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程昌华;杨光宇;汪世民
目的:观察口服英太青对根管治疗中疼痛(EIP)的预防效果.方法:服药组60例,在根管预备后口服英太青,连服3 d;对照组69例.按常规处理.观察2组术后7 d内EIP的发生率、疼痛严重程度及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服药组EIP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出现疼痛及严重程度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疼痛程度的发生率均随疼痛程度加重而减少.结论:根管预备后3 d内口服英太青,可降低EIP的发生率和疼痛严重程度.
作者:唐震宇;蒋义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高血糖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皮下注射、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CSII)、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观察入院5 d内低血糖及高血糖次数、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血糖≤4.0 mmol.L-1及血糖≥11.1 mmol·L-1的发生率,CSII组、甘精胰岛素组与NPH组比较,P<0.01或P<0.05;入院第3天每日高血糖,CSII组与NPH组、甘精胰岛素组比较,P<0.01或P<0.05;入院第5天每日高血糖,CSII组、甘精胰岛素组与NPH组比较,P<0.01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CSII用于控制SAP的高血糖,优于NPH,甘精胰岛素、CSII效果相近.
作者:安宇亮;言红健;郭雅卿;赵亚敏;丁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应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某医院2005~2006年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计算相关系数,描述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密切程度.结果: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的相关系数在0.610 1~0.973 0之间,相关均具显著性.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应多方并举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生皆;卜春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疮疡灵联合贝复济喷雾剂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67例70处,其中Ⅲ度损伤19处,Ⅳ度损伤51处.疮疡灵联合贝复济者为治疗组;单用贝复济者为对照组.结果:Ⅲ度损伤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63±3.53)、(6.90±4.06)d(t=2.704,P<0.05);Ⅳ度损伤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3±4.81)、(11.50±5.23)d(t=2.865,P<0.05).结论:疮疡灵联合贝复济能够加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石永刚;常风鸣;李甸源;邓小明;师国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咪达唑仑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安定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0.02 mol·L-1NaH2PO4水溶液(pH7.6,内含0.02%三乙胺)-乙腈(52:4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3 nm,灵敏度为0.001 AUFS,进样量为50μL,柱温为40℃.结果:咪达哇仑血浆浓度在10~1600 ng·mL-1范国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低检测限为1 ng·mL-1;日内、日间 RSD≤7.2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检测范围广,可用于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药动学研究.
作者:徐波;张兴安;曾晓晖;罗新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血必净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协同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与治疗组(7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每日2次;治疗组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再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4%、86.6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协同治疗脓毒症,能够缩短疗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蔡绚;蔡涛;虞晓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顺铂(GP)序贯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4例Ⅲa期和Ⅲb期NSCLC患者自愿选择分成2组.序贯组:吉西他滨1250 mg·m-2,第1天、第8天;顺铂30 mg·m-2,第1~3天,与放疗序贯进行.同期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天、第8天;顺铂20 mg·m-2第1~3天,与放疗同步进行.结果:近期疗效、毒副反应2组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P序贯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相近,但远期疗效同期组明显好于序贯组.
作者:陆方阳;黄贵佳;赵莉莉;麻发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内容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常用中西药药品说明书351份,对儿童用药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不足.结果与 结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目缺项严重,应当引起重视,加强管理.
作者:邓立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为合理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 723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7.9%.从菌种分布来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前6位,为我院临床常见致病菌.结论:细菌耐药是当前临床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问题,做好临床细菌耐药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宁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盐酸依匹斯汀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又单剂量口服国产或进口盐酸依匹斯汀片2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包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国产与进口片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房室模型.tmax分别为(2.00±0.87)、(2.31±0.73)h.Cmax分别为(15.80±6.99)、(13.39±6.03)μg·L-1,AUC0~60分别为(185.36+68.07)、(191.69±71.31)μg·h·L-1 t1/2ke分别为(10.90±4.06)、(12.64±4.66)h.国产片相对于进口片的生物利用度为(96.70±14.47)%,经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统计分析,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片与进口盐酸依匹斯汀片生物等效.
