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创军;叶明理
目的 使临床更加合理地使用甲氨蝶呤(MTX),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甲氨蝶呤化疗后导致重度口腔溃疡和Ⅳ度骨髓抑制肿瘤患者的会诊和治疗,分别从其原因、防治方法和药学监护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提前做好防治措施,可减轻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程度,增加患者依从性,减少住院天数.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药学监护及会诊,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艳;高焕;查登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 β-环糊精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onex ICS-500型色谱仪,利用糖分离柱、糖保护柱,以水、250 mmol/L NaOH溶液和500 mmol/L NaAC溶液为流动相,以电化学检测器(金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测定β-环糊精中有关物质含量.结果 各杂质峰能较好分离,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良好.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β-环糊精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淼;靳贵英;王彩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G,LDL-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49例,随机分为甲氨蝶呤单次注射组(A组,28例)和甲氨蝶呤单次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组(B组,21例),定期随访两组患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直至正常(<7 U/L).结果 A组中有8例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率为71.43%,B组中有1例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率为95.24%;A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为(37±7.4)d,B组为(31±4.1)d.结论 与单用甲氨蝶呤相比,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术后β-HCG降至阴性所需时间更短,治疗成功率更高.
作者:曹杰;刘刚;赵婷;王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血瘀气滞证)的疗效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伤痛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西乐葆治疗,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4,48 h,两组患者的疼痛均明显减轻,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扭伤后24,48 h均能明显缓解踝关节肿胀.结论 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及肿胀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瑞;范继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川麦冬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HPLC法对10批川麦冬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采用8个对照品对部分共有峰进行指认,利用相似度分析、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分析进一步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10批川麦冬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各批次药材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在较宽范围内波动,RSD=7.1%~71.9%(n=10).结论 该方法简便、实用,便于工业化生产,可用于麦冬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郭明里;张加余;王冰;李宁;董婷霞;詹华强;屠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对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变化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20%(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与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的比值(E/A)无明显差异(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LVEF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而LVEDD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芪冬颐心口服液可有效提高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骏;罗晓丽;杨小利;王红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为探索自动化药房《药品调剂质量管理规范》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医院自动化药房的应用与实践,从药房布局、设备设施、人员结构、调配方式、发药流程、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规范,并在药房进行实践.结果 药房通过合理布局、优化调配流程、调整人员结构、自动化信息、设备配置,使自动化药房有了科学性、可行性的药品调剂工作规范.结论《药品调剂质量管理规范》的建立可使药房工作有章可循,但在实施规范的过程中存在不足,仍需完善.
作者:鲁萍;崔亮;刘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呋塞米片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XR-ODSⅢC18柱,以水-四氢呋喃-冰醋酸(63:37: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2 nm,流速为0.2 mL/min.结果 回归方程为Y=6.92×106 X-2.88×104,r=0.9999(n=6),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9~0.761μg,平均回收率为100.90%,RSD为1.56%(n=6).结论 UHPLC法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分析速度,改善分析效果,可以作为呋塞米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么世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寻从麦冬中分离、纯化鲁斯可皂苷元的方法.方法 80%乙醇提取总皂苷,两相酸水解总皂苷,硅胶柱层析分离,甲醇重结晶,薄层色谱(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查纯度.结果 鲁斯可皂苷元经TLC检查与对照品一致,无杂质斑点,HPLC法检查纯度达98.58%.结论 该试验中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安全、可行性强,成本低,效率高,可用于制备鲁斯可皂苷元.
作者:曹青云;李琦;王敏;肖顺丽;高荣凯;张宏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生附子煎煮过程中生物碱成分含量的变化和水解,探索生附子煎煮减毒的机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生附片煎煮前后7种成分的含量,比较其含量变化;采用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模拟煎煮过程,考察不同温度和水解时间对6种单、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观察酯型生物碱煎煮前后水解程度,分析其降解率和稳定性,并确定其水解产物.结果 生附片煎煮前后含量测定HPLC图中确定8个色谱峰,生附片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为1.756 mg/g,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0.724 mg/g,煎煮1 h后,其含量分别为0.026 mg/g和1.961 mg/g;对照品水解试验HPLC图中确定10个色谱峰,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对照品50℃水解30 min,其降解率分别为18.72%,4.85%,28.91%,50℃水解1 h,其降解率分别为33.3%,6.99%,40.14%,100℃水解30 min以上,其降解率均为100.00%;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50℃水解1 h后的含量基本不变,100℃水解1 h,其降解率分别为63.31%,42.36%,64.15%,100℃水解2 h以上,其降解率均为100.00%;根据对照品水解过程中的降解率大小,确定其稳定性大小依次为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结论 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在50℃下即发生水解,100℃下30 min可水解完全,单酯型生物碱在50℃下较稳定,100℃下2 h即可水解完全.生附片煎煮过程是一个溶出与降解的动态过程,煎煮1 h后双酯型生物碱基本消失.
