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张会英;刘建文
目的:对抗肿瘤药长春瑞滨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反应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0%;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36.7%.结论:长春瑞滨的不良反应较多,对其要加以重视和有足够的认识,以便及早预防,正确处理.
作者:马金兰;杨郡;刘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恶性胃间质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8岁.以黑便半月,头晕乏力1 d入院.既往无特殊.查体:贫血貌,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5次/min.辅助检查血:WBC 6.7×109/L,RBC 2.01×1012/L,Hb 54 g/L.大便隐血强阳性,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肝、胆、脾B超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质地均匀,门脉直径1.02 cm,肝右叶小囊肿(1.8 cm),胆囊壁毛糙,脾脏正常,未发现腹水.胃镜示:食管(-);贲门:下段可见破裂的蓝色静脉和溃疡灶;
作者:胡森懋;谢芬高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良性胸水159例(67.1%),结核性占117例(73.6%);恶性胸水64例(27.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占39例(60.9%).结核性胸水治疗效果好,恶性胸水疗效较差.结论:结核和肿瘤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可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跃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本文就我院2005-01/2007-06消化内科以胃肠道疾病住院的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0例,年龄27~70(平均45)岁,病程6个月~3 a,误诊时间1周~6个月.其中2例是2次入院才确诊.
作者:张宁湘;陈宏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特殊表现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儿童腹型HSP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而无皮肤紫癜.均经胃镜诊断HSP.用激素后腹痛很快缓解.经治疗1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诊断不明的儿童期急性腹痛患儿,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尽早做胃镜检查,明确胃肠道受累情况,有利于尽早诊断HSP.极早应用激素对缓解腹痛起重要作用.
作者:廉敬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我院烧伤科2007-01/2007-12收治特重烧伤患者62例,其中并发自发性低血糖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2岁10月龄.热水烧伤面部、前躯,烧伤面积13%,Ⅲ度烧伤,伤后16 d入院,入院时神志清,创面形成肉芽创面,化验血Hb 6 g/L.入院后创面给予湿敷包扎引流,入院后第2天患儿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双侧瞳孔变大,对光反射存在,急查血生化:血糖1.8 mmol/L,白蛋白23 g/L,球蛋白20 g/L,经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后,神志恢复,经连续输入葡萄糖、全血,并进行肉芽创面自体皮肤移植,创面愈合.
作者:张志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超声诊断胎儿羊膜束带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5岁,孕1产0.既往无不良孕产史,本次早孕阶段无病毒感染、服药及毒物接触史,孕26周行常规产前胎儿筛查.超声显示:胎儿脊柱弯曲失常,腹部塌陷、腹围明显缩小,肝脏和肠管漂浮于羊水中,周围无膜性结构包绕;胎儿前胸壁部分缺陷,胎儿心脏暴露于羊水中,未见肋骨回声;胎儿一侧小腿及足形态异常;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其下缘可见条状回声,连于对侧宫壁及胎体.CDFT显示:胎儿脐带为单脐动脉.超声诊断:胎儿多发畸形(胸裂、腹裂伴肝肠外翻、脊柱侧弯、右侧小腿腓肠肌发育不良及足内翻、单脐动脉),考虑为羊膜束带综合征.孕妇在1周后引产,娩出一畸形胎儿证实超声所见.
作者:李淑英;王敬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甲磺酸培氟沙星为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力强、耐药性好等特点,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注射药物应用手册>可以查到甲磺酸培氟沙星和碳酸氢钠存在配伍禁忌[1],患者在应用这两种药物时,往往护士会疏忽前一组药液输液管内残留液与后一组药液衔接问题,而出现药物配伍变化即产生结晶现象.对笔者2007-07-27所遇1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玉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肺栓塞误诊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28岁.以呼吸困难、咳嗽、右下肢水肿1周入院.查体:BP 85/60 mm Hg,P 110次/min,T 38 ℃,口唇发绀,端坐位,颈动脉怒张,双肺底干湿口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低,HR 110次/min,腹平软,肝脾不大,右下肢水肿,动脉搏动弱,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胸片:右侧胸腔积液;肺CT右肺边缘片状影;心电: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入院后诊断:肺炎;心衰、心功Ⅳ级;系统性红斑狼疮待排.给予强心、利尿、激素治疗后效果不佳,转哈医大一院住院诊断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抗凝、激素治疗后好转.
