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庆;王嵩;曹禺;李国文
目的 探讨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 <0.01);治疗1,2,3,4周时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疱、结痂、止痛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D8+水平较低,血清CD4+,C D3+,CD4+/CD8+水平均较高(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 (P< 0.05);随访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与对照组的11.90%相同(P>0.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及PHN发生率,并缩短止疱、结痂、止痛用时,改善T细胞亚群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军;潘振玉;尹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网络教学平台在《药物制剂制备工艺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级专科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11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60人)和试验组(5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实施网络平台辅助的信息化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结果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试验组的学生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在《药物制剂制备工艺与操作》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可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作者:林凤云;罗易;江尚飞;何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附子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含有附子的中药饮片处方,对附子的使用频率、剂量、科室等进行分析.结果 附子多集中使用于针灸科、脉管病科和传统医学科;50岁以上患者使用附子比例较高;医院医师对附子的使用基本遵循《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处方以1贴、7贴和14贴的用量为主;单张处方中与附子合并使用的药味数多集中在10味左右;三伏天及冬至前后使用较频繁;有一定数量的“十八反”处方.结论 临床附子的使用频率较高,药师要确实担负起审方职责,规范用药,协助医师保障患者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郤庆;王嵩;曹禺;李国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制备痤疮合剂并测定方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煎煮法制备痤疮合剂,采用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3.872~48.53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4 6(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0%,RSD=1.76% (n =5).结论 痤疮合剂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质量可控.
作者:张正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通降颗粒中虎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OSMOSIL Cholester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为306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虎杖苷质量浓度在2.20 ~ 140.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6%,RSD为1.7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通降颗粒中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段昌令;王凤云;郑蕊;唐旭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防护流程,提升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方法 参考HFMEA方法,对现有的危害药品给药各环节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法.项目改善期间为2016年3月至7月,从危害药品给药各个环节流程中找出29项失效模式和20项失效原因,后拟出14项失效模式与合并归纳缺乏危害药品验收入库及贮存防护流程、院内对医嘱开立未有明确分级管理制度以及缺乏该类药物摆药贴签核对管理规定等9项失效原因进行改善.通过要求供货商使用专用配送箱单独配送并明确标识,验收时佩戴双层口罩、手套、设立专柜单独贮存并有警示标志以及汇总数据写报告,交予药学部,向医务部提出申请分级管理等改善对策.结果 改善对策实施后(2016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危害药品(静脉滴注类)集中调配率为100%,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20%;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为98%,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78%,未出现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职业暴露事件.建立防护流程后,持续改进小组对失效模式又进行了一次危害程度评估,结果危害程度平均分由改善前的14分降至改善后的1分,效果明显.结论 运用HFMEA方法,采取前瞻性风险评估,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防护流程,有效提高了危害药品的集中调配比例,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大大提高,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也随之提升,医护人员与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者:常惠礼;林杰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对测定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优化.方法 色谱柱采用Waters SunFireC18柱(150 mm ×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14∶86)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061 04 ~1.220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5%,RSD为1.4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赤芍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艳;申丽莎;杨帆;王祯旭;邓开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95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25 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组患者口服金乌骨通胶囊,每次1.5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在此治疗基础上,两组同时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患处,每日4次,持续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2%,与对照组的89.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部安大略省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液一氧化氮(N0)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6% (P <0.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能有效缓解KOA的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育红;朱浩;廖秋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罂粟碱预防手外科患者血管痉挛及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行手部手术的外科患者68例,按手术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完成后即开始采用输液泵持续泵入罂粟碱防治血管痉挛,两组患者均于6h内泵入60 mg罂粟碱(但质量浓度不同,A组为1.2 g/L,B组为0.6 g/L),每6h换1次,连续6d.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时患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A组患者并发静脉炎26例(76.47%),明显多于B组患者的14例(41.18%);A组患者静脉炎Ⅲ级比例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 低质量浓度罂粟碱静脉泵入用于手外科患者,虽不能明显增强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但能有效降低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岩;汪晓霜;刘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替格瑞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结果 主峰与前后杂质峰分离度为2.95和5.29;进样精密度的RSD为0.07%;当色谱条件有微小变化时,主峰与前后杂质峰分离度大于1.5;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30 05 ~0.450 75 g/L,线性回归方程为Y=17 202X-29.492,R2=0.998 9;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10%;中间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21%;回收率范围为98.32% ~100.86%,RSD=0.95%.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替格瑞洛原料药的含量.
作者:郭盼;吕久安;张克军;张凯;彭效明;晁建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提高抗菌药物的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医院处方点评小组累计点评的1 860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同时对排名前10的临床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15.64%,抗菌药物注射剂平均使用率为10.93%,个别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50.00%,不合理处方率平均为26.51%,全年不合理处方率呈下降趋势;序号比值显示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较好.结论 每月对门诊抗菌药物进行处方点评,对提高处方合理率,降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点评药师的专业技能.
