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嘧达莫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钟淑娟;郑思超;李咏梅;黎行山;苏瑞真;丘秀玉

关键词:双嘧达莫,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学习记忆, 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建立大鼠AD模型,选用敞箱试验、Morris水迷宫试验和避暗试验评价双嘧达莫的抗AD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海马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h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hin-6,IL-6)mRNA表达和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核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双嘧达莫连续给药对大鼠的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增加AD大鼠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延长AD大鼠进入暗室潜伏期;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β25-35注射大鼠海马cAMP含量、P-CREB蛋白表达、BDNF mRNA表达显著减少,NF-κB P65蛋白及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则明显增加,而双嘧达莫均能不同程度逆转Aβ25-35引起的变化.结论 双嘧达莫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海马cAMP/CREB/BDNF信号通路和抑制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丝裂霉素C联合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上泪道阻塞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C(MMC)在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上泪道阻塞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上泪道阻塞患者166例(188眼),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0例(44眼),采用常规的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组患者126例(144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MC,按MMC质量浓度及保留时间的不同分为6组.术后平均随访(16.25±3.24)个月(6~20个月),对比对照组及治疗各组间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P<0.05);各小组有效率比较,C1组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170,P<0.01);各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术中联合应用MMC可提高泪道阻塞的治愈率,0.3 g/L的MMC 0.1 mL注入泪道狭窄处并保留3 min疗效较好.

    作者:邓宗勇;杨学兵;曹凤芝;万文娟;刘伟;欧升聪;冯斌炜;唐崑源;刘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认知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80例,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第3,7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6,10,15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舒辉;姚继红;杨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个体化治疗措施.方法 针对1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药师根据其病例特点、辅助检查及该院的细菌耐药情况等,结合相关指南推荐,对该患者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药学建议,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肺部感染治疗有效,血糖和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往往伴发肺部感染,还常合并高血压等,内分泌临床药师应全面监护,并为其提供个体化药物治疗,药师不仅要熟悉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知识及抗感染治疗策略,还应掌握降糖、降压的药物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孙静波;樊硕;李怡文;张藜莉;刘水;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冠周注射地塞米松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的疗效.方法 将216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予2%利多卡因2 mL,试验组患者在拔牙前给予醋酸地塞米松5 mg行冠周注射,其他处理与对照组相同,在术后第2天和第5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情况.结果 术后第2天和第5天,试验组患者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冠周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张口受限和面部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涛;黄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院2014年至2016年药物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提高药物咨询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调取某院2014年至2016年药物咨询记录,按咨询人员情况、咨询方式、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种类进行汇总和分析,探讨佳的药物咨询工作模式.结果 咨询人员连续3年均以女性为主,年龄段以41~65岁居多;患者咨询所占比例大;咨询方式主要为面对面咨询;咨询内容可分为13类,其中用法用量、特殊剂型指导、用药注意事项连续3年占比排名前3;咨询涉及的药物有11类,3年均以呼吸系统药为多.结论 药师可定期对用药咨询人员、咨询方式、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种类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多方面完善用药咨询服务,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梁健华;林平;杨丽娟;施楠楠;甄健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学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至2016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20例,按病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0例,均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评定服药依从性.结果 入院时,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10.71%,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50.95%,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且干预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德伦;陈林;沈宁平;何益梅;辛霁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目的 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工作记录,从用药干预、用药监护、用药咨询和患者教育四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经验.结果 神经内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中用药监护占比高(34.84%),主要为协助医师根据药物效应学及药代动力学选择适宜药物和确定用法用量;其次为患者教育(34.04%),重点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慢病管理,预防疾病复发;第三是用药咨询(25.73%),咨询内容广泛,需要临床药师药学知识精而广;用药干预较少(5.39%),由于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后用药已较规范,问题较少,常见的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和存在相互作用医嘱.药学服务涉及药物除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外,常见的还有抗菌药物、营养支持药物、降压药、降糖药等.结论 神经内科临床药师除应熟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外,还应重点加强学习抗菌药物、营养支持药物、降压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药理机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内容,从用药监护和患者教育切入,为临床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作者:杨丽娟;施楠楠;甄健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与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卡孕)阴道用药终止早孕(妊娠时间不超过49 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11月收治的早孕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A组)和米非司酮联合卡孕组(B组),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孕囊排除时间、流产成功率及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 A组中有69例完全流产,成功率为98.57%(69/70),B组中有63例完全流产,成功率为90.00%(63/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5例发生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7.14%,B组中发生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共2例,其发生率为2.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囊排出时间A组为(4.2±1.6)d,B组为(6.3±3.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后平均阴道流血时间A组为(6.3±3.4)d,B组为(7.2±1.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比米非司酮联合卡孕终止早孕所用时间更短,成功率更高,二者不良反应及阴道流血时间长短差异不明显.

    作者:曹杰;田立碧;杨森;崔杰;王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4年至2016年医院病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数据,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调取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数据,采用PDCA循环等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结果 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例由2014年的57.78%,43.22%,24.92%,14.18%下降到2016年的53.41%,40.71%,24.49%,12.72%.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改进措施的实施,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均已达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仍未达标,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并持续改进.

    作者:曾智群;罗崇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对比临床应用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焦虑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给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P<0.01);试验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使用阿米替林相比,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焦虑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相关量表评分,并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及避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继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柠檬桉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柠檬桉叶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测试其清除自由基活性.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料液比及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采用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测试方法,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为指标,评价柠檬桉叶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确定其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5(g/mL),提取溶剂为60%乙醇,提取时间为每次1 h,提取次数为3次.按照该工艺提取柠檬桉叶总黄酮得率为0.3127%.结论 优选出的柠檬桉叶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条件对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柠檬桉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为开发中药保健品提供了一定实验室依据.

