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畅;陈建清;康美玲;邱钧;高会会;钟小红;李三梅;史涛
目的 探讨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VAP患儿13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NK)细胞分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小儿VAP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芳;孟林;张少雨;刘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凯时)配伍甲钴胺及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率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DPN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与α-硫辛酸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疗程为8周.结果 两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觉传导速率(SNCV)和运动传导速率(MNCV)提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腓总神经:SNCV,(5.91±1.55)m/s比(4.85±1.19)m/s,MNCV,(6.57±1.63)m/s比(5.61±1.47)m/s;正中神经:SNCV,(6.36±1.76)m/s比(5.22±1.52)m/s,MNCV,(7.07±2.05)m/s比(6.17±1.85)m/s](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下降值[(1.72±0.70)μmol/L比(1.25±0.57)μ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值[16.42±4.84)U/mL比(14.37±4.25)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升高值[(8.24±2.51)U/mL比(6.46±2.18)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评分下降值为(2.95±0.8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2±0.65)分(P<0.05).结论 在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DPN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能协同提高神经传导速率与机体抗氧化水平,增进临床疗效.
作者:贾莹;谢瑾;贾艳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荔枝草提取物中迷迭香酸、高车前苷、高车前素及芹菜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 磷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0~8 min时15%B~38%B,8~17 min时38%B~56%B,17~28 min时56%B~82%B,28~35 min时82%B~95%B),检测波长为335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结果 迷迭香酸、高车前苷、高车前素及芹菜素质量浓度分别在2.8125~112.5000,6.745~269.800,3.615~144.600,4.88~195.2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荔枝草提取物中迷迭香酸、高车前苷、高车前素及芹菜素含量分别为6.186,18.253,9.665,11.162 mg/g.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荔枝草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作者:陈婷;徐加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miRNAs与宫颈癌关系的临床研究日益增多,如在宫颈癌中miRNAs表达谱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其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崔陶;郑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优化氨溴索亚微乳储存条件,保证药品理化性质稳定.方法 以粒径和含量为检测指标,对氨溴索亚微乳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乳剂在各条件下粒径变化不明显,但温度增高时,其含量和pH下降较明显;冻融试验结果显示,乳剂含量变化不明显,但40℃时粒径变化大于60℃时;6个月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显示,乳剂含量pH下降不明显,粒径略微增加.结论 为确保氨溴索亚微乳注射剂的理化性质稳定,需冷藏储存.
作者:张会丽;李书平;姜亚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慢性贫血患者术前联用蔗糖铁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泌尿外科和妇科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拟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贫血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加强营养、口服补铁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加强营养基础上每日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隔日皮下注射rHuEPO 3000 U.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慢性贫血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14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记录两组患者输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及Hct均显著上升,且治疗7,14 d时,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贫血患者术前采用蔗糖铁联合rHuEPO治疗,能显著提升Hb与Hct水平,改善贫血,减少手术输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周祖莲;李仁举;谢江凌;姜安雅;李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复合维生素用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孕妇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复合维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安慰剂治疗.结果 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子痫前期发病率为1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5%(P<0.05);观察组胎儿或新生儿死亡率为9.0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9.09%,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为18.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23.81%和28.57%(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复合维生素用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预防有显著作用.
作者:韦达;曹红云;刘晓会;信红丽;贾茹;范艳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考察透明质酸靶向修饰苦参碱脂质体(HA-MA脂质体)对肝癌H22小鼠的抑制作用,并进行处方筛选.方法 筛选HA-MA脂质体的佳制备方法;并以磷脂比、药脂比、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单因素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佳处方工艺;使用透析袋法检测HA-MA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度;裸鼠右腋皮下接种H22肝癌瘤株,尾静脉注射给药14d后,称取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效果好;佳处方工艺的磷脂比为3:1,药脂比为1:25,磷酸盐缓冲液的pH=7.4;HA-MA脂质体与苦参碱脂质体释放曲线基本一致,且均有一定缓释效果;HA-MA脂质体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率与环磷酰胺相近,高于苦参碱和苦参碱脂质体.结论 由于透明质酸的修饰,HA-MA脂质体抑制H22肝癌裸鼠的效果明显优于苦参碱和苦参碱脂质体.
作者:赵玉玺;张世鹏;张帆;刘倪;刘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坤宁安丸联合芬吗通治疗更年期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0例MP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吗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坤宁安丸治疗,均治疗8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降低,雌二醇(E2)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和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P<0.05).结论 坤宁安丸联合芬吗通治疗MPS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FSH水平,升高血清E2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为建立强力生发丸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五味子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标准对水分和溶散时限进行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5:85),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五味子和当归的薄层色谱图成分斑点清楚,阴性无干扰,分离度良好;芍药苷进样量在0.119~4.760 m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6%,RSD为1.22%(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切实控制强力生发丸的产品质量.
