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管理法用于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效果分析

王爽;王钦;徐新

关键词:PDCA管理法, 高危药品管理, 门诊药房管理, 质量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了解某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现状,持续改进管理质量。方法采用PDCA方法管理门诊药房高危药品,每1个循环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阶段。2015年每个季度进行高危药品处方点评,每个季度检查1次门诊药房的高危药品标识,采用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和高危药品处方合格率评价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水平。结果2015年门诊药房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和高危药品处方合格率具有上升趋势。第3和第4季度的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均为100.00%,高危药品处方合格率分别为95.50%,95.00%,均高于第1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531,29.531,9.049,7.815,P均<0.05)。结论采用PDCA法可提高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实现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持续改进。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甲钴胺片并静脉滴注硫辛酸注射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卡马西平片,观察组患者加用依帕司他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运动神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血糖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2.61%,优于对照组的41.30%( P <0.05)。结论依帕司他较卡马西平更能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病症,可加速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

    作者:杨雨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癫痫患儿血清中左乙拉西坦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根据液-液萃取法,利用乙酸乙酯从血清中提取出左乙拉西坦,于40℃恒温水浴中经氮气恒流吹干富集浓缩,再用甲醇复溶后进样25μL;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4.0)-乙腈(93:7, V/ V),流速1.0 mL/min,柱温为40℃,色谱柱采用岛津RP-C18柱(150 mm ×3.9 mm,5μm),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左乙拉西坦线性回归方程为 Y=46853 X+23250,r=0.9998( n=5),质量浓度在5.120~5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验证符合血清样品的测定要求,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容;王刚;吕凤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风湿安泰片中柚皮苷、淫羊藿苷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风湿安泰片中柚皮苷、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柚皮苷和淫羊藿苷检测波长分别为283,270 nm。结果柚皮苷、淫羊藿苷进样量分别在0.1480~1.8500μg ,0.4320~5.4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5,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8%,97.43%,RsD分别为0.84%,0.74%(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风湿安泰片中柚皮苷、淫羊藿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立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腹腔镜术后40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的妊娠结局及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GnRH-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复发情况及妊娠结局(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足月产、自然分娩、剖宫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为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0%;术后1年复发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足月产率、早产率、异位妊娠率及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减少复发,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影响,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萍;陈美琴;邓玲;彭任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院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量与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运用 Pearson分析法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与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5年,医院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2种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总量不相关,但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头孢曲松用药频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973,P=0.005)。结论头孢曲松的用药频度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呈相关关系,其他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无相关性,细菌耐药的影响因素较多,是否跟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量有关,还需进一步论证。

    作者:万永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院药房口服药品拆零细节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口服药品拆零过程的细节因素,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口服药品拆零过程中的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拆分包装的过程、拆零数量的控制及正确识别方法等细节。结果将拆零过程中各方面细节工作做好,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结论从实际工作总结的拆零药品管理措施规范、细致、全面,可为医院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者:鲁镜;甄健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种植牙术后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种植牙术后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行口腔种植牙的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全身组与局部组。全身组患者给予罗红霉素(口服,1粒/次,每天2次)、奥硝唑(口服,2粒/次,每天2次),连续服用3d。局部组患者在种植体植入后关闭手术切口前分别将甲硝唑凝胶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置于种植体周围及切口内,不服用任何抗菌药物。结果术后1周,创口均能正常愈合,局部组Ⅰ级愈合例数较全身组多;术后4,12周,两组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局部组显效率为86.15%,明显高于全身组的69.23%( P<0.05)。结论种植牙术后采用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效果优于全身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治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高血压老年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现状、用药特点和趋势。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至8月732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更明显,常与多种疾病并存。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为经济、合理的用药方式是二药联用,其中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的应用方式为经济合理;对于单纯性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宜先选用单药,经济、合理的方式为钙离子拮抗剂。结论该院在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品种选择及用药方式基本合理。

