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雁鸿;沈丽莉
目的 建立测定通降颗粒中虎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OSMOSIL Cholester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为306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虎杖苷质量浓度在2.20 ~ 140.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6%,RSD为1.7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通降颗粒中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段昌令;王凤云;郑蕊;唐旭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制备痤疮合剂并测定方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煎煮法制备痤疮合剂,采用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3.872~48.53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4 6(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0%,RSD=1.76% (n =5).结论 痤疮合剂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质量可控.
作者:张正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网络教学平台在《药物制剂制备工艺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级专科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11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60人)和试验组(5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实施网络平台辅助的信息化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结果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试验组的学生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在《药物制剂制备工艺与操作》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可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作者:林凤云;罗易;江尚飞;何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2例,按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对照组)和分娩镇痛组(研究组).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改良Bromag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会阴侧切率和转剖宫产率分别为16.13%和9.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和30.00%(P<0.05);研究组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30 min为(3.1±0.6)分,活跃期为(2.9±0.3)分,第二产程为(1.6±0.7)分,第三产程为(1.8±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评分[(8.1±0.8)分,(9.2±0.6)分,(7.8±0.6)分,(7.4±0.7)分](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痛抑制效果显著,不延长产程,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同时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转剖宫产率,有利于分娩母婴安全.
作者:姜国玉;何开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和健康教育,单一治疗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参芪降糖颗粒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97.67%比81.3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治疗组(6.98%比23.2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减少低血糖和体质量增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俊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附子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含有附子的中药饮片处方,对附子的使用频率、剂量、科室等进行分析.结果 附子多集中使用于针灸科、脉管病科和传统医学科;50岁以上患者使用附子比例较高;医院医师对附子的使用基本遵循《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处方以1贴、7贴和14贴的用量为主;单张处方中与附子合并使用的药味数多集中在10味左右;三伏天及冬至前后使用较频繁;有一定数量的“十八反”处方.结论 临床附子的使用频率较高,药师要确实担负起审方职责,规范用药,协助医师保障患者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郤庆;王嵩;曹禺;李国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控制不同程度近视进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首次发现近视的青少年患儿112例,按照睫状肌麻痹验光度数分为低度患儿和轻中度患儿,再按是否滴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一步分为低度干预组(30例)、低度对照组(28例)、轻中度干预组(28例)和轻中度对照组(26例),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4组患儿进行眼轴测量和托吡卡胺眼液睫状肌麻痹验光,比较患儿眼轴长度和等效球镜度增加值.结果 低度干预组眼轴和等效球镜度的增加值较低度对照组和轻中度干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干预组和轻中度对照组患儿眼轴和等效球镜度增加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可有效控制青少年低度近视(SE<-1.50DS)的进展.
作者:赵姣;刘宗顺;曾莉;郝更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防护流程,提升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方法 参考HFMEA方法,对现有的危害药品给药各环节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法.项目改善期间为2016年3月至7月,从危害药品给药各个环节流程中找出29项失效模式和20项失效原因,后拟出14项失效模式与合并归纳缺乏危害药品验收入库及贮存防护流程、院内对医嘱开立未有明确分级管理制度以及缺乏该类药物摆药贴签核对管理规定等9项失效原因进行改善.通过要求供货商使用专用配送箱单独配送并明确标识,验收时佩戴双层口罩、手套、设立专柜单独贮存并有警示标志以及汇总数据写报告,交予药学部,向医务部提出申请分级管理等改善对策.结果 改善对策实施后(2016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危害药品(静脉滴注类)集中调配率为100%,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20%;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为98%,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78%,未出现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职业暴露事件.建立防护流程后,持续改进小组对失效模式又进行了一次危害程度评估,结果危害程度平均分由改善前的14分降至改善后的1分,效果明显.结论 运用HFMEA方法,采取前瞻性风险评估,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防护流程,有效提高了危害药品的集中调配比例,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大大提高,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也随之提升,医护人员与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者:常惠礼;林杰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科临床用药需求,为呼吸科临床药师的培养及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呼吸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和统计.结果 258份药学服务记录中,常见的内容是治疗方案的选择,占19.55%;涉及药品10余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常见,占43.80%;服务对象以医师居首位,占89.92%.结论 呼吸科临床药师已初步形成自己的药学服务特点,可供新入科临床药师借鉴.
