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带教中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郭秀珍;柴玉琼;吕萍萍

关键词:学生, 护理, 责任, 法律, 临床实习
摘要: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不但可减少护患纠纷,而且还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目前主要以增强带教老师的法律意识,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培养和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等2种方式来培养护生的法律意识.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诊断学》问诊实验教学初探

    (<中医诊断>学问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中医问诊的思维和技能,为日后进入临床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医问诊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实验内容及技能训练的方法均以让学生进行问诊实战训练为核心,包括如何总结归纳主诉,怎么围绕主诉展开问诊,并把中医思维运用到整个问诊过程,体现中医问诊的特色,边问边辨等等,实验效果良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兴趣性,使学生基本熟悉、掌握问诊的内容及技巧.

    作者:马艳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口舌糜烂的中医辨治体会

    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口舌糜烂的病机主要为心火上炎和脾胃湿热.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种症型辨治.其中脾胃湿热是临床多见的症型,用枳实导滞汤治疗,见效快,疗效突出.

    作者:唐志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陇南市地震伤的防治经验探析

    目的:总结甘肃省陇南市地震伤的医疗急救经验,希望对以后的地震伤救治工作有所裨益.方法:通过专业人员对陇南地震灾区受伤患者伤情的调查,总结医疗急救工作的经验与不足.结果:陇南市依靠原有的医疗资源成功救治了地震伤病员375例.结论:应加强地震伤的预防与救治,有效地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周君;李盛华;张玉昌;宋渊;王久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电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肠麻痹36例分析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照组20例只作术后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大为缩短.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电针治疗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殷毓琪;安永寿;王东雁;于春梅;李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疗效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存在.过度紧张、劳累、激动为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眩晕,伴恶心、耳鸣、四肢无力,严重时会出现构音困难、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尚无快速有效的缓解方法,近年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前后血管舒缩功能有明显变化.步长脑心通是一种有效扩张血管的新型中药制剂.笔者通过测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中内皮素与P物质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步长脑心通胶囊扩血管的机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丽莎;黄琼;高彩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琳巴结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中医以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西医以抗生素抗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结论:以中医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及西医抗生素抗炎等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易被患儿接受.

    作者:甘璐;卫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强肾六草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6例

    目的:观察自拟强肾六草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采用强肾六草煎治疗,对照组34例用强的松、双嘧迭莫片、丹参片治疗,均用药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尿常规、尿沉渣、24小时尿蛋白、白蛋白定量、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肾六草煎能明显缓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树年;刘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痛风经验

    案温某,女,59岁,因四肢多关节肿痛反复发作4年,加重1个月收住.患者于2002年3月无明显诱凶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肿痛,双足趾疼痛,晨僵约1小时.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查RF 128 IU/mL,ESR 46mm/h,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作者:田雪梅;张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大肠癌近况

    通过分析、概括、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大肠癌的相关研究,对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及中医药治疗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星;秦兵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二十五味余甘子丸对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对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的药效与副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急性血瘀证模型造模方法,结合藏医血隆病发病原因,制备藏医血隆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5组: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UREA)、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前后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对血隆病可明显降低大鼠TC、TG水平.结论: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能明显降低血隆病大鼠血脂水平,且对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无影响.

    作者:童丽;吴萍;张广梅;热增才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拟丹藤汤加减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36例

    目的:探讨自拟丹藤汤加减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采用自拟丹藤汤加减为主,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第1、2,3疗程治愈率分别为50.00%、69.70%、84.80%,对照组1、2、3疗程治愈率分别为35.50%、50.00%、60.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李强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32例

    目的:观察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以针刺体穴及耳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32例,1次/d,10次为1个疗效,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2例,占37.5%;好转17例,占53.12%;未愈3例,占9.38%;总有效率90.62%.结论: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疗效肯定.

    作者:尚亚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探讨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科学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以卫生部颁发的新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为准则,制定统一的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定期对各项工作环节进行质量考评.结果:通过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院消毒灭菌供应物品的质量.结论:只有落实质量控制和检测措施,使消毒供应室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确保全院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具活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

    作者:潘文;康开彪;张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降脂清肝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降脂清肝方对四氯化碳(CC1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5天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按10 mL/kg腹腔注射0.1%CC14花生油溶液进行造模.禁食16小时后,以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匀浆甘油三酯(TG)含量、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光镜下病理变化为指标观察降脂清肝方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降脂清肝方能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肝组织TG含量,升高肝组织SOD活力,减轻模型小鼠光镜下肝组织坏死程度.结论:降脂清肝方对小鼠CC14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玉红;张德芹;王茜;李俊清;杨德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及辨证施护

    放射性肺炎中医可辨证分为阴伤肺燥型,肺脾气虚兼血瘀型,热毒炽盛,痰热郁结型3型,临床应辨证施护,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尤其应做好心理疏导及发热、饮食的护理.

    作者:王秀锋;傅藏红;王瑾;王永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栽培牛蒡子的质量考察

    目的:对国内以及甘肃各地栽培的牛蒡子进行质量考察,了解甘肃栽培牛蒡子的质量状况.方法:色谱柱,大连依利特(250 mmx4.6mm,5 μm);乙腈-水(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结果:牛蒡子苷在0.96-8.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13%,RSD为1.67%.甘肃产牛蒡予所含牛蒡子苷在5.3%~7.6%之间.结论:甘肃栽培牛蒡子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作者:宋平顺;赵建邦;丁永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骨碎补及其有效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骨碎补的相关文献,对骨碎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有效成分对BMSCs增强分化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总结.

    作者:张自强;张虎林;张晓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肠疾病患者术后腹部按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对肠疾病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肠疾病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于手术后8小时开始腹部按摩,3次/d,15-20 min/次,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便秘、粘连性肠梗阻、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疾病术后实施腹部按摩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消除腹胀,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王巧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刀治疗慢性咽炎80例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王海东主任医师对80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胸骨舌骨肌的左右胸骨锁骨端小针刀松解治疗.结果:有效率98.7%.结论: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是安全闭合性手术、远部治疗、方便、省时、省钱、病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无并发症.

    作者:陈平;王海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