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蔡培培;杭娟;张心悦;伍小勇;张晓丹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可全面缓解患者水肿症状,有助于疾病转归,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跃荣;刘正君;冯玉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减少住院药房用药错误,提高药品调配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住院药房上报《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239例用药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常见的用药错误类型为药品用量(23.85%)、给药频次(20.08%)、药品品种(20.08%),其中主要引起错误的人员类型为初级药师(83例)和初级医师(47例).结论 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制订双人核对制度等措施,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作者:吕鲜艳;吕冠博;姜德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联合罗哌卡因对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在医院行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52例)和芬太尼组(44例),所有患者均予腰丛注射20 mL罗哌卡因(0.298%),地佐辛组经坐骨神经注射5 mg地佐辛混合液,芬太尼组坐骨神经注射0.2 mg芬太尼混合液.结果 地佐辛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4.94±1.34)min,稍迟于芬太尼组的(4.18±1.09)min(P<0.05);地佐辛组镇痛持续时间为(11.74±3.15)h,显著长于芬太尼组的(9.29±2.02)h(P<0.01);地佐辛组静息状态阻滞后15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约为(2.72±0.51)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的(3.47±0.57)分(P<0.01);两组患者镇静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佐辛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7.69%,高于芬太尼组的2.27%(P<0.05).结论 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予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李开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纯化工艺替代原纯化工艺用于四季草颗粒生产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以槲皮苷和总固体为评价指标,对5种常用澄清剂进行比较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优澄清剂进行条件优化,优选出佳澄清剂.以优澄清工艺与传统的醇沉工艺进行药效学试验比较,对吸附澄清工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吸附澄清剂为壳聚糖,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8[生药(g):药液(mL)],提取液pH为4,每1 L药液加入1%壳聚糖冰醋酸溶液100 mL.结论 壳聚糖吸附澄清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成分损失少的特点,可代替传统工艺用于四季草颗粒的制备.
作者:庞秀清;李勇军;何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6年的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提高药物咨询或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结果 医院2016年的药物咨询者共302人次,以医师和患者为主,分别占47.02%和32.45%,其次为患者家属及护士,分别占9.93%和8.61%;咨询方式主要为电话咨询或在咨询室面对面咨询;医院2016年的药物咨询共362例次,咨询内容主要为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证、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药物的配伍禁忌等;2016年度药物咨询满意度达80.79%.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技能水平,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药学服务的发展和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邓淑贞;谢杏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独一味煮散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以颗粒的成型性和滤过性确定独一味煮散颗粒的粉碎粒度,以成型的难易、滤过性、总黄酮含量和干膏收率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以确定制备工艺.结果 以独一味细粉制粒,加入细粉量的30%水为黏合剂,采用挤压制粒法制粒,在65℃下干燥90 min.在同一提取条件下,煮散颗粒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2.38 mg/g,出膏率为27.30%,而传统饮片的黄酮含量仅为16.53 mg/g,出膏率为8.80%.结论 煮散颗粒相对于传统饮片在有效成分的提取及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永;王猛;李向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乌拉地尔与多巴酚丁胺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乌拉地尔注射液与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按临床用药浓度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不同配伍时间乌拉地尔和多巴酚丁胺的含量,同时考察配伍溶液的pH和外观.结果 在12 h内,2种药物配伍后的含量、pH及外观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乌拉地尔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注射液12 h内的配伍性质稳定,临床可配伍使用.
作者:牛慧云;杜志强;刘燕;靳瑞娟;边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为推进省以下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作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以辽宁省为例,通过查阅文献、电话调研等多种方式,对目前省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目前存在行政审批事项多,缺乏审批专业人才,基层队伍能力不足,部分行政审批周期长等问题;在处理好审批、依法行政、服务和监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转变作风,创新审批工作方式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不断深入推进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从而持续助推食品药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孙轶;陈玉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ICU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药学监护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使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了明显改善,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药物疗效和生活质量.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配合医师的药物治疗,主动实施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梁晓艳;梁旭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桔梗总皂苷(PGS)对PM2.5致肺损伤大鼠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PM2.5致肺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5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GS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气管滴注法造模;给药14 d后,取大鼠左肺及右肺组织中叶,常规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WB)测定肺组织中SP-A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测定肺组织中mRNA的表达;收集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及BALF中SP-A的含量.结果 PGS能明显减轻PM2.5致肺组织的病变,增加肺组织中SP-A的表达,并降低血清中SP-A,以及增加BALF中SP-A的含量.结论 PGS对PM2.5引起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及肺组织毛细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姚琳;张俊威;孟庆杰;董坤;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改进测定保泰松片剂中保泰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2.72 g,加水700 mL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至4.1,加水至1000 mL,摇匀)-乙腈(30:7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 保泰松主峰能与已知杂质有效分离.保泰松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1~0.30 g/L(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加样回收率为99.00% ~101.66%,RSD为1.41%(n=9).结论 改进方法灵敏度更高,重复性更好,适用于测定保泰松片中保泰松的含量.