作者:龚又明;邓广海;郑显辉;覃军;罗明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牙髓炎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共110例患者参与并完成此项研究,其中观察组54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8,12周末的VAS评分、HAMA及HAMD总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 对牙髓炎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清珍;刘宇;朱跃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制订郁福来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郁福来胶囊中贯叶金丝桃药材、金丝桃苷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郁福来胶囊中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贯叶金丝桃药材、金丝桃苷相应位置上有相同的斑点,且分离效果好;金丝桃苷进样量在0.173~1.7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5%,RSD=1.00%(n=6).结论 该研究中建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郁福来胶囊的质量.
作者:倪玉佳;瞿发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院2013年至2015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调取2013年至2015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回顾性分析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查阅DDDs排序前5位药品的病历,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中药注射剂品种稳定在30种左右,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其占药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未出现明显波动,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3年销售占比均超过70%.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品使用过度,仍需加强临床药师处方点评和干预、医疗质量监督,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215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 3组.在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 mg/次或5 mg/次,每日1次)的基础上,A,B,C 3组患儿分别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800μg/d,分2次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50~100μg/次,2次/天),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50~100μg/次,3次/天).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 A,B,C 3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6.00%,94.29%,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966.68,1079.20,949.14元,C组成本-效果比低(C/E=10.07).结论 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CVA临床疗效佳,经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翠兵;陈穗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责任药师在心血管内科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1年心血管内科不合理医嘱175条,责任药师根据出现的用药问题进行用药宣传与教育,以促进合理用药;2012年,应用PIVAS审方软件后,对比分析2010年至2014年心血管内科不合理医嘱数量、心血管内科不合理医嘱/全年总医嘱比例、心血管内科各病区不合理医嘱的变化.结果 2010年至2014年,心血管内科不合理医嘱数量分别为76,99,112,68,45条;心血管内科不合理医嘱/全年总医嘱分别为0.0829‰,0.1058‰,0.1166‰,0.0672‰,0.0357‰;心血管内科各病区不合理医嘱数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充分发挥责任药师的作用,加强医师、药师、护士之间的沟通,可以降低不合理医嘱数量,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郑巧伟;赵培培;罗秦英;刘炫鳞;罗赛赛;安梦娜;贾婷;封卫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联合通络止痛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试验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联合离子导入通络止痛液.按Macnab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功能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的疼痛和腰椎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相比,静脉滴注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联合离子导入通络止痛液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许晓莲;乔玄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医院连续8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并结合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为医院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至2016年91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评价情况采取相应的药品安全性风险控制措施.结果918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居多,占66.88%;12~6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有607例,占66.12%;口服药物ADR发生率较其他给药途径的发生率高,有362例,占39.43%;抗结核药物ADR发生率位居首位,有569例,占61.98%;ADR的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常见,有302例,占32.90%;经对症治疗患者均转归良好.结论应继续加强医院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莫国栋;杨瑾;卢志军;翁舜龙;李嘉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145例呼吸内科患者,对其均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使用比例较高的抗菌类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硝咪唑类,且单独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患者66例,2种抗菌药物联用的71例,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8例.结论 抗菌药物在临床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且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故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勇;贾军;苏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中心药房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初步评价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推行情况,为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医院中心药房2013年至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结果 该院中心药房所用9种麻醉性镇痛药DUI均不超过1.0,癌痛患者口服及外用制剂处方比例由87.53%升至96.74%,芬太尼透皮贴、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年销售金额增长率均下滑.结论 该院中心药房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作者:欧燕;张雪峰;王淼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