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坤
目的 减少住院药房用药错误,提高药品调配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住院药房上报《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239例用药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常见的用药错误类型为药品用量(23.85%)、给药频次(20.08%)、药品品种(20.08%),其中主要引起错误的人员类型为初级药师(83例)和初级医师(47例).结论 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制订双人核对制度等措施,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作者: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150例及Ⅱ类切口手术50例共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干预对照研究法.干预后,收集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150例及Ⅱ类切口手术50例共20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研究相关指标.结果 经临床药师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显著降低,且药品类别选择、药品剂量选择、药品使用途径选择及预防性用药时机选择的合理性均更高.结论 在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中,制订相应措施,并对不合理情况进行用药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王星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为推进省以下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作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以辽宁省为例,通过查阅文献、电话调研等多种方式,对目前省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目前存在行政审批事项多,缺乏审批专业人才,基层队伍能力不足,部分行政审批周期长等问题;在处理好审批、依法行政、服务和监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转变作风,创新审批工作方式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不断深入推进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从而持续助推食品药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孙轶;陈玉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及其氧化降解片段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体系诱导产生自由基并降解黄芪多糖,并对黄芪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浓度的诱导体系得到的黄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随着黄芪多糖降解片段相对分子质量降低而活性增强.结论 黄芪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关.
作者:邓六勤;黎梅桂;吴宝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患儿家长对普通感冒及安全用药的认知度,为开展公众用药教育及药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家长每季度200例,共800例.采取自行设计的普通感冒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一般情况,对普通感冒及其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对儿童安全用药的态度等.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00张,回收有效问卷766张,有效回收率为95.75%.79.24%(607/766)的家长认为普通感冒治疗应使用抗菌药物,74.28%(569/766)的家长认为应使用抗病毒药物,93.73%(718/766)的家长表示会给患儿服用抗感冒复方制剂;87.21%(668/766)的家长不了解抗感冒复方制剂组分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87.21%(668/766)的家长只要医师开了2种以上抗感冒复方制剂就会给孩子同时服用;75.20%(576/766)的家长希望在治疗中得到药学服务.结论 大部分患儿家长对普通感冒及其合理用药、抗感冒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等存在认知缺陷,医院药师应通过多元化的药学教育、用药指导等药学干预措施,提高患儿家长对普通感冒合理用药的认知水平,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作者:唐志立;唐捷;苏强;李林;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铁必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大黄、葛根、川芎和石菖蒲4味药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溶液或对照药材溶液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3.84~143.02μg/mL(r=1.0000).结论 该质量标准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金丽;蔡培培;杭娟;张心悦;伍小勇;张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6年的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提高药物咨询或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结果 医院2016年的药物咨询者共302人次,以医师和患者为主,分别占47.02%和32.45%,其次为患者家属及护士,分别占9.93%和8.61%;咨询方式主要为电话咨询或在咨询室面对面咨询;医院2016年的药物咨询共362例次,咨询内容主要为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证、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药物的配伍禁忌等;2016年度药物咨询满意度达80.79%.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技能水平,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药学服务的发展和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邓淑贞;谢杏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及血清肾蛋白原(PG)及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消化酶胶囊.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动力指标和血清PG与G-17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理想,能促进血清PG与G-17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美姗;刘磊;魏鑫;刘晓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独一味煮散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以颗粒的成型性和滤过性确定独一味煮散颗粒的粉碎粒度,以成型的难易、滤过性、总黄酮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以确定制备工艺.结果 以独一味细粉制粒,加入细粉量的30%水为黏合剂,采用挤压制粒法制粒,在65℃下干燥90 min.在同一提取条件下,煮散颗粒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2.38 mg/g,出膏率为27.30%,而传统饮片的黄酮含量仅为16.53 mg/g,出膏率为8.80%.结论 煮散颗粒相对于传统饮片在有效成分的提取及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永;王猛;李向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应用局部枸橼酸盐或全身肝素抗凝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疗效.方法 按照不同的抗凝方案将6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枸橼酸盐组(28例)和肝素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器使用寿命、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和30 d生存状况.结果 枸橼酸盐组血液净化器使用寿命为(49±29)h,明显长于肝素组的(28±23)h(P<0.05);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肝素组的23.53%(P<0.05).枸橼酸组和肝素组患者30 d的生存率分别为61.76%和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枸橼酸盐可广泛应用于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的抗凝治疗,可延长血液净化器使用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但对患者短期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吴青;陈新;周小华;张国培;邹其银;季宏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温阳活血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活质量及再住院率、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医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且中医辨证为阳虚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温阳活血利水方,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94.00%,均高于对照组的73.47%和79.59%(P<0.05);对照组患者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水平逐渐降低(P<0.05);两组患者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再住院率分别为26.00%和46.00%,低于对照组的42.78%和61.22%(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温阳活血利水方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可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