作者:孙婷;张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柴胡皂苷D(SS-d)对骨肉瘤143B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经不同浓度柴胡皂苷D处理骨肉瘤143B细胞后,分别于6,12,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人骨钙素(OCN)表达,采用碱性磷酸酶(AKP)测试盒检测AKP活力.结果 低浓度的柴胡皂苷D可明显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AKP活力检测结果显示,经柴胡皂苷D干预后的143B细胞的AKP活力变化无显著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柴胡皂苷D能减弱人骨钙素的表达.结论 柴胡皂苷D能抑制143B细胞增殖,活性较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成骨分化无关.
作者:杨春艳;范文翔;欧学兰;袁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铁必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大黄、葛根、川芎和石菖蒲4味药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溶液或对照药材溶液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3.84~143.02μg/mL(r=1.0000).结论 该质量标准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金丽;蔡培培;杭娟;张心悦;伍小勇;张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患儿家长对普通感冒及安全用药的认知度,为开展公众用药教育及药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家长每季度200例,共800例.采取自行设计的普通感冒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一般情况,对普通感冒及其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对儿童安全用药的态度等.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00张,回收有效问卷766张,有效回收率为95.75%.79.24%(607/766)的家长认为普通感冒治疗应使用抗菌药物,74.28%(569/766)的家长认为应使用抗病毒药物,93.73%(718/766)的家长表示会给患儿服用抗感冒复方制剂;87.21%(668/766)的家长不了解抗感冒复方制剂组分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87.21%(668/766)的家长只要医师开了2种以上抗感冒复方制剂就会给孩子同时服用;75.20%(576/766)的家长希望在治疗中得到药学服务.结论 大部分患儿家长对普通感冒及其合理用药、抗感冒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等存在认知缺陷,医院药师应通过多元化的药学教育、用药指导等药学干预措施,提高患儿家长对普通感冒合理用药的认知水平,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作者:唐志立;唐捷;苏强;李林;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及血清肾蛋白原(PG)及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片,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消化酶胶囊.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动力指标和血清PG与G-17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理想,能促进血清PG与G-17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美姗;刘磊;魏鑫;刘晓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行LA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0.5 h给予甲硝唑静脉滴注,术后继续用药3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0.5 h加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术后继续3 d治疗.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痛缓解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相关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3天时,两组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疗法对预防急性阑尾炎患者LA围术期感染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同时缓解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有强;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3种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择期髋关节置换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0例,按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60例,术后分别给予1.0,1.5,2.0μg/kg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比较3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药物加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1,4,12 h 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3组患者术后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镇痛药物加用率和加用量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和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择期髋关节置换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确切,且舒芬太尼选用1.5μg/kg剂量时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鲜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综述自微乳释药系统的新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阐述自微乳释药系统的基本理论、处方组成和质量评价,以及近年来在西药制剂中的应用.结果 自微乳释药系统能显著增加某些难溶性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应用前景很好.结论 自微乳释药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在更多学科领域加强研究,以推动自微乳释药系统的创新和开发.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为完善抗抑郁药发药交代和用药监护资料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2月含抗抑郁药的门诊处方798张,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98张抗抑郁药处方中,根据诊断剔除强迫症、心境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21例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遗尿等非焦虑或抑郁患者4例,共纳入处方773张,其中焦虑或抑郁204例,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569例;男315例(40.75%),女458例(59.25%);焦虑或抑郁多集中在18~44岁;处方主要来源于神经内科、心理科和消化内科,共占90.04%;以单用抗抑郁药为主,二联使用、合用抗精神病药处方中焦虑或抑郁分别占20.59%和43.14%,高于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的占8.44%和6.15%;用药适宜性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7例)、药物选用不适宜(29例)、联合用药不适宜(22例).结论 医院门诊抗抑郁药处方仍存在少数不适宜用药情况,建议加强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提高处方质量,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劳荣巨;林炯垣;李伟恩;冯凤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及其氧化降解片段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体系诱导产生自由基并降解黄芪多糖,并对黄芪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浓度的诱导体系得到的黄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随着黄芪多糖降解片段相对分子质量降低而活性增强.结论 黄芪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关.
作者:邓六勤;黎梅桂;吴宝仪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