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扬州45家基层医院利巴韦林注射液用药合理性分析

林郁;吴佳维;黄富宏;李娜;李全良

关键词:基层医院, 利巴韦林注射液,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为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扬州基层医院2016年3月1日至3月5日利巴韦林注射液处方,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处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适宜性、用法用量、配伍用药等的分布.结果 男155例(49.52%),女158例(50.48%);年龄0~6岁33例(10.54%),7~18岁35例(11.18%),19~40岁57例(18.21%),41~64岁107例(34.19%),65岁及其以上81例(25.88%);无适应证用药203例(64.86%),用药依据不足110例(35.14%);给药频次1天1次310例(99.04%),1天2次2例(0.64%),隔天1次1例(0.32%);溶剂为0.9%氯化钠注射液156例(51.32%),5%葡萄糖注射液143例(47.04%),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2例(0.66%),奥硝唑注射液3例(0.99%);给药途径静脉滴注299例(95.53%),肌肉注射9例(2.88%),神经阻滞5例(1.60%).结论 扬州45家基层医院利巴韦林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师、药师、护师对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培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环境色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环境色偏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23例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进行室内环境色喜好测验,采用等级相关处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23例患者总体色彩偏好顺序为绿、蓝、白、黄、橙、红、紫、灰、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的颜色偏好顺序等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的色彩偏好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在红色、橙色偏好程度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临床亚型在白色偏好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5<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临床亚型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环境色偏好均有影响,合理搭配冷、暖颜色(如绿色、橙色),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周小艳;蒋国庆;谭小林;杨辉;程雪;袁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9.408,P=0.009<0.05);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指标、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振明;辜德明;陈运旺;符玉水;陈石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补肾益智活血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60例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益智活血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益智活血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为(9.41±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1±3.57)分(P<0.05).结论 补肾益智活血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赞;林琳;张玉涛;梅小栋;郑雪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为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确诊的失眠症患者97例,随机分为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组和阿普唑仑组.思诺思组采用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d)治疗,阿普唑仑组采用阿普唑仑片(0.4 mg/d)治疗,均于入睡前连续服用,治疗7 d.采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思诺思组和阿普唑仑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4.00%和70.21%,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思诺思组与阿普唑仑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比(C/E)为31.45和0.89,且没增加单位效果的思诺思组追加成本为614.0元,两组的成本效果比都小于追加成本,思诺思的疗效更好,治疗失眠具有经济性.结论 思诺思与阿普唑仑均能有效治疗失眠症,但阿普唑仑组的成本较低,思诺思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思诺思组成本-效果比更高,更具有经济性.

    作者:许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缬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和降压治疗,并口服缬沙坦,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脑降压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A组的76.19%(P<0.05);B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短于A组(P<0.05),血压相关指标改善优于A组(P<0.05),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疗程,安全性高,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志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2012年至2016年保肝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2012年至2016年医院患者保肝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6年保肝药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结果 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位于前10位的保肝药物分别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熊去氧胆酸胶囊、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苦黄注射液、促肝细胞生长素的DDC居高不下.结论 医院保肝药物应用相对合理,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

    作者:陈安妮;孙慧慧;王慧;李洋;方莎莎;王琳召;张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β-环糊精修饰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三黄片中大黄有效成分含量

    目的 建议同时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β-环糊精修饰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方法提取大黄有效成分,分离柱为熔融石英毛细管柱(75μm×67.4 cm,有效长度51 cm),缓冲溶液为60 mmol/L Na2B4O7+40 mmol/L Na2CO3,缓冲溶液添加剂为40 mmol/Lβ-环糊精(pH=8.9),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76%和1.53%(n=6),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18.5μg/mL和2.50~1.56×103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53%和97.26%,RSD分别为0.83%和2.52%(n=3).结论 该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三黄片中大黄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曾雪;陈竹;刘应杰;杨元娟;夏培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扬州45家基层医院利巴韦林注射液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为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扬州基层医院2016年3月1日至3月5日利巴韦林注射液处方,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处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适宜性、用法用量、配伍用药等的分布.结果 男155例(49.52%),女158例(50.48%);年龄0~6岁33例(10.54%),7~18岁35例(11.18%),19~40岁57例(18.21%),41~64岁107例(34.19%),65岁及其以上81例(25.88%);无适应证用药203例(64.86%),用药依据不足110例(35.14%);给药频次1天1次310例(99.04%),1天2次2例(0.64%),隔天1次1例(0.32%);溶剂为0.9%氯化钠注射液156例(51.32%),5%葡萄糖注射液143例(47.04%),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2例(0.66%),奥硝唑注射液3例(0.99%);给药途径静脉滴注299例(95.53%),肌肉注射9例(2.88%),神经阻滞5例(1.60%).结论 扬州45家基层医院利巴韦林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师、药师、护师对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培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郁;吴佳维;黄富宏;李娜;李全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用于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后寒战产妇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产妇采取布托啡诺10μg/kg,研究组产妇采取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40μg/kg.结果 两组产妇用药后3,5,10,30 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有一定变化,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寒战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100.00%比100.00%,P>0.05),但研究组产妇寒战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73±2.14)min比(5.66±2.54)min,t=2.9054,P=0.0055<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比16.00%,P>0.05).结论 采取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可缩短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停止时间,且安全性高,对产妇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影响小.