作者:骆泽宇;彭伟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宁波农村地区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随机选择宁波市52家镇卫生院、451家村卫生室、117家药店,以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信息.结果:农村卫生院、卫生室及药店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既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管理上的漏洞,主要表现在病源学依据不充分、给药方案欠规范、预防用药和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药品监管措施不到位等.结论:宁波农村地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严重,亟待干预.
作者:章建华;胡玉春;孙向东;王英豪;宋前流;杨春琳;王建核;焦效兰;徐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销售金额和用量均逐年增加,其中吗啡制剂尤为突出,而哌替啶注射液则逐年下降.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但其剂型、种类还应增加.
作者:冯文涛;熊杉;钟明镜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比较3种用药方案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成本-效果.方法:191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脑络通胶囊+银杏叶胶囊(A组)、脑安胶囊(B组)、脑心通胶囊(C组),3组均同时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时间均为90 d,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6.7%、93.8%,3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组成本分别为459.00、481.68、789.48元,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成本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的成本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组方案较经济,但A、B组的成本差别不大.
作者:苏伟琴;杨国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07年6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过敏反应的病例98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与给药方式、不合理用药、药物过敏史等密切相关.结论:广大医药工作者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林蔚;冯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比较5种5-HT3受体拮抗药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经济学效果.方法:128例化疗患者分为5组,分别应用盐酸昂丹司琼(A组)、盐酸格拉司琼(B组)、盐酸托烷司琼(C组)、盐酸阿扎司琼(D组)、盐酸雷莫司琼(E组)5种5-HT3受体拮抗药治疗化疗所致呕吐,观察疗效,采用药物经济学小成本法进行比较.结果:A、B、c、D、E组有效率分别为75.00%、81.48%、84.62%、88.00%、8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分别为223.80、213.90、459.00、345.00、414.00元.结论:盐酸格拉司琼是治疗化疗所致呕吐较经济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桂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将189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4例(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5-氟尿嘧啶组)和对照组95例(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组)进行对照观察.21 d为1个周期,全部病例均治疗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4.3%,毒副反应轻;对照组总有效率40.0%,毒副反应相对较重(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紫杉醇、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董虹亮;梁建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现状.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2007年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3年来,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40种下降到2.25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由20.74%下降到20.25%,应用品种数由116种下降至110种;注射剂应用比例由11.84%下降至9.48%,应用品种数由304种下降至299种.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与注射剂应用品种数及所占比例等指标基本合理;全面、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作者:王慧媛;田德蔷;赵志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建立以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OASIS固相萃取柱处理血样后进样分析,其中色谱柱为Supelcosil LC-18DB,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276 nm,柱温50℃.结果:西罗莫司血药浓度在1.25~70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低检测浓度为0.5n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1.7±2.7)%,萃取回收率≥82.8%,日内RSD≤4.0%,日间RSD≤5.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快速监测.
作者:黎曙霞;任斌;王长希;洪晓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商品名普乐可复(Prograf),是从链霉菌的代谢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于1989年用于临床.FKS06的结构虽然与环孢素A(CsA)大不相同,但其作用的机制基本相似,主要是通过特异性抑制神经钙调磷酸酶活性,从而阻滞T细胞激活过程,同时还有CsA所不具备的T-细胞依赖性抗体的生成,阻滞细胞因子的转录,呈现双重的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丁春雷;刘丽宏;马萍;李鹏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药学监护在临床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必要性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1月~2007年1月在某院接受癫痫病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 结论:临床药师向临床医师提供用药方案的实施与否,与临床癫痫疗效具有很大相关性;临床癫痫治疗需要临床药师提供合理的药学监护.
作者:金贞姬;李香善;贾巍;杨长青;宋贞必;全圣实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