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李玎;陈萍
目的 建立测定替格瑞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结果 主峰与前后杂质峰分离度为2.95和5.29;进样精密度的RSD为0.07%;当色谱条件有微小变化时,主峰与前后杂质峰分离度大于1.5;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30 05 ~0.450 75 g/L,线性回归方程为Y=17 202X-29.492,R2=0.998 9;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10%;中间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21%;回收率范围为98.32% ~100.86%,RSD=0.95%.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替格瑞洛原料药的含量.
作者:郭盼;吕久安;张克军;张凯;彭效明;晁建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提高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合理使用率.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6月(干预前组)及2016年1月至6月(干预后组)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住院病例各30例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 实施药学干预后,血必净注射液使用指征合理率由39.86%提升至82.13% (P<0.05),单次剂量合理率由64.65%提升至90.05%(P<0.05),疗程合理率由19.73%提升至72.88%(P<0.05),而溶剂使用合理性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药师干预提高了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的合理使用率,今后应加强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加强药学干预,提升药师的药学服务效果,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宦娣;王蕾;李杰;孙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 <0.01);治疗1,2,3,4周时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疱、结痂、止痛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D8+水平较低,血清CD4+,C D3+,CD4+/CD8+水平均较高(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 (P< 0.05);随访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与对照组的11.90%相同(P>0.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及PHN发生率,并缩短止疱、结痂、止痛用时,改善T细胞亚群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军;潘振玉;尹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95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25 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组患者口服金乌骨通胶囊,每次1.5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在此治疗基础上,两组同时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患处,每日4次,持续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2%,与对照组的89.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部安大略省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液一氧化氮(N0)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6% (P <0.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能有效缓解KOA的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育红;朱浩;廖秋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因网络机房蓄电池故障而导致部分硬件设施损毁,引起持续3d的重大信息网络故障.结果 故障期间医院启动了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保证了医疗秩序的稳定;在执行应急预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信息网络故障排除后,根据所收集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医院PIVAS的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演练.结论 PIVAS具有涉及科室多、劳动强度高、风险集中、时间紧迫、溯源精确等特点,是仅靠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故应建立有效、可行的PIVAS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
作者:叶旭辉;陈霓;程晓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和健康教育,单一治疗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参芪降糖颗粒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97.67%比81.3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治疗组(6.98%比23.2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减少低血糖和体质量增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俊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灌胃清金固本胶囊后血清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清金固本胶囊,于不同时间采血,加甲醇沉淀蛋白后分离上清液进行检测,采用HPLC法检测血清中橙皮苷含量,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A)-70%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3 nm,运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橙皮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 ~ 1.1 μg/mL(r =0.996 4),定量下限为0.1μg/mL,方法回收率为94.76% ~101.55%,稳定性试验结果良好;大鼠血清中橙皮苷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为(1.00±0.31)h,药峰浓度(Cmax)为(0.53±0.09)mg/L,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40±0.03)mg/(L·h),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2.05±0.29)mg/(L·h),消除半衰期(t1/2β)为(68.10±13.12)h.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清金固本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娜;李玎;陈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附子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含有附子的中药饮片处方,对附子的使用频率、剂量、科室等进行分析.结果 附子多集中使用于针灸科、脉管病科和传统医学科;50岁以上患者使用附子比例较高;医院医师对附子的使用基本遵循《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处方以1贴、7贴和14贴的用量为主;单张处方中与附子合并使用的药味数多集中在10味左右;三伏天及冬至前后使用较频繁;有一定数量的“十八反”处方.结论 临床附子的使用频率较高,药师要确实担负起审方职责,规范用药,协助医师保障患者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郤庆;王嵩;曹禺;李国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玉泉丸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控糖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控糖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服用玉泉丸联合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与对照组(服用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各6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MDA及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DA及hs-CRP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hs-CR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控糖效果不佳T2DM患者采用玉泉丸联合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患者体内丙MDA及hs-CRP水平,有效控制并稳定患者病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全年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参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内容,统计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共收集用药记录7 387条,超说明书用药169项,涉及药品47个;超说明书用药中药品种类主要集中在抗菌药物(39项,23.08%),中药注射剂(31项,18.34%),抗变态反应药(24项,14.20%);给药剂量(56项,33.14%),给药频次(38项,22.49%),适应证(31项,18.34%),给药途径(25项,14.70%)超说明书用药占比近90.00%;美罗培南(31项,18.34%),头孢哌酮舒巴坦(20项,11.83%),奥美拉唑肠溶片(14项,8.28%)为该院2016年超说明书用药率排名前3位的药品;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高人群为儿童(2~11岁),女性高于男性,中级和初级职称医师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在该院普遍存在,要建立健全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需要药品生产、监管、使用等各环节工作者共同努力.