作者:史菲;朱丹;沈立;陈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ICU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药学监护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使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了明显改善,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药物疗效和生活质量.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配合医师的药物治疗,主动实施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梁晓艳;梁旭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风湿类药物(DMAR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联合组54例,均给予DMARD药物羟氯喹和来氟米特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1%(χ2=7.428,P<0.05);联合组患者RA彻底消失及药物治疗总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疾病活动性评分(DAS)均明显减小或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单纯DMARD治疗R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更明显,可更快地控制RA的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养胃舒胶囊联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CAG(脾胃湿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维酶素片,治疗组患者给予养胃舒胶囊联合复方黄连素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功能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62% 比70.97%,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随访期内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胃舒胶囊联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CAG(脾胃湿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及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陶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桔梗总皂苷(PGS)对PM2.5致肺损伤大鼠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PM2.5致肺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5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GS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气管滴注法造模;给药14 d后,取大鼠左肺及右肺组织中叶,常规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WB)测定肺组织中SP-A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测定肺组织中mRNA的表达;收集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及BALF中SP-A的含量.结果 PGS能明显减轻PM2.5致肺组织的病变,增加肺组织中SP-A的表达,并降低血清中SP-A,以及增加BALF中SP-A的含量.结论 PGS对PM2.5引起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及肺组织毛细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姚琳;张俊威;孟庆杰;董坤;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溶菌酶研发领域的现状,为该领域内企业的研发方向提供思路建议.方法 以层次分析法综合多个指标构建成核心专利判别指标体系,并对核心专利进行挖掘,分析溶菌酶研究领域的核心专利、研发现状、发展阶段和专利分布情况,并从专利发展现状的角度提出创新研发建议.结果与结论 有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应集中于人溶菌酶的专利布局,而研发实力较弱的企业应集中于小品种(如柞蚕溶菌酶、G型溶菌酶等)的研发.
作者:闫明;董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柴胡皂苷D(SS-d)对骨肉瘤143B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经不同浓度柴胡皂苷D处理骨肉瘤143B细胞后,分别于6,12,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人骨钙素(OCN)表达,采用碱性磷酸酶(AKP)测试盒检测AKP活力.结果 低浓度的柴胡皂苷D可明显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AKP活力检测结果显示,经柴胡皂苷D干预后的143B细胞的AKP活力变化无显著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柴胡皂苷D能减弱人骨钙素的表达.结论 柴胡皂苷D能抑制143B细胞增殖,活性较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成骨分化无关.
作者:杨春艳;范文翔;欧学兰;袁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万宁市南桥镇、长丰镇、南林农场和兴隆农场等地区的槟榔黄化病病情.方法 规范地调查采样并进行鉴定.结果 被调查地区槟榔黄化病的平均发病率为39.60%,平均病情指数为22.92.结论 槟榔黄化病在该地区有快速蔓延之势.
作者:杨春雨;战晴晴;周亚奎;张玉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纯化工艺替代原纯化工艺用于四季草颗粒生产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以槲皮苷和总固体为评价指标,对5种常用澄清剂进行比较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优澄清剂进行条件优化,优选出佳澄清剂.以优澄清工艺与传统的醇沉工艺进行药效学试验比较,对吸附澄清工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吸附澄清剂为壳聚糖,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8[生药(g):药液(mL)],提取液pH为4,每1 L药液加入1%壳聚糖冰醋酸溶液100 mL.结论 壳聚糖吸附澄清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成分损失少的特点,可代替传统工艺用于四季草颗粒的制备.
作者:庞秀清;李勇军;何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为完善抗抑郁药发药交代和用药监护资料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2月含抗抑郁药的门诊处方798张,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98张抗抑郁药处方中,根据诊断剔除强迫症、心境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21例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遗尿等非焦虑或抑郁患者4例,共纳入处方773张,其中焦虑或抑郁204例,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569例;男315例(40.75%),女458例(59.25%);焦虑或抑郁多集中在18~44岁;处方主要来源于神经内科、心理科和消化内科,共占90.04%;以单用抗抑郁药为主,二联使用、合用抗精神病药处方中焦虑或抑郁分别占20.59%和43.14%,高于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的占8.44%和6.15%;用药适宜性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7例)、药物选用不适宜(29例)、联合用药不适宜(22例).结论 医院门诊抗抑郁药处方仍存在少数不适宜用药情况,建议加强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提高处方质量,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劳荣巨;林炯垣;李伟恩;冯凤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