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区基层45家医院儿科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王志祥;李蕾;黄富宏;李娜

关键词:基层医院, 儿科处方,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对某区基层45家医院儿科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某区基层医院2016年3月儿科处方446张,分析其儿科处方患儿年龄分布、临床诊断分布、单张处方药物种数分布、使用药物分布、使用抗生素分布、给药途径分布.结果 单张处方用药5种(含5种)以下292例(65.47%),5种以上154例(34.53%);使用抗生素处方304张,占68.16%(304/446),抗生素限制级使用454例次(64.21%),非限制使用228例次(32.25%),特殊使用25例次(3.54%);静脉注射途径给药284例(63.68%).结论 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师、药师、护师的合理用药培训,保障儿科用药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狼疮肾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顽固性LN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醋酸泼尼松,对照组患者加用环磷酰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均治疗6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SALB)、补体C3和C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03%,与对照组的20.00%相当(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顽固性LN,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身心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魏善斋;孙杰;许康春;张以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海南地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脱水降颅压、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r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祛瘀汤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型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后炎症损伤,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卢茜;张艳;李乐雯;周晓辉;黄宗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016年至2017年某院儿科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病历300份,参照新版药品说明书、中国国家处方集(2013年儿童版)等,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病例占比83.33%,其中用药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占比33.57%;儿童阶段(2~11岁)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患儿占比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比均居第1,分别为55.60%和55.41%;婴幼儿阶段(28 d至23个月)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比分别为34.00%和31.53%;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有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排名前5名的为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5.46%)、超适应证(23.10%)、超适应人群(9.74%)、疗程不当(7.37%)、给药剂量不当(6.49%).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药品种类排名前3的为抗菌药物(16.49%)、呼吸系统药物(13.46%)、中药制剂(12.66%).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普遍,其结果可能为患儿病情起到治疗作用,但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临床药师需加大循证医学证据收集力度,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导致患儿发生的不良反应,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有效,同时降低医务人员的法律风险.

    作者:成美;凌柏;卞海林;彭伟;缪阳;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丹郁消癖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丹郁消癖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郁消癖颗粒中益母草、赤芍、青皮、夏枯草、柴胡和皂角刺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益母草、赤芍、青皮、夏枯草、柴胡和皂角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9~4.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1%,RSD为2.34%(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郁消癖颗粒大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蒙麦侠;陈萍;赵治国;陈志永;杨智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的浓度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及其代谢物5-羟基-沙格列汀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BEH Shield RP18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采用乙腈-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MRM).检测离子m/z分别为559.3→440.2(阿托伐他汀钙)、316.2→180.2(沙格列汀)、332.3→196.2(5-羟基沙格列汀)、304.2→153.9(维格列汀,内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沙格列汀、5-羟基-沙格列汀质量浓度分别在1~500,2~1000,1~5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均低于10%,基质效应及提取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4% ~107%,89% ~103%,RSD<11%(n=5);T2DM大鼠同时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及沙格列汀,阿托伐他汀、沙格列汀及5-羟基-沙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峰浓度(Cmax)分别为(49.17±2.76)ng/mL,(1155.97±144.96)ng/mL,(376.54±21.87)ng/mL,t1/2分别为(4.08±1.64)h,(1.84±0.47)h,(1.70±0.5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 h)分别为(112.38±20.97)ng/mL,(1475.50±337.23)ng/mL,(700.91±147.62)ng/mL.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专一性强,稳定性好,可用于测定阿托伐他汀、沙格列汀及其代谢物5-羟基-沙格列汀的浓度.

    作者:董洁;汤道权;肖冰心;王添艳;孙增先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对湿疹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湿疹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3.896,P=0.048);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4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0.71%比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7,P=0.297).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值得推广.

    作者:张怡;刘颖;汤园园;赵倩;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气指标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气指标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医院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59例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采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静脉输注10 min,之后以0.5μg/(kg·h)的速率维持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患者以同样方式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时(T2)、单肺通气1 h时(T3)、术毕即刻(T4)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结果 与T0相比,两组在T1~T4时间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升高,在T2~T4时间点的氧合指数(OI)均明显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2~T4时间点的PaO2和OI有不同程度升高,PaCO2和血清TNF-α,IL-6,ICAM-1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氧合功能,减少炎性因子表达,保护肺组织功能.

    作者:翟鑫鼎;周慧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PCOS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克罗米芬组,各30例.克罗米芬组患者口服克罗米芬治疗,中药组患者予以补肾活血中药加减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 中药组患者排卵率为70.00%,克罗米芬组为6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中药组妊娠率为63.33%,高于克罗米芬组的3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促黄体激素(LH)、降低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升高(P<0.05),更好地调节了二者的平衡;雌二醇(E2)水平升高,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及胰岛素(INS)水平降低(P<0.05),且中药组患者的LH,FSH,T,INS,E2,PRL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克罗米芬组患者(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POC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殖内分泌水平,提高卵泡质量,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任秀朋;穆文涛;王叶婷;周丽洁;高淑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剖宫产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研究组产妇采取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研究组哺乳后24 h和48 h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的5-羟色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和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总分为(20.79±2.88)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的(14.88±2.90)分(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研究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显著提高剖宫产术后的麻醉效果,并能在不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降低产后抑郁程度,促进产妇早日恢复.

