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刘颖;汤园园;赵倩;杨洁
目的 探讨医师、药师及护士(简称医药护)品管圈对降低产褥期感染率的影响,减少产褥期产妇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活动前)收治的产妇1641例和2017年10月1日至12月21日(活动后)收治的产妇1667例,统计其产褥期感染率,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其感染的原因,找到产褥期感染率高的真因,根据真因制订可行的活动对策.结果 活动后,产褥期感染率由活动前的3.17%(52/1641)降至0.90%(15/1667,P<0.05),其中会阴切口感染率由2.07%(34/1641)降至0.54%(9/1667,P<0.05),上呼吸道感染率由1.10%(18/1641)降至0.36%(6/1667,P<0.05).结论 开展医药护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明显降低产褥期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还可加深医药护的相互了解,提高其团结协作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罗玉媚;覃亦伟;欧阳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测定牛磺酸颗粒和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Waters NH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40:60),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5.0℃,检测器参比池和检测池温度均为35.0℃,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牛磺酸质量浓度在0.05~1.00 g/L(r=0.99858,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5μg/mL;牛磺酸颗粒和牛磺酸滴眼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7%和100.61%,RSD分别为1.26%和1.58%(n=9).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牛磺酸颗粒和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的质量控制.
作者:仵淑红;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尼莫地平对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周围性面瘫和听力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微血管减压术常规及面肌痉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6.00%比9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5,P=0.473);观察组患者术后周围性面瘫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χ2=4.789,P=0.029);观察组患者术后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χ2=7.164,P=0.00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类似于常规手术,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周围性面瘫和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可改善患者预后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磊;邵华;郝玉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丹郁消癖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郁消癖颗粒中益母草、赤芍、青皮、夏枯草、柴胡和皂角刺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益母草、赤芍、青皮、夏枯草、柴胡和皂角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9~4.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1%,RSD为2.34%(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郁消癖颗粒大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蒙麦侠;陈萍;赵治国;陈志永;杨智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眩晕宁颗粒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VBIV患者102例,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眩晕宁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χ2=4.499,P=0.034);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84%比3.92%,χ2=0.708,P=0.400).结论 眩晕宁颗粒联合长春西汀治疗VBIV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和减少氧化应激产物相关.
作者:刘喜花;刘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湿疹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3.896,P=0.048);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4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0.71%比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7,P=0.297).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值得推广.
作者:张怡;刘颖;汤园园;赵倩;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某区基层45家医院儿科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某区基层医院2016年3月儿科处方446张,分析其儿科处方患儿年龄分布、临床诊断分布、单张处方药物种数分布、使用药物分布、使用抗生素分布、给药途径分布.结果 单张处方用药5种(含5种)以下292例(65.47%),5种以上154例(34.53%);使用抗生素处方304张,占68.16%(304/446),抗生素限制级使用454例次(64.21%),非限制使用228例次(32.25%),特殊使用25例次(3.54%);静脉注射途径给药284例(63.68%).结论 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师、药师、护师的合理用药培训,保障儿科用药安全.
作者:王志祥;李蕾;黄富宏;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银屑病患者30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100例.对照A组予喜树碱软膏治疗,对照B组予中药药浴治疗,治疗组予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3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患者满意度为95.00%,对照A组分别为81.00%,4.00%,83.00%,对照B组分别为79.00%,3.00%,80.00%.除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且对照A组与对照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秋霞;刘慧;李沙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血氨和数字连接试验(NCT)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衣芽孢杆菌.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hild-pugh评分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前两者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氨(NH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CT-A、临界闪烁频率(CFF)水平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1.958,P=0.162>0.05).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肝功能、血氨水平和NCT-A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一飞;王善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海南地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脱水降颅压、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r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型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后炎症损伤,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卢茜;张艳;李乐雯;周晓辉;黄宗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考察鼻腔黏膜修复敷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中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分别对3个厂家的鼻腔黏膜修复敷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3批鼻腔黏膜修复敷料的安全性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3批鼻腔黏膜修复敷料安全、可用.
作者:李晓春;王莉芳;郑旭;徐长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芍药苷和桂皮醛的煎煮动力学模型.方法 定时取黄芪桂枝五物汤煎煮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煎煮液中各成分的含量,作溶出率-时间曲线,采用Datafit 9.1软件进行模型拟合,以不同取样时间点测得的溶出率验证模型.结果 建立了第1次煎煮及复煎过程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桂皮醛和芍药苷溶出率和时间的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在10.00%以内.结论 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芪桂枝五物汤煎煮过程中各有效成分溶出率-时间的关系,可为临床用药煎煮时间提供参考.