作者:石红霞;马静;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纯西医治疗),各7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指标及治疗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3%(P<0.05),半年后复发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比15例,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盆腔积液深度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1%(P<0.05).结论 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盆腔炎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确切,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丁海霞;孙志敏;王爱军;牟晓霞;杨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院内药品物流闭环分析数据模型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目前院内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得出药品配送、医嘱管理及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为提高病区基数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统计及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药品使用流程闭环、医嘱用药情况及病区基数药品种类等.结果 各药品使用环节在每日8:00~11:00时和15:00~16:00时相对集中,且执行用药高峰错后于发药高峰时间.除10%氯化钾注射液和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外,实际使用的病房基数药品均不在备案药品清单中.同时,备案名单中仅有注射剂,而实际使用的药品中既有注射剂也有口服药品,且存量较大.此外,0.9%氯化钠注射液并不是神经内一科的备案药品,但病房实际基数药品中存量较多,尤其在长期医嘱中存药量排名第一,这与临床用药需求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药房发药配送数量过于集中,且高峰时间延后于执行用药时间,这是导致病区存药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医院应考虑增加住院药房及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日均药品配送次数,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增设数据化监控与管理手段等.
作者:王艳梅;韩超;袁隽明;刘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分别统计2011年(整治前)和2017年(整治后)的抗菌药物实际使用情况,重点对比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金额占比和用药排名等,研究政策的实施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结果 整治活动后,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占比、使用率均呈下降趋势,用药更趋合理.结论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金额、使用品种数和品规数,但政策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风险.
作者:许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Ⅲ期结直肠癌一线辅助化学治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医院Ⅲ期结直肠癌患者69例,完成根治性手术及一线化疗(XELOX方案)后,33例给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患者作为观察组,余36例随访观察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Ka-plan-Meier曲线显示,观察组中位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高于对照组[(12.24±1.26)个月比(8.12±1.43)个月,P=0.043];观察组维持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联合化疗期间相比降低(P<0.05),观察组维持治疗期间与对照组同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一线化疗后予以单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3年PFS,可进而转化为总体生存率,且其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冉文华;陈诚;熊亚立;张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合循证护理对降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科室自发成立PDCA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运用PDCA管理模式及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并找到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原因,并拟订整改计划,规范操作流程.计划实施后,PDCA小组定期检查,比较整改前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的皮下出血率,确认整改有效后将操作流程标准化.结果 PDCA活动后,患者皮下出血率由19.67%降至1.61%,增进了医患沟通,提升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了用药安全性.结论 运用PDCA管理模式结合循证护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皮下出血率,而且能提高PDCA小组成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其掌握质量管理工具的程度,增强科室成员的团队精神.
作者:全静;何建书;张继翠;邹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系统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和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治疗卵巢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开始至2017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合计126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疗效方面,灌注组患者总有效率[OR=3.07,95%CI(2.38,3.97),P<0.001]显著高于静脉组,1年生存率[OR=2.14,95%CI(1.30,3.54),P<0.001]、2年生存率[OR=1.89,95%CI(1.19,3.01),P<0.05]、3年生存率[OR=1.58,95%CI(1.06,2.34),P<0.05]均高于静脉组,免疫调节功能无明显差异;安全性方面,两组白细胞减少[OR=2.10,95%CI(1.13,3.89)]、血红蛋白减少[OR=2.25,95%CI(1.04,4.83)]、外周神经毒性[OR=2.44,95%CI(1.59,3.74)]、肝功能不全[OR=1.81,95%CI(1.21,2.72)]和脱发[OR=1.70,95%CI(1.00,2.86)]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恶心、血小板减少、关节肌肉痛、肾功能不全、听力下降、心功能不全和过敏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能提高卵巢癌化疗的临床疗效,但也增加了一定的毒副作用.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的限制,该结论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曹畅;陈建清;康美玲;邱钧;高会会;钟小红;李三梅;史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及吡柔比星在动脉化疗栓塞介入(TAC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对患者TK1和CXC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3例,根据TACE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脲苷联合奥沙利铂及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及吡柔比星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36.11%,疾病控制率为88.88%,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9.72%和62.16%(χ2=3.874,7.016,P=0.049,0.008<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7.4个月,高于对照组的4.8个月(χ2=4.044,P=0.044<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35%(χ2=3.874,P=0.040<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K1及CXCL13水平分别为(7.03±1.09)pmol/L和(45.69±2.6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4±2.34)pmol/L和(50.36±7.69)pg/mL(t=10.739,3.444,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及吡柔比星介入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疗效佳,安全性较高,且能有效降低TK1及CXCL13水平.
作者:郭浚;曹梦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89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异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和研究组(45例,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1 h、术后1 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D-二聚体(D-D)、S-100β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1 h、术后1 h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8.33%比13.33%,P>0.05).结论 采取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可减轻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炎性反应,具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作者:周海洲;黄倩洁;邓利兵;杨传信;鲍方;蒋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右佐匹克隆与奥沙西泮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西泮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远低于对照组的36.37%(P<0.05).结论 右佐匹克隆与奥沙西泮治疗失眠症均有良好效果,而右佐匹克隆能更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卫国;张德伦;宋娟;陈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配置环节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工作情况,按照时间年限分为精益管理前组(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与精益管理后组(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对比兰索拉唑和美罗培南在注射器规格一致(10 mL)的前提下,残余液量及配置时间的变化,以及月平均医嘱张数、周转天数、医嘱不合格率及配置时间差错率等.结果 与精益管理前组相比,精益管理后组使用兰索拉唑、美罗培南后残余液量及配置时间均减少,月平均医嘱张数较多,周转天数较少,医嘱不合格率及配置时间差错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精益管理应用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配置环节,能减少残余液量,缩短静脉用药配置时间,减少配置差错,提高药物配置质量.
作者:林丽娜;汪立梅;姜明宇;郭玉岩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