    作者:刘艳秋;黄富宏;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种类及相关因素,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医院急诊室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对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80例患者中,抗生素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47.50%),与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皮肤损害为症状的药品不良反应常见(53.75%),与其他症状相比差异显著( 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护理人员操作因素(42.50%)相关性高,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药品不良反应常见于抗生素类药物,以皮肤损害为常见症状,且与护理人员的操作因素关系密切。为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应提高对急诊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帕瑞昔布钠用于颅脑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帕瑞昔布钠应用于颅脑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各20例。比较两组术后1,2,6,12 h的疼痛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内皮素、皮质醇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2,6,12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术后1,6,12 h,观察组患者IL-6、血浆内皮素、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应用于颅脑手术期间,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丽;于宏丽;张彦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分别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并评价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MDA,SOD,NIHSS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为(9.31±1.2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01)μg/L( P<0.05);MDA为(4.97±1.0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4±1.12)μmol/L( P<0.05);NIHSS评分为(7.2±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3.7)分( 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急性期患者具有抗氧化作用,并能加强早期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玲娣;鲁春晓;李敏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蒙药天竺黄的研究概况

    天竺黄是常用的蒙药,主要含有硅酸盐、无机元素及少量氨基酸,具有心血管及神经保护、镇咳、祛痰、解热、抗炎、镇静和抗惊厥活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厥、癫痫、中风、咳嗽和支气管炎等。该文从天竺黄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天竺黄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春柳;李晔;张红;杜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鹿茸水提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鹿茸水提物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鹿茸水提物高剂量组(40 g/kg)、鹿茸水提物中剂量组(20 g/kg)、鹿茸水提物低剂量组(10 g/kg)及联苯双酯组(20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鹿茸水提物各剂量组和联苯双脂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 d,每天1次。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物(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的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MCP-1,IL-6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鹿茸水提物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的AST及ALT活性( P<0.01),还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GSH和GSH-PX的活性( P<0.05或 P<0.01),并降低MDA含量,降低炎症因子TNF-α,MCP-1,IL-6含量和基因表达。HE染色结果表明鹿茸能减轻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结论鹿茸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还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损伤。

    作者:覃燕妮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医嘱干预情况分析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医嘱干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药师干预后,被采纳医嘱353例,占干预医嘱的62.92%;其中用量不适宜医嘱占更改医嘱的58.16%,联合用药不适宜医嘱干预成功率(88.89%)高。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曾明艺;刘滔滔;丘岳;黎明;胡桃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留置针预防外周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留置针预防外周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经外周静脉输注20%甘露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穿刺留置针后以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对照组则于普通透明贴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输注20%甘露醇7 d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为5例(12.83%),对照组为13例(33.3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2±3.54)d,明显较对照组的(4.17±5.26)d长(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5%( P<0.05)。结论外周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临床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芳;黄桂桂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2种不同的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 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B型脑钠肽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的再住院发生率、小出血发生率、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替格瑞洛较加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更强,但会增加呼吸困难的发生率。

    作者:韦琪;黄育强;谭奕东;郭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药饮片超微粉碎实现剂型改革的初步试验

    目的:考察淫羊藿、白花蛇舌草、黄芪、厚朴、半枝莲5种中药材超微粉碎后相关特性变化,以分析超微粉碎在中药调配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将淫羊藿、白花蛇舌草、黄芪、厚朴、半枝莲等药材进行超微粉碎后压片,干法制粒。考察堆密度、显微特征、粒径检测,浸膏得率,指标成分溶出。结果中药材经超微粉碎后,粒径达纳米级,细胞破壁,浸膏得率高,指标成分溶出快。结论中药材超微粉制粒是中药饮片剂型的科学化改革,可提高用药质量;应用自动化调配系统,可节省人力。中药材超微粉制粒可进一步提高中药饮片取药的精确定量,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丁圣清;郁省;王冬东;施菲;焦志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2016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中山隆重举行

    [本刊讯]为顺应我国医疗改革新形势,进一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事业发展,探讨中药临床药学现状、研究成果及医改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中药临床药学教学与开展模式,推动中药临床药学的向前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药房医院药学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山市中医院、中山市中医药学会和中山市药学会联合承办的“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培训班”(项目负责人:梅全喜)于2016年11月25日至27日在广东省中山市隆重举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损伤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总胆固醇下降幅度大( 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其次(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血肌酐和尿蛋白排泄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调脂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结论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肾功能损伤指标水平,增强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谭菲;何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联苯苄唑乳膏中氢化可的松和联苯苄唑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联苯苄唑乳膏中氢化可的松和联苯苄唑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采用Waters Stmmetrt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结果氢化可的松进样质量浓度在40~2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为1.07%( n=9);联苯苄唑在40~2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93%( 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作复方联苯苄唑乳膏中氢化可的松和联苯苄唑的含量控制。

    作者:曹月霞;蔡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