作者:代树东;赵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低血压(CH)是血液保护的新措施.联合技术比单纯应用血液稀释或CH能更有效减少手术出血和输血量[1].总结如下.
作者:姜东;栾岚;高晓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为肺癌的原因.方法:搜集18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X线、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肺炎性假瘤误诊的原因:(1)对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及肺内感染病史重视不足;(2)影像学认识上的误区;(3)以肺炎性假瘤肿块的增长速度为依据作出诊断.结论: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密切结合,才能提高炎性假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以多组颅神经损害和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吞咽困难2 d、加重并呼吸困难3 h于2007-04-11入院.患者于2007-04-07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感冒症状,口服感冒清后感冒症状有所改善,2007-04-09晨起后感吞咽困难,语声低弱,伴有饮水呛咳、双上肢无力,双下肢肌力正常,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无感觉异常.2007-04-11上午来我院门诊,查血电解质无异常,予新斯的明试验结果为阴性.2007-04-11T15:00左右,患者在门诊留观期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至74%,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收入病房.入院时查体:神清,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直径约3.5 mm,眼球运动自如,皱眉不能,双眼闭合不全.
作者:黎逢光;李朝武;唐洲平;张苏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4/2007年康复中心配合本院妇科病房针刺结合微波治疗急性盆腔炎3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大61岁,年龄小22岁,病程长3个月,病程短4 d.
作者:杜红旭;高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Hunt's综合征误诊为颅内感染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1岁.2008-01-04因发热、头痛、干咳1个月,左侧口角歪斜6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低热,具体体温不详,伴全头部胀痛、干咳、鼻塞,在当地服用消炎药后头痛有好转,但仍有低热发生,夜间偶尔有盗汗,未继续治疗.6 d前患者出现左侧口角歪斜,伴左侧眼裂闭合不全,左侧外耳道溢黄色脓性分泌物、左侧外耳道疱疹,有时有低热,体温具体不详,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抗感染治疗效果差,遂以颅内感染转入我院.
作者:严钢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与同期来我院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血压各项参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脉压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呈正相关.结论:脉压的增大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两者的观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金玲;焦红星;张李向;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较少见.由于其发病率低,据文献报道约占包虫病的0.5%~4%.往往因对其认识不足,又加之骨包虫病在影像学上和结核、肿瘤鉴别困难,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包虫并肱三头肌肌肉包虫1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尧天;王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医院图书馆要针对各种读者对象和医疗、教学、科研任务,采取多项服务措施,在引导和促进临床科研工作中尽职尽责,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作者:林国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长期误诊为癫痫的胰岛β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于2 a前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心悸、头昏,无明显的饥饿感及出汗,发作时间不定,持续时间较短,约30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平常也无多食、易饥症状,体重无明显增加,故未引起患者重视,未就诊.0.5 a后则反复出现清晨起床时家人呼之不应,甚至需灌服糖水后方能醒来,并逐渐发展为反复癫痫样抽搐,长期在当地及成都、重庆两地各家大医院神经或精神科诊治,经脑电图、脑CT等检查后,诊断为癫痫,并长期口服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治疗,初始用药后症状能控制,但近0.5 a疗效不佳而入院.入院时查体:BP 120/70 mm Hg,肥胖体型,心、肺、腹无阳性发现.
作者:陈玉华;陈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针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玲;刘玉梅;侯方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热应激预处理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胆总管结扎组(B组),假手术组(S组),热应激预处理组(H组).术后2周处死大鼠,穿刺心脏取血,检测各份血液标本的肾功能变化,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胆总管结扎后2周,大鼠血胆红素明显升高,血清肌酐随之明显升高,但热应激预处理组的血清肌酐升高幅度较小,与胆总管结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SP70主要在大鼠肾小管细胞胞浆内表达,在热应激预处理组HSP70的表达明显增多.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可减轻梗阻性黄疸对大鼠肾脏的损害.
作者:关晓东;张百萌;熊国珍;毛盛名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