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余爱明;沈晓;孟英姣;郑华珠;王利胜
目的 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病历300份,参照新版药品说明书、中国国家处方集(2013年儿童版)等,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病例占比83.33%,其中用药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占比33.57%;儿童阶段(2~11岁)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患儿占比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比均居第1,分别为55.60%和55.41%;婴幼儿阶段(28 d至23个月)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比分别为34.00%和31.53%;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有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排名前5名的为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5.46%)、超适应证(23.10%)、超适应人群(9.74%)、疗程不当(7.37%)、给药剂量不当(6.49%).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药品种类排名前3的为抗菌药物(16.49%)、呼吸系统药物(13.46%)、中药制剂(12.66%).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普遍,其结果可能为患儿病情起到治疗作用,但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临床药师需加大循证医学证据收集力度,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导致患儿发生的不良反应,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有效,同时降低医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作者:成美;凌柏;卞海林;彭伟;缪阳;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气指标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医院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59例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采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静脉输注10 min,之后以0.5μg/(kg·h)的速率维持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患者以同样方式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时(T2)、单肺通气1 h时(T3)、术毕即刻(T4)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结果 与T0相比,两组在T1~T4时间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升高,在T2~T4时间点的氧合指数(OI)均明显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2~T4时间点的PaO2和OI有不同程度升高,PaCO2和血清TNF-α,IL-6,ICAM-1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氧合功能,减少炎性因子表达,保护肺组织功能.
作者:翟鑫鼎;周慧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金虎退黄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7只,按规定时间点进行造模、给药.末次造模后48 h,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取血后,处死大鼠,摘取心、肝、脾、肺、肾,称定质量,计算脏器指数;肝组织做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各组大鼠体质量虽缓慢增加,但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液生化指标TBil,DBil,TBA,AST,ALP下降明显(P<0.05),病理组织切片改善较显著,但ALT和GGT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金虎退黄汤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具有显著的退黄、降酶、修复肝细胞损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及肝细胞坏死发挥作用.
作者:何瑾瑜;董璐;杨跃青;薛敬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复方芍甘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复方芍甘颗粒中芍药苷和甘草酸铵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果 芍药苷和甘草酸铵主斑点清晰,且样品中其他成分对鉴别无干扰;芍药苷和甘草酸铵进样量分别在0.2632~2.6320μg和0.42128~4.21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和100.65%,RSD分别为1.47%和1.80%(n=9).结论 该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可行,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芍甘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留英;瞿发林;董文燊;倪玉佳;钟月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顽固性LN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醋酸泼尼松,对照组患者加用环磷酰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均治疗6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SALB)、补体C3和C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03%,与对照组的20.00%相当(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LN,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身心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魏善斋;孙杰;许康春;张以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PCOS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克罗米芬组,各30例.克罗米芬组患者口服克罗米芬治疗,中药组患者予以补肾活血中药加减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 中药组患者排卵率为70.00%,克罗米芬组为6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中药组妊娠率为63.33%,高于克罗米芬组的3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促黄体激素(LH)、降低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升高(P<0.05),更好地调节了二者的平衡;雌二醇(E2)水平升高,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及胰岛素(INS)水平降低(P<0.05),且中药组患者的LH,FSH,T,INS,E2,PRL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克罗米芬组患者(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POC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殖内分泌水平,提高卵泡质量,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任秀朋;穆文涛;王叶婷;周丽洁;高淑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比伐芦定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中及术后的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中及术后选用的抗凝方案不同分为A组(41例)与B组(40例),A组术中及术后只给予比伐芦定抗凝,B组术中及术后均给予比伐芦定+替罗非班抗凝,两组术后均给予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结果 B组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TIMI)3级血流占比(82.50%)较用药前(17.50%)明显增加(P<0.05);两组72 h内出血事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使用比伐芦定相比,比伐芦定联合替罗非班用于PCI术中及术后能有效改善TIMI,提高手术成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曾敬;张小群;温春兰;杨小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急性腹泻患儿炎性反应、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和观察组(予蒙脱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散),各60例.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38,7.55,7.04,6.93,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好转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38,4.29,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t=0.96,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腹泻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6.84,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8.53,P<0.05);观察组部分患儿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存在轻度异常,无明显不良症状,多自行恢复,组间安全性评价无显著差异(χ2=0.69,0.83,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散能显著降低急性腹泻患儿的炎性反应,缩短大便好转时间、止泻及退热时间,降低腹泻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曹迎冬;温壮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硝酸甘油,观察组予rhBNP.