作者:冯桂梅;王曙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刺五加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以刺五加对照药材和异嗪皮啶对照品作为阳性对照,对刺五加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刺五加配方颗粒中紫丁香苷成分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定性鉴别中,刺五加配方颗粒斑点分离清晰;含量测定中,紫丁香苷进样量在0 ~5.66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1.16% (n =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刺五加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沛;郑晓英;黄俊忠;张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2例,按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对照组)和分娩镇痛组(研究组).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改良Bromag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会阴侧切率和转剖宫产率分别为16.13%和9.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和30.00%(P<0.05);研究组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30 min为(3.1±0.6)分,活跃期为(2.9±0.3)分,第二产程为(1.6±0.7)分,第三产程为(1.8±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评分[(8.1±0.8)分,(9.2±0.6)分,(7.8±0.6)分,(7.4±0.7)分](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痛抑制效果显著,不延长产程,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同时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转剖宫产率,有利于分娩母婴安全.
作者:姜国玉;何开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抗精神病治疗及常规治疗,不进行药学服务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依从率为4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19% (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完全依从率为66.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8%(P<0.05),观察组不依从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BPRS评分分别为(37.60±3.27)分和(22.35 ±2.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60±4.28)分和(30.35 ±4.19)分(P<0.05),SDSS评分分别为(3.11±1.92)分和(3.02±1.6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1±6.93)分和(4.53±1.74)分(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通降颗粒中虎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OSMOSIL Cholester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为306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虎杖苷质量浓度在2.20 ~ 140.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6%,RSD为1.7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通降颗粒中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段昌令;王凤云;郑蕊;唐旭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3种复方氟米松软膏不同用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3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20例,每组用药方法不同.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皮损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和苔藓化程度积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90.00%,96.67%,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B组和C组复发率分别为11.67%,15.00%,18.33%,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A组、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20.00%,8.33%,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不同用法效果不同,C组用法效果佳,皮损程度轻,且可提高总有效率,虽减少了激素使用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无法降低复发率.
作者:梁月晖;孙世明;罗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减少门急诊不合理处方数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5年至2016年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6 240张,发现不合理处方128张,其中不规范处方79张(常见的为诊断书写不全),用药不适宜处方47张(常见的为用法用量不适宜),超常处方2张,处方合格率为97.95%.结论 该院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电子处方的监管,强化医师和药师的岗位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卢志军;杨瑾;翁舜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10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52例.预防组产妇分娩后注射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产妇仅注射缩宫素.结果 预防组产妇第3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预防组产妇血红蛋白(Hb)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产妇Hb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预防组(P<0.05);术后24 h内,预防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安全、有效地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
作者:吴淑芬;张秀丽;黄文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提高抗菌药物的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医院处方点评小组累计点评的1 860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同时对排名前10的临床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15.64%,抗菌药物注射剂平均使用率为10.93%,个别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50.00%,不合理处方率平均为26.51%,全年不合理处方率呈下降趋势;序号比值显示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较好.结论 每月对门诊抗菌药物进行处方点评,对提高处方合理率,降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点评药师的专业技能.
作者:凡小燕;张燕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微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及体外释药特性,为开发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 以阿拉伯胶、明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考察所制得的鸦胆子微囊粒径分布和体外药物释放率.结果 优处方工艺为,囊心(鸦胆子油)与囊材(阿拉伯胶和明胶)质量比为1∶4,囊材质量分数为1.50%,搅拌速率为500 r/min,成囊温度为53℃.所得微囊鸦胆子油的包封率为94.60%,载药量为49.70%;优工艺获得鸦胆子微囊外形圆整光滑,无黏连,粒径均匀,主要分布在60 ~ 90 μm;30 min的累积释药率达92.00%.结论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方法简便、易行,鸦胆子油微囊稳定,在人工胃液中有理想的溶出度,且此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丁乐;林金海;申音;钟斌;杨建琼;陈芳辉;杨人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2013年至2016年住院患者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3年至2016年住院患者的所有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WalkAway-40 Plus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5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对检出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共分离出病原菌3 171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1 358株,占42.83%,其中数量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1 145株,占36.11%,其中数量居前3位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668株,占21.0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8.87%和18.23%;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4.74%和60.37%,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珠菌.结论 医院住院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情况比较显著,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何雁鸿;沈丽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