庄健身舞锻炼的老年女性心率、收缩压比锻炼前有明显降低,舒张压降低但不明显.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健康体适能得到提高.结论:长期进行藏族锅庄健身舞的练习能够增强老年女性的体质,预防肥胖,改善其心血管系统功能.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原和平原慢性肾衰竭患者红细胞相关指标比较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促红细胞生存素(EPO)生成相对不足,常发生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为其特征性表现,是急慢性肾衰竭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炎症介质在高原暴露下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高原脑水肿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原脑水肿是血管源性水肿,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高在发病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海拔地区与急进高海拔地区正常人细胞因子含量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低海拔地区及中度海拔地区正常人和急进高海拔地区后正常人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各组间的比较.方法:选择急进高海拔地区30例正常人和低海拔及中度海拔各30人进行五项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五项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中度海拔组与低海拔组五项细胞因子含量除IL-6无显著差别外,其他均有显著差别.急进高海拔组与低海拔组比较IL-8有显著差别;与中度海拔组比较IL-1、IL-2、IL-8、TNF有显著差别,其他均无差别.结论:中度海拔组部分细胞因子含量的增高是免疫系统通过释放可溶性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使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间形成双向的相互关系达到内环境新的平衡.而急进高海拔组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增高可通过抑制化学介质使炎性细胞因子等合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或减少组织损伤,但急进高海拔后机体产生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又可以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作者:周白丽;谢蓉星;常荣;苏晓灵;陈秀英;祁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影响预后和手术效果的严重并发症,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处理可明显减少肺动脉高压带来的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西宁地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5例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6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妊娠结局,了解高海拔地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孕期所出现的并发症中观察组有7例在孕早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对照组有2例在孕早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二者有显著性差别.两组孕妇分娩期并发症中,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大出血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别,在两组孕妇终分娩方式及术中处理结果中,观察组剖宫产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在西宁地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使得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并发症明显增加,因此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烈宏;张建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蒙古族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蒙古族小学儿童龋病患病率状况,为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对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小学的1 562名(6~14)岁学龄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对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进行调查,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学龄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23.11%和3.88;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龋均逐渐增加,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高原地区蒙古族学龄儿童患龋率较报道明显增加,充填治疗率为零,应加强对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作者:罗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西宁地区老年口腔门诊1000例分析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口腔疾病患病现状,分析老年人口腔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对1 000名就诊的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结果:1 000例就诊的患者中,缺牙人数高达832人,占83.2%,牙列完整者仅29人.结论:口腔医务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口腔疾病特点,防治口腔疾病应从多方面入手.

    作者:冯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西宁地区3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3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特点.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5年资料较为完整的364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以探讨其特点.结果:西宁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心电图发生异常与高原特殊环境无明显相关,与平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心电图发生异常基本相同,可能与脑损害部位有关.结论:通过西宁地区3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特点变化分析,总结西宁地区与平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心电图的特点.

    作者:郝学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西宁地区56例妇女睡眠障碍的健康教育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妇女睡眠障碍的诊治.方法:56例睡眠障碍患者健康教育前后2周均行睡眠评定及监测,对睡眠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用健康教育加药物治疗后2周睡眠时间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高原地区妇女睡眠障碍容易诱发躯体疾病,应尽早预防.

    作者:陈筱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高原肺水肿致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一例报告

    1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出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经积极治疗,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本文对此进行报道和初步探讨.

    作者:赵新卫;薛兴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肺部罗音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肺部罗音影响.方法:将中度病情的高原肺水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吸氧(2L/min)、速尿、地塞米松、氨荼碱静脉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如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t检验,P<0.01,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别.结论: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潘丽;李素芝;黄学文;郭俊;孙泽平;谢挺杉;黄跃;土登次成;石泉贵;郑健保;洪勇;何贵强;杨定周;炜桑;龙仁玲;董学文;陈章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海拔高度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选取移居喀喇昆仑山海拔1 400m、3 700m和5 400m一年的252名汉族男性官兵作为受检对象,他们均为平原出生,年龄在(18~28)岁,平均20.9岁,进驻高原前经体检确认健康,将其分为A组(海拔1 400m,88人),B组(3 700m,92人),C组(5 400m,72人).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