    作者:杜顺颜;林金兵;邓爱红;梁肖霞;洪钦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某区基层45家医院儿科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对某区基层45家医院儿科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某区基层医院2016年3月儿科处方446张,分析其儿科处方患儿年龄分布、临床诊断分布、单张处方药物种数分布、使用药物分布、使用抗生素分布、给药途径分布.结果 单张处方用药5种(含5种)以下292例(65.47%),5种以上154例(34.53%);使用抗生素处方304张,占68.16%(304/446),抗生素限制级使用454例次(64.21%),非限制使用228例次(32.25%),特殊使用25例次(3.54%);静脉注射途径给药284例(63.68%).结论 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师、药师、护师的合理用药培训,保障儿科用药安全.

    作者:王志祥;李蕾;黄富宏;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药护品管圈活动降低产褥期感染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医师、药师及护士(简称医药护)品管圈对降低产褥期感染率的影响,减少产褥期产妇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活动前)收治的产妇1641例和2017年10月1日至12月21日(活动后)收治的产妇1667例,统计其产褥期感染率,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其感染的原因,找到产褥期感染率高的真因,根据真因制订可行的活动对策.结果 活动后,产褥期感染率由活动前的3.17%(52/1641)降至0.90%(15/1667,P<0.05),其中会阴切口感染率由2.07%(34/1641)降至0.54%(9/1667,P<0.05),上呼吸道感染率由1.10%(18/1641)降至0.36%(6/1667,P<0.05).结论 开展医药护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明显降低产褥期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还可加深医药护的相互了解,提高其团结协作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罗玉媚;覃亦伟;欧阳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复方芍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芍甘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复方芍甘颗粒中芍药苷和甘草酸铵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果 芍药苷和甘草酸铵主斑点清晰,且样品中其他成分对鉴别无干扰;芍药苷和甘草酸铵进样量分别在0.2632~2.6320μg和0.42128~4.21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和100.65%,RSD分别为1.47%和1.80%(n=9).结论 该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可行,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芍甘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留英;瞿发林;董文燊;倪玉佳;钟月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眩晕宁颗粒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眩晕宁颗粒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VBIV患者102例,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眩晕宁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χ2=4.499,P=0.034);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84%比3.92%,χ2=0.708,P=0.400).结论 眩晕宁颗粒联合长春西汀治疗VBIV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和减少氧化应激产物相关.

    作者:刘喜花;刘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Ⅲ期临床试验评估指标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AD)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高度磷酸化Tau蛋白所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的神经元大量凋亡.除已上市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近20年已有多种AD治疗药物包括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化学药品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该文概述了目前AD对症治疗药物和对因治疗药物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指标.

    作者:何海宁;王涛;肖世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金虎退黄汤干预大鼠急性胆汁淤积肝损伤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金虎退黄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7只,按规定时间点进行造模、给药.末次造模后48 h,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取血后,处死大鼠,摘取心、肝、脾、肺、肾,称定质量,计算脏器指数;肝组织做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各组大鼠体质量虽缓慢增加,但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液生化指标TBil,DBil,TBA,AST,ALP下降明显(P<0.05),病理组织切片改善较显著,但ALT和GGT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金虎退黄汤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具有显著的退黄、降酶、修复肝细胞损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及肝细胞坏死发挥作用.

    作者:何瑾瑜;董璐;杨跃青;薛敬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银屑病患者30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100例.对照A组予喜树碱软膏治疗,对照B组予中药药浴治疗,治疗组予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3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患者满意度为95.00%,对照A组分别为81.00%,4.00%,83.00%,对照B组分别为79.00%,3.00%,80.00%.除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且对照A组与对照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喜树碱软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秋霞;刘慧;李沙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测定牛磺酸颗粒和滴眼液中牛磺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牛磺酸颗粒和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Waters NH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40:60),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5.0℃,检测器参比池和检测池温度均为35.0℃,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牛磺酸质量浓度在0.05~1.00 g/L(r=0.99858,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5μg/mL;牛磺酸颗粒和牛磺酸滴眼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7%和100.61%,RSD分别为1.26%和1.58%(n=9).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牛磺酸颗粒和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的质量控制.

    作者:仵淑红;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对合并基础症老年心血管病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合并基础症老年心血管病变患者40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和有无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分为两组,观察组(203例)采用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对照组(202例)采用常规用药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相关知识态度有明显上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得分合格率有明显提高,患者用药安全认知程度有明显上升,患者用药依从性优良率明显提高,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较多,前3位是认为不需要治疗、害怕药品不良反应、经常忘记用药,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药师参与用药管理,能提高合并基础症老年心血管病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其对用药相关知识态度和用药安全认知程度.

    作者:张云秀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氧化苦参碱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将舟山市普陀仁济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氧化苦参碱联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均连续用药2周.结果 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8%(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任鹏程;张登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地衣芽孢杆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血氨和数字连接试验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血氨和数字连接试验(NCT)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衣芽孢杆菌.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hild-pugh评分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前两者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氨(NH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CT-A、临界闪烁频率(CFF)水平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1.958,P=0.162>0.05).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肝功能、血氨水平和NCT-A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一飞;王善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