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丽莎;黄琼;高彩林
目的: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IL-1β口的关系;揭示中风不同证型的本质和物质基础,为今后中风分型研究和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BLISA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1β含量,同时按症候评分将患者分为火热证组(17例)与非火热证组(15例),对比2组患者IL-1β的变化水平.结果:①72小时内火热证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非火热证组(P<0.05),第7天和第14天火热证组与非火热证组IL-1β含量无显著性差异.②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72小时内、第7天、第14天血清中IL-1β逐渐下降.火热证中,72小时内与第7天、第14天IL-1β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火热证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1β升高水平可作为判定脑梗死患者处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微观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判定急性脑梗死火热证与非火热证的指标.
作者:吴雅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降脂清肝方对四氯化碳(CC1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5天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按10 mL/kg腹腔注射0.1%CC14花生油溶液进行造模.禁食16小时后,以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匀浆甘油三酯(TG)含量、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光镜下病理变化为指标观察降脂清肝方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降脂清肝方能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肝组织TG含量,升高肝组织SOD活力,减轻模型小鼠光镜下肝组织坏死程度.结论:降脂清肝方对小鼠CC14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玉红;张德芹;王茜;李俊清;杨德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双语案例教学、模拟情景对话、有奖发言、穿插英文小故事、课前与课内融合、课内与课后融合提高了中医各家学说双语教学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引入网络教学并使考查的方式多样化,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作者:谢英;白宇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阅读,分析近来中医药治疗甲癣的相关研究,对中医药治疗甲癣的方法及相关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作者:杜丽;张霞;陈明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甘肃省陇南市地震伤的医疗急救经验,希望对以后的地震伤救治工作有所裨益.方法:通过专业人员对陇南地震灾区受伤患者伤情的调查,总结医疗急救工作的经验与不足.结果:陇南市依靠原有的医疗资源成功救治了地震伤病员375例.结论:应加强地震伤的预防与救治,有效地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周君;李盛华;张玉昌;宋渊;王久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分析、概括、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大肠癌的相关研究,对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及中医药治疗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星;秦兵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PICC有严格的适应症,置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置管时严格按照步骤施失,置管后应加强护理,以避免穿破血管、送管不畅、液体输入不畅、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贾文芳;马小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王海东主任医师对80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胸骨舌骨肌的左右胸骨锁骨端小针刀松解治疗.结果:有效率98.7%.结论: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是安全闭合性手术、远部治疗、方便、省时、省钱、病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无并发症.
作者:陈平;王海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伴有滑膜炎症的关节病变.
作者:樊成虎;张玉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应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抽吸、冲洗和引流.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结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9例,显效率为69.39%.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秀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前中医医院护理多采用西医医院护理模式,且护理人员多毕业于西医院校,因此通过领导重视、更新观念,加强培训、严格考核等措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护理人员是当务之急.
作者:王世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骨碎补的相关文献,对骨碎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有效成分对BMSCs增强分化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总结.
作者:张自强;张虎林;张晓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治疗作用和优势.方法:选取符合中医肝火旺盛型甲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肝汤合西药他巴唑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他巴唑.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中医症候及体征均有改善.在改善烦躁易怒、心悸不宁、多汗怕热、多食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中医辨证属肝火旺盛型甲亢疗效确切.
作者:唐改如;徐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以针刺体穴及耳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32例,1次/d,10次为1个疗效,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2例,占37.5%;好转17例,占53.12%;未愈3例,占9.38%;总有效率90.62%.结论: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疗效肯定.
作者:尚亚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哮喘豚鼠模型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FMMU豚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穴位埋线组.处理结束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与地塞米松组的血清TNF-α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的含量,抑制哮喘豚鼠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减轻炎症对气道壁的损伤,达到干预气道重构的效果.
作者:赖火特;付明举;唐纯志;杨君军;赖新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中医以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西医以抗生素抗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结论:以中医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及西医抗生素抗炎等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易被患儿接受.
作者:甘璐;卫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寿亲养老新书>是我国现存早期的老年病学、养生学著作,对后世医家、养生学家影响很大.书中针对老年人的情志、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诸如重视饮食调治,注重医药扶持,注重摄养之道,特别提到精神摄养、四时摄养、起居摄养及导引、吐纳,运动等摄养之法,内容详尽,对今人不无借鉴之处.
作者:李德杏;孙中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医诊断>学问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中医问诊的思维和技能,为日后进入临床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医问诊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实验内容及技能训练的方法均以让学生进行问诊实战训练为核心,包括如何总结归纳主诉,怎么围绕主诉展开问诊,并把中医思维运用到整个问诊过程,体现中医问诊的特色,边问边辨等等,实验效果良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兴趣性,使学生基本熟悉、掌握问诊的内容及技巧.
作者:马艳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科学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以卫生部颁发的新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为准则,制定统一的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定期对各项工作环节进行质量考评.结果:通过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院消毒灭菌供应物品的质量.结论:只有落实质量控制和检测措施,使消毒供应室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确保全院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从档案的价值,档案的利用2个方面的分析论述可以看出,档案中宝贵的历史财富、浩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已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且档案内容只有向多元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作者:郑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