作者:林美;余爱明;沈晓;孟英姣;郑华珠;王利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米托蒽醌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9例,均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按术后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3例,术后分别采用30,40,50 mg米托蒽醌+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膀胱灌注治疗,3组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 3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均有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均较A组和B组长,肿瘤复发率更低(P<0.05),A组和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差异(χ2=6.660,P=0.036),其中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显著高于A组的13.95%和B组的16.28%(P<0.05),但A组和B组间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后均经相应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停止情况.结论 高浓度(50 mg)米托蒽醌膀胱灌注治疗可进一步延长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并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在促进产妇泌乳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产妇18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产妇行中医治疗法结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产后3 d泌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初始泌乳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3 d平均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循证治疗法较常规治疗法对促进产妇泌乳的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缩短产妇初始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银宽;赵华;尤尊;谢坦;王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顽固性LN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醋酸泼尼松,对照组患者加用环磷酰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均治疗6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SALB)、补体C3和C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03%,与对照组的20.00%相当(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LN,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身心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魏善斋;孙杰;许康春;张以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及其代谢物5-羟基-沙格列汀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BEH Shield RP18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采用乙腈-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MRM).检测离子m/z分别为559.3→440.2(阿托伐他汀钙)、316.2→180.2(沙格列汀)、332.3→196.2(5-羟基沙格列汀)、304.2→153.9(维格列汀,内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沙格列汀、5-羟基-沙格列汀质量浓度分别在1~500,2~1000,1~5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均低于10%,基质效应及提取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4% ~107%,89% ~103%,RSD<11%(n=5);T2DM大鼠同时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及沙格列汀,阿托伐他汀、沙格列汀及5-羟基-沙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峰浓度(Cmax)分别为(49.17±2.76)ng/mL,(1155.97±144.96)ng/mL,(376.54±21.87)ng/mL,t1/2分别为(4.08±1.64)h,(1.84±0.47)h,(1.70±0.5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 h)分别为(112.38±20.97)ng/mL,(1475.50±337.23)ng/mL,(700.91±147.62)ng/mL.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专一性强,稳定性好,可用于测定阿托伐他汀、沙格列汀及其代谢物5-羟基-沙格列汀的浓度.
作者:董洁;汤道权;肖冰心;王添艳;孙增先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高度磷酸化Tau蛋白所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的神经元大量凋亡.除已上市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近20年已有多种AD治疗药物包括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化学药品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该文概述了目前AD对症治疗药物和对因治疗药物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指标.
作者:何海宁;王涛;肖世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复方芍甘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复方芍甘颗粒中芍药苷和甘草酸铵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果 芍药苷和甘草酸铵主斑点清晰,且样品中其他成分对鉴别无干扰;芍药苷和甘草酸铵进样量分别在0.2632~2.6320μg和0.42128~4.21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和100.65%,RSD分别为1.47%和1.80%(n=9).结论 该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可行,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芍甘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留英;瞿发林;董文燊;倪玉佳;钟月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病历300份,参照新版药品说明书、中国国家处方集(2013年儿童版)等,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病例占比83.33%,其中用药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占比33.57%;儿童阶段(2~11岁)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患儿占比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比均居第1,分别为55.60%和55.41%;婴幼儿阶段(28 d至23个月)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比分别为34.00%和31.53%;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有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排名前5名的为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5.46%)、超适应证(23.10%)、超适应人群(9.74%)、疗程不当(7.37%)、给药剂量不当(6.49%).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药品种类排名前3的为抗菌药物(16.49%)、呼吸系统药物(13.46%)、中药制剂(12.66%).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普遍,其结果可能为患儿病情起到治疗作用,但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临床药师需加大循证医学证据收集力度,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导致患儿发生的不良反应,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有效,同时降低医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作者:成美;凌柏;卞海林;彭伟;缪阳;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系统评价FLAG与FLAG联合蒽环类药物方案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计算机检索包括PubMed,SCI,Cochrane,Elsevier,Embase,Ovid,外文医学信息检索平台(FMJS),CNKI,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6月的关于单纯FLAG与FLAG联合蒽环类药物方案比较的临床病例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临床对照研究,包含998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LAG联合蒽环类药物方案对复发难治性AML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FL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9,1.42),P=0.001;RR=1.40,95%CI(1.25,1.57),P<0.00001];FLAG联合蒽环类药物组血清转氨酶升高率低于FL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8,95%CI(0.14,0.57),P=0.0004];口腔溃疡、恶心呕吐、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预后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LAG+蒽环类药物方案对复发难治性AML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FLAG方案,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两者预后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作者:罗江惠;杨懿春;石林;肖青;王欣;王利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