    作者:林三清;周中流;杨红艳;夏敬民;杨桂珍;周良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嘧达莫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建立大鼠AD模型,选用敞箱试验、Morris水迷宫试验和避暗试验评价双嘧达莫的抗AD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海马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h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hin-6,IL-6)mRNA表达和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核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双嘧达莫连续给药对大鼠的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增加AD大鼠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延长AD大鼠进入暗室潜伏期;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β25-35注射大鼠海马cAMP含量、P-CREB蛋白表达、BDNF mRNA表达显著减少,NF-κB P65蛋白及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则明显增加,而双嘧达莫均能不同程度逆转Aβ25-35引起的变化.结论 双嘧达莫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海马cAMP/CREB/BDNF信号通路和抑制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钟淑娟;郑思超;李咏梅;黎行山;苏瑞真;丘秀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开喉剑喷雾剂与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55例,按首次就诊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7 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5%(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结论 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口腔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国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在骨科主要用于断肢再植、游离皮瓣移植等手术后的血栓预防,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后的扩容治疗,临床应用广泛.因其同时具有强抗原性,过敏反应也常见,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哮喘、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近期,我院准确识别并成功救治了1例静脉滴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更换批号后致过敏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丽芬;胡琼;廖淑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诺贝特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横纹肌溶解症1例

    1 病例分级患者,女,53岁,因2 d前发现左上肢内瘘震颤消失,为行动静脉内瘘术入院治疗.体格检查示,体温36. 8℃,呼吸 88次/分,心率 21次/分,血压 184/90 mmHg (1 mmHg=0. 133 hPa).全身肌肉酸痛,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左前臂见一长约3 cm手术疤痕,未扪及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

    作者:黄春美;牟萍;杨丽萍;徐蜀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规范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实现对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促进其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到主要原因,按照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循环管理法(PDCA)的程序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管理1年后,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金额比例由5.66%降至3.03%,规范使用率由13.04%升至86.61%.结论 PDCA循环对促进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规范、合理使用成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永琴;李秦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Ⅰ)中格列本脲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Ⅰ)中格列本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方法 采用HPLC-MS/MS仪,选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色谱柱(100 mm×2.1 mm,3μm),以甲醇-0.1%甲酸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结果 该样品质量浓度在1.011~30.33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回收率为99.09%,RSD=1.55%(n=9),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分析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Ⅰ)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信奎;王萌萌;张连成;王超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丙泊酚与水合氯醛对亚低温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水合氯醛对亚低温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促进丙泊酚在临床低温麻醉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水合氯醛常温组(A组)、丙泊酚低温组(B组)、水合氯醛低温组(C组),各10只.A组保持正常体温,B组和C两组低温干预30 min,各组进行心脏灌注,断头取脑,制备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样本,分别进行凋亡标志物CasPase-3检测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对比丙泊酚与水合氯醛对亚低温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 用平均光密度(AOD)值半定量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水合氯醛低温组表达明显低于其常温组,但高于丙泊酚低温组(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水合氯醛常温组海马区神经元有明显的凋亡小体形成,而水合氯醛低温组也有不同程度的凋亡趋势,只有丙泊酚低温组凋亡现象轻.结论 大鼠亚低温状态海马神经元仍存在一定的凋亡现象,而丙泊酚可减少亚低温状态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同等条件下水合氯醛对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则无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何亚;刘晓颖;邓庆华;郑小红;蒋红艳;苏爱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7124张,统计抗菌药物处方,并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共纳入抗菌药物处方3172张(44.53%).其中抗菌药物单药使用2351张(74.12%),2种抗菌药物联用的803张(25.32%),3种抗菌药物联用的18张(0.57%);注射剂占18.63%,口服药占32.79%,栓剂占48.58%;二联用药中,应用多的为硝咪唑类+抗菌栓剂(18.93%),其次为喹诺酮类+抗菌栓剂(18.70%)、抗真菌类+抗菌栓剂(17.31%);三联用药中,应用多的3种方案为喹诺酮类+喹诺酮类+抗菌栓剂(38.89%)、喹诺酮类+硝咪唑类+抗菌栓剂(27.78%)、β-内酰胺类+硝咪唑类+抗菌药剂(27.78%);所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咪唑类、抗真菌类、大环内酯类;其中DDD值高的为β-内酰胺类(33.24%),其次为喹诺酮类(30.38%);常见的3种不合理用药依次为用法不当(38.96%)、无适应证用药(16.88%)、用法用量不合理(15.58%).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为确保用药安全,需加强对门诊处方的审核,不断提高用药服务质量,减少用药误差,以维护患者的健康.

    作者:李林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氨来呫诺口腔贴片的制备、黏附及释药特性评价

    目的 优化氨来呫诺口腔贴片的制备工艺,评价其黏附和释药特性.方法 以直压型卡波姆71GNF和甘露醇200SD为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氨来呫诺口腔贴片(amlexanox buccal tablets,ABT).以新鲜鸡蛋膜为人体黏膜替代品,采用改良后的桨法测定ABT的体外释放度,采用药典方法测定ABT的崩解时间;以健康志愿者为受试对象测定ABT在人体口腔内的黏附时间和释放度.结果 优化后的氨来呫诺口腔贴片中卡波姆与甘露醇的用量比为1:1.5,体内黏附时间和释放度与体外测定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粉末直接压片制备氨来呫诺口腔贴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采用改良后的桨法能较好地预测ABT在人体内的释药行为,通过体外崩解时间的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体内黏附时间.

    作者:毕诗涛;李雪梅;符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