作者:崔敏;苏颖杰;逄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体/供体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大脑中动脉栓塞对大鼠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组(n=18)、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G)治疗组(n=1 8)、精氨酸(arginine,ARG)治疗组(n=18).sham组仅进行手术,不造成缺血事实;其余组采用Zea-Longa改良法线栓法制作成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即刻介入给药.各组大鼠术后立即肌肉注射注射用青霉素钠6万U以预防感染.各组于再灌注后3h及24 h分批处死.根据处死时间各组再分为2个亚组,进行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脑切片行MAP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 66只大鼠术后全部存活.再灌注3h时间点,ARG组和NG组大鼠Longa评分与MCAO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灌注24 h时间点,TTC染色显示,2个介入给药组与MCAO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灌注3h和24 h两个时间点,NG组、ARG组分别与MCAO模型组相比,MAP-2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脑缺血早期给予NO前体/供体,可能通过抑制MAP-2降解、修复大量细胞骨架结构,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佩洋;任自敬;孙成林;刘广志;姚旋;曹治华;王璞;高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2012年至2015年烟台某医院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统计耐药率,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012年至2015年共分离出26 499株细菌,常见的前5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前3种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除外)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动态监测地区的细菌耐药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降低细菌耐药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飞宇;吴金英;丁月霞;孙海燕;张华芸;赵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抗精神病治疗及常规治疗,不进行药学服务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依从率为4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19% (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完全依从率为66.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8%(P<0.05),观察组不依从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BPRS评分分别为(37.60±3.27)分和(22.35 ±2.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60±4.28)分和(30.35 ±4.19)分(P<0.05),SDSS评分分别为(3.11±1.92)分和(3.02±1.6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1±6.93)分和(4.53±1.74)分(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3种复方氟米松软膏不同用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3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20例,每组用药方法不同.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皮损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和苔藓化程度积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90.00%,96.67%,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B组和C组复发率分别为11.67%,15.00%,18.33%,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A组、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20.00%,8.33%,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不同用法效果不同,C组用法效果佳,皮损程度轻,且可提高总有效率,虽减少了激素使用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无法降低复发率.
作者:梁月晖;孙世明;罗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微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及体外释药特性,为开发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 以阿拉伯胶、明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考察所制得的鸦胆子微囊粒径分布和体外药物释放率.结果 优处方工艺为,囊心(鸦胆子油)与囊材(阿拉伯胶和明胶)质量比为1∶4,囊材质量分数为1.50%,搅拌速率为500 r/min,成囊温度为53℃.所得微囊鸦胆子油的包封率为94.60%,载药量为49.70%;优工艺获得鸦胆子微囊外形圆整光滑,无黏连,粒径均匀,主要分布在60 ~ 90 μm;30 min的累积释药率达92.00%.结论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方法简便、易行,鸦胆子油微囊稳定,在人工胃液中有理想的溶出度,且此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丁乐;林金海;申音;钟斌;杨建琼;陈芳辉;杨人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95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25 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组患者口服金乌骨通胶囊,每次1.5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在此治疗基础上,两组同时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患处,每日4次,持续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2%,与对照组的89.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部安大略省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液一氧化氮(N0)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6% (P <0.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能有效缓解KOA的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育红;朱浩;廖秋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罂粟碱预防手外科患者血管痉挛及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行手部手术的外科患者68例,按手术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完成后即开始采用输液泵持续泵入罂粟碱防治血管痉挛,两组患者均于6h内泵入60 mg罂粟碱(但质量浓度不同,A组为1.2 g/L,B组为0.6 g/L),每6h换1次,连续6d.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时患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A组患者并发静脉炎26例(76.47%),明显多于B组患者的14例(41.18%);A组患者静脉炎Ⅲ级比例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 低质量浓度罂粟碱静脉泵入用于手外科患者,虽不能明显增强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但能有效降低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岩;汪晓霜;刘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门急诊中药房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后进行临床诊疗的患者120例(研究组),以及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常规管理时进行诊疗的患者1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取药时间、中药调剂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取药时间为(5.38±1.2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4±2.37)min(P<0.05);研究组中药调剂准确率为9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 (P<0.05);研究组取药过程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 (P <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7% (P<0.05).结论 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管理中可显著提升中药调剂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毅沙;李天敏;蔡金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全年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参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内容,统计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共收集用药记录7 387条,超说明书用药169项,涉及药品47个;超说明书用药中药品种类主要集中在抗菌药物(39项,23.08%),中药注射剂(31项,18.34%),抗变态反应药(24项,14.20%);给药剂量(56项,33.14%),给药频次(38项,22.49%),适应证(31项,18.34%),给药途径(25项,14.70%)超说明书用药占比近90.00%;美罗培南(31项,18.34%),头孢哌酮舒巴坦(20项,11.83%),奥美拉唑肠溶片(14项,8.28%)为该院2016年超说明书用药率排名前3位的药品;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高人群为儿童(2~11岁),女性高于男性,中级和初级职称医师超说明书用药的风险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在该院普遍存在,要建立健全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需要药品生产、监管、使用等各环节工作者共同努力.
作者:冯桂梅;王曙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辅酶Q10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基础药物如盐酸美金刚、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辅酶Q10+多巴丝肼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3%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BI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酶Q10辅助治疗帕金森病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10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52例.预防组产妇分娩后注射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产妇仅注射缩宫素.结果 预防组产妇第3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预防组产妇血红蛋白(Hb)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产妇Hb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预防组(P<0.05);术后24 h内,预防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安全、有效地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
作者:吴淑芬;张秀丽;黄文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