作者:凡小燕;张燕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玉泉丸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控糖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控糖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服用玉泉丸联合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与对照组(服用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各6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MDA及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DA及hs-CRP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hs-CR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控糖效果不佳T2DM患者采用玉泉丸联合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患者体内丙MDA及hs-CRP水平,有效控制并稳定患者病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体/供体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大脑中动脉栓塞对大鼠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组(n=18)、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G)治疗组(n=1 8)、精氨酸(arginine,ARG)治疗组(n=18).sham组仅进行手术,不造成缺血事实;其余组采用Zea-Longa改良法线栓法制作成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即刻介入给药.各组大鼠术后立即肌肉注射注射用青霉素钠6万U以预防感染.各组于再灌注后3h及24 h分批处死.根据处死时间各组再分为2个亚组,进行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脑切片行MAP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 66只大鼠术后全部存活.再灌注3h时间点,ARG组和NG组大鼠Longa评分与MCAO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灌注24 h时间点,TTC染色显示,2个介入给药组与MCAO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灌注3h和24 h两个时间点,NG组、ARG组分别与MCAO模型组相比,MAP-2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脑缺血早期给予NO前体/供体,可能通过抑制MAP-2降解、修复大量细胞骨架结构,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佩洋;任自敬;孙成林;刘广志;姚旋;曹治华;王璞;高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控制不同程度近视进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首次发现近视的青少年患儿112例,按照睫状肌麻痹验光度数分为低度患儿和轻中度患儿,再按是否滴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一步分为低度干预组(30例)、低度对照组(28例)、轻中度干预组(28例)和轻中度对照组(26例),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4组患儿进行眼轴测量和托吡卡胺眼液睫状肌麻痹验光,比较患儿眼轴长度和等效球镜度增加值.结果 低度干预组眼轴和等效球镜度的增加值较低度对照组和轻中度干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干预组和轻中度对照组患儿眼轴和等效球镜度增加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可有效控制青少年低度近视(SE<-1.50DS)的进展.
作者:赵姣;刘宗顺;曾莉;郝更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微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并研究其稳定性及体外释药特性,为开发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 以阿拉伯胶、明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考察所制得的鸦胆子微囊粒径分布和体外药物释放率.结果 优处方工艺为,囊心(鸦胆子油)与囊材(阿拉伯胶和明胶)质量比为1∶4,囊材质量分数为1.50%,搅拌速率为500 r/min,成囊温度为53℃.所得微囊鸦胆子油的包封率为94.60%,载药量为49.70%;优工艺获得鸦胆子微囊外形圆整光滑,无黏连,粒径均匀,主要分布在60 ~ 90 μm;30 min的累积释药率达92.00%.结论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方法简便、易行,鸦胆子油微囊稳定,在人工胃液中有理想的溶出度,且此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丁乐;林金海;申音;钟斌;杨建琼;陈芳辉;杨人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门急诊中药房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后进行临床诊疗的患者120例(研究组),以及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常规管理时进行诊疗的患者1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取药时间、中药调剂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取药时间为(5.38±1.2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4±2.37)min(P<0.05);研究组中药调剂准确率为9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 (P<0.05);研究组取药过程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 (P <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7% (P<0.05).结论 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管理中可显著提升中药调剂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毅沙;李天敏;蔡金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3种复方氟米松软膏不同用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3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20例,每组用药方法不同.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皮损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和苔藓化程度积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90.00%,96.67%,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B组和C组复发率分别为11.67%,15.00%,18.33%,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A组、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20.00%,8.33%,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不同用法效果不同,C组用法效果佳,皮损程度轻,且可提高总有效率,虽减少了激素使用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无法降低复发率.
作者:梁月晖;孙世明;罗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减少门急诊不合理处方数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5年至2016年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6 240张,发现不合理处方128张,其中不规范处方79张(常见的为诊断书写不全),用药不适宜处方47张(常见的为用法用量不适宜),超常处方2张,处方合格率为97.95%.结论 该院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电子处方的监管,强化医师和药师的岗位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卢志军;杨瑾;翁舜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科临床用药需求,为呼吸科临床药师的培养及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呼吸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和统计.结果 258份药学服务记录中,常见的内容是治疗方案的选择,占19.55%;涉及药品10余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常见,占43.80%;服务对象以医师居首位,占89.92%.结论 呼吸科临床药师已初步形成自己的药学服务特点,可供新入科临床药师借鉴.
作者:崔敏;苏颖杰;逄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2013年至2016年住院患者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3年至2016年住院患者的所有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WalkAway-40 Plus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5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对检出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共分离出病原菌3 171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1 358株,占42.83%,其中数量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1 145株,占36.11%,其中数量居前3位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668株,占21.0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8.87%和18.23%;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4.74%和60.37%,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珠菌.结论 医院住院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情况比较显著,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何雁鸿;沈丽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