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杏;孙中堂
目的:探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应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抽吸、冲洗和引流.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结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9例,显效率为69.39%.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秀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祛风胜湿活血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应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祛风胜湿活血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柳树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伴有滑膜炎症的关节病变.
作者:樊成虎;张玉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治疗作用和优势.方法:选取符合中医肝火旺盛型甲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肝汤合西药他巴唑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他巴唑.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中医症候及体征均有改善.在改善烦躁易怒、心悸不宁、多汗怕热、多食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肝汤合他巴唑治疗中医辨证属肝火旺盛型甲亢疗效确切.
作者:唐改如;徐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强肾六草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采用强肾六草煎治疗,对照组34例用强的松、双嘧迭莫片、丹参片治疗,均用药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尿常规、尿沉渣、24小时尿蛋白、白蛋白定量、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肾六草煎能明显缓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树年;刘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王海东主任医师对80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胸骨舌骨肌的左右胸骨锁骨端小针刀松解治疗.结果:有效率98.7%.结论: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是安全闭合性手术、远部治疗、方便、省时、省钱、病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无并发症.
作者:陈平;王海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具活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
作者:潘文;康开彪;张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前中医医院护理多采用西医医院护理模式,且护理人员多毕业于西医院校,因此通过领导重视、更新观念,加强培训、严格考核等措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护理人员是当务之急.
作者:王世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放射性肺炎中医可辨证分为阴伤肺燥型,肺脾气虚兼血瘀型,热毒炽盛,痰热郁结型3型,临床应辨证施护,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尤其应做好心理疏导及发热、饮食的护理.
作者:王秀锋;傅藏红;王瑾;王永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从档案的价值,档案的利用2个方面的分析论述可以看出,档案中宝贵的历史财富、浩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已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且档案内容只有向多元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作者:郑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口舌糜烂的病机主要为心火上炎和脾胃湿热.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种症型辨治.其中脾胃湿热是临床多见的症型,用枳实导滞汤治疗,见效快,疗效突出.
作者:唐志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医诊断>学问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中医问诊的思维和技能,为日后进入临床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医问诊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实验内容及技能训练的方法均以让学生进行问诊实战训练为核心,包括如何总结归纳主诉,怎么围绕主诉展开问诊,并把中医思维运用到整个问诊过程,体现中医问诊的特色,边问边辨等等,实验效果良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兴趣性,使学生基本熟悉、掌握问诊的内容及技巧.
作者:马艳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哮喘豚鼠模型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FMMU豚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穴位埋线组.处理结束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与地塞米松组的血清TNF-α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的含量,抑制哮喘豚鼠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减轻炎症对气道壁的损伤,达到干预气道重构的效果.
作者:赖火特;付明举;唐纯志;杨君军;赖新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寿亲养老新书>是我国现存早期的老年病学、养生学著作,对后世医家、养生学家影响很大.书中针对老年人的情志、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诸如重视饮食调治,注重医药扶持,注重摄养之道,特别提到精神摄养、四时摄养、起居摄养及导引、吐纳,运动等摄养之法,内容详尽,对今人不无借鉴之处.
作者:李德杏;孙中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IL-1β口的关系;揭示中风不同证型的本质和物质基础,为今后中风分型研究和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BLISA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1β含量,同时按症候评分将患者分为火热证组(17例)与非火热证组(15例),对比2组患者IL-1β的变化水平.结果:①72小时内火热证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非火热证组(P<0.05),第7天和第14天火热证组与非火热证组IL-1β含量无显著性差异.②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72小时内、第7天、第14天血清中IL-1β逐渐下降.火热证中,72小时内与第7天、第14天IL-1β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火热证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1β升高水平可作为判定脑梗死患者处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微观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判定急性脑梗死火热证与非火热证的指标.
作者:吴雅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存在.过度紧张、劳累、激动为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眩晕,伴恶心、耳鸣、四肢无力,严重时会出现构音困难、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尚无快速有效的缓解方法,近年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前后血管舒缩功能有明显变化.步长脑心通是一种有效扩张血管的新型中药制剂.笔者通过测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中内皮素与P物质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步长脑心通胶囊扩血管的机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丽莎;黄琼;高彩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中医以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西医以抗生素抗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结论:以中医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及西医抗生素抗炎等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易被患儿接受.
作者:甘璐;卫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在历史的进程中少林寺僧人大多身体健康,胜过常人,长寿僧人更是不乏其人,而这与少林的素食文化密切相关.其素食观与中医养生理论有许多的吻合之处.通过对少林素食规律的研究找出适合现代人的饮食养生方法,从而为我国的国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明海霞;王一强;刘喜平;金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PICC有严格的适应症,置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置管时严格按照步骤施失,置管后应加强护理,以避免穿破血管、送管不畅、液体输入不畅、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贾文芳;马小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照组20例只作术后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大为缩短.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电针治疗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殷毓琪;安永寿;王东雁;于春梅;李柱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