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CK)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与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2.530,3.187,6.616,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4.385,P<0.05);完成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低于对照组患者(t=3.19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hBNP干预急性心肌梗死PCI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可提升疗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作者:才振国;车琳琳;王志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银屑病患者30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100例.对照A组予喜树碱软膏治疗,对照B组予中药药浴治疗,治疗组予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3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患者满意度为95.00%,对照A组分别为81.00%,4.00%,83.00%,对照B组分别为79.00%,3.00%,80.00%.除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且对照A组与对照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秋霞;刘慧;李沙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尼莫地平对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周围性面瘫和听力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微血管减压术常规及面肌痉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6.00%比9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5,P=0.473);观察组患者术后周围性面瘫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χ2=4.789,P=0.029);观察组患者术后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χ2=7.164,P=0.00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类似于常规手术,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周围性面瘫和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可改善患者预后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磊;邵华;郝玉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眩晕宁颗粒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VBIV患者102例,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眩晕宁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χ2=4.499,P=0.034);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84%比3.92%,χ2=0.708,P=0.400).结论 眩晕宁颗粒联合长春西汀治疗VBIV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和减少氧化应激产物相关.
作者:刘喜花;刘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考察鼻腔黏膜修复敷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中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分别对3个厂家的鼻腔黏膜修复敷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3批鼻腔黏膜修复敷料的安全性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3批鼻腔黏膜修复敷料安全、可用.
作者:李晓春;王莉芳;郑旭;徐长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某区基层45家医院儿科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某区基层医院2016年3月儿科处方446张,分析其儿科处方患儿年龄分布、临床诊断分布、单张处方药物种数分布、使用药物分布、使用抗生素分布、给药途径分布.结果 单张处方用药5种(含5种)以下292例(65.47%),5种以上154例(34.53%);使用抗生素处方304张,占68.16%(304/446),抗生素限制级使用454例次(64.21%),非限制使用228例次(32.25%),特殊使用25例次(3.54%);静脉注射途径给药284例(63.68%).结论 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师、药师、护师的合理用药培训,保障儿科用药安全.
作者:王志祥;李蕾;黄富宏;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米托蒽醌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9例,均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按术后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3例,术后分别采用30,40,50 mg米托蒽醌+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膀胱灌注治疗,3组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 3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均有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均较A组和B组长,肿瘤复发率更低(P<0.05),A组和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差异(χ2=6.660,P=0.036),其中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显著高于A组的13.95%和B组的16.28%(P<0.05),但A组和B组间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后均经相应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停止情况.结论 高浓度(50 mg)米托蒽醌膀胱灌注治疗可进一步延长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并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湿疹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3.896,P=0.048);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4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0.71%比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7,P=0.297).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值得推广.
作者:张怡;刘颖;汤园园;赵倩;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高度磷酸化Tau蛋白所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的神经元大量凋亡.除已上市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近20年已有多种AD治疗药物包括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化学药品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该文概述了目前AD对症治疗药物和对因治疗药物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指标.
作者:何海宁;王涛;肖世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芍药苷和桂皮醛的煎煮动力学模型.方法 定时取黄芪桂枝五物汤煎煮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煎煮液中各成分的含量,作溶出率-时间曲线,采用Datafit 9.1软件进行模型拟合,以不同取样时间点测得的溶出率验证模型.结果 建立了第1次煎煮及复煎过程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桂皮醛和芍药苷溶出率和时间的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在10.00%以内.结论 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芪桂枝五物汤煎煮过程中各有效成分溶出率-时间的关系,可为临床用药煎煮时间提供参考.
作者:林美;余爱明;沈晓;孟英姣;郑华珠;王利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海南地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脱水降颅压、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r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型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后炎症损伤,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卢茜;张艳;李乐雯;周晓辉;黄宗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研究组产妇采取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研究组哺乳后24 h和48 h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的5-羟色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和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总分为(20.79±2.88)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的(14.88±2.90)分(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研究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显著提高剖宫产术后的麻醉效果,并能在不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降低产后抑郁程度,促进产妇早日恢复.
作者:杜顺颜;林金兵;邓爱红;梁肖霞;洪钦政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