    作者:寇广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和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每日3次)口服.均治疗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15%,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长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厚度、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因粥样硬化导致的炎症状态,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万义;苏燕玲;胡为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法检测丙戊酸药物浓度的动态飘逸校正系数

    目的 探讨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法检测丙戊酸药物浓度的动态飘逸校正系数.方法 以50μg/mL丙戊酸标准水溶液为质控样品,采用德国西门子全自动生化仪,分别在1个试剂盒的第48,108次测试时做质控检测,进行质控检测浓度动态飘逸指数函数的推拟.结果 动态飘逸系数k=(1+0.00066×n0.55535)n,动态飘逸校正系数k′=1/[(1+0.00066×n0.55535)n],并以第1,20,31,97,120,135次质控样品检测浓度验证计算,相对误差在±6%以内.结论 推拟得到的动态飘逸校正系数可用于丙戊酸质控检测浓度的动态校正,有利于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准确检测,可减少丙戊酸检测系统不定期定标或质控产生的试剂浪费.

    作者:周清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脑梗死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络活喜(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次300 mg,每日1次)治疗,均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696,P=0.030);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APTT,PT,TT水平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FIB水平、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TG,TC,LDL-C水平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HDL-C水平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153,P=0.696).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络活喜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小汉;杜广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介入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4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对性功能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BPH患者145例,均采用双侧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配合药物等方法辅助治疗.结果 术后6个月,145例患者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IPSS)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总分与前列腺液白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大尿流速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性功能评价表(BMSFI)随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性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BPH可有效改善患者性功能,减轻下尿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法规体系下安徽省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工作现状调研

    目的 探讨安徽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现状、技术审评机构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评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对安徽省新法规实施后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评办件资料的特征、时间分布、产品类型分布、产品类别分布、注册申报问题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结论 省级技术审评机构应当通过强化集体讨论,完善技术审评制度,丰富审评员专业结构,加强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咨询服务,真正从源头上提升审评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评质量风险.

    作者:周冬;张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参照Mofisky依从性评价表对102例UC患者加以评估,比较不同依从性UC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居住地、经济收入、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程度、医患关系、UC知识、UC病程、UC严重程度及类型、药品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10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好60例,占58.82%(60/102),依从性差42例,占41.18%(42/10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C患者治疗依从性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月收入低(OR=4.45,95%CI:2.09-27.25)、缺乏UC知识(OR=4.02,95%CI:1.94-24.37)、药品不良反应(OR=3.56,95%CI:2.11-19.98)、存在不良情绪(OR=3.22,95%CI:1.32-22.25).结论 影响UC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不断地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合理按时用药,提升服药依从性.

    作者: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用三氧联用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用三氧+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110例,按建档顺序进行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500 mg,每日3次)、阿卡波糖片(每次50 mg,每日3次)行常规降血糖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医用三氧,每个疗程10次.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IL-17)、IL-1β、IL-6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及躯体功能等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三氧+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治疗T2DM,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调节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缓慢心律失常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原发病基础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心脉隆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维持泵入多巴酚丁胺,均治疗10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SCr,BUN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24 h尿量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频发室性早搏4例,短阵室速1例,减低剂量后缓解.结论 与多巴酚丁胺比较,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能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肾功能,控制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尊;刘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丹参川芎嗪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日本大耳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待创面上皮化(伤后21 d)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对照组(A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B,C,D组)分别局部注射低、中、高质量浓度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于伤后32 d和56 d测量瘢痕厚度,并常规做HE染色,氯胺-T法检测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HPr)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PC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 实验组中瘢痕厚度、HPr的含量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与药物质量浓度呈负相关(P<0.05),瘢痕组织中胶原含量和PCNA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呈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32 d和56 d实验组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通过减少胶原的合成水平,减少PCNA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可为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新选择.

    作者:冯登超;高栋梁;白翠翠;高东东;武斌;薛宏斌;杨喜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工胃液中药用炭片对尿毒清颗粒的吸附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人工胃液中药用炭片对常用配伍药物尿毒清颗粒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吸附作用.方法 利用药物溶出度仪模拟人体内环境,将药用炭片和尿毒清颗粒同时加入人工胃液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毒清颗粒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并与尿毒清颗粒单独投入人工胃液中作比较,计算吸附率.结果 在人工胃液中,2.0 h内药用炭片对芍药苷的吸附率达92.62%.结论 药用炭片在人工胃液中对常用剂量尿毒清颗粒中有效物质芍药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服用尿毒清颗粒与药用炭片应间隔2.0 h以上.

    作者:崔彦;王伟英;马玉蓉;叶利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53例及对炎性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苯扎贝特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ICM患者10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苯扎贝特分散片(每次0.2 g,3次/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静脉滴注,1次/日),均治疗28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3%,与对照组患者的1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107例患者的IL-6,MMP-9,MCP-1分别与LVESd和LVEDd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苯扎贝特治疗ICM,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和心功能状态,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梅;余雄丽;凡建平;邓鹏;杨建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