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离子色谱法测定广藿香中二氧化硫含量

刘兆雄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 广藿香, 二氧化硫, 亚硫酸根,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广藿香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离子色谱法。方法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加磷酸蒸馏提取二氧化硫,以氢氧化钾溶液(25 mmol/L)-四氢硼钠溶液(10 mmol/L)(9:1)混合溶液为吸收液。色谱柱为IonPac AS11-HC柱(250 mm ×4 mm );柱温28℃;淋洗液A为氢氧化钾溶液(15 mmoL/L),淋洗液B为氢氧化钾溶液(40 mmoL/L ),梯度洗脱;淋洗液流速1.00 mL/min;电导检测法(电导池温度28℃)。结果亚硫酸根进样量在0.02026~0.8106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8%( RSD=0.81%),低定量限以被测定溶液质量浓度计算为0.029μg/mL。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广藿香中二氧化硫的定量检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左羟丙哌嗪泡腾滴丸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目的:制备左羟丙哌嗪(LP)泡腾滴丸,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 PEG6000)和聚乙二醇4000( PEG4000)为主要基质,以碳酸氢钠及酒石酸(3:2)为泡腾剂制备LP泡腾滴丸,并以滴丸中合格品的比例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以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含量及稳定性等为考察指标,对其质量进行研究。结果佳处方显显PEG6000:PEG4000(2.5:1)为混合滴丸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4,药液温度为95℃;LP泡腾滴丸的性状、丸重差异、含量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溶散时限与LP滴丸相比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LP泡腾滴丸处方及工艺简单,质量理想,可使溶散更加迅速,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93例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采用单盲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强心剂、利尿剂及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8周后,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血清钾浓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9%( 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V,LVEF等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 P<0.01);两组患者的血清钾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可改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84例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BNP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脑尿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血肌酐(SCr)分别为(557±70)mg/L,(342±28)mg/L,(442±128)μmmol/L;观察组分别为(379±51)mg/L,(217±26)mg/L,(142±10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6%( P<0.05)。结论采用rh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各项检测指标,从而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峰;孟淑萍;柳君;李国君;马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靶位超声导入异烟肼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40例与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靶位超声导入异烟肼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医院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注入留置管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靶位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胸膜厚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减小( P<0.05),患者肺功能治疗20 d时比治疗10 d时及对照组均显著提升( 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靶位超声导入异烟肼用于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配合的相应护理措施对于疗效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制备的研究进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能在分子水平给出被测物质的结构信息。随着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运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已受到广泛关注,制备可重复、均一、增强活性极佳的活性基底是实现痕量、定量检测的关键。该文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活性基底的制备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贞;徐维平;吴亚东;徐婷娟;金勤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用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30例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6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术后对观察组患者采取GnRHa注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妊娠率与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0.00%和7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和40.00%( P<0.05);观察组术后3年总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 P<0.05)。结论 GnRHa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几率,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妊娠率。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1例

    目的:评估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配合口服三七粉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1例)宫内放置曼月乐配合口服三七粉,B组(41例)仅宫腔内放置曼月乐,C组(38例)口服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行内膜活检,评估内膜转化率、转化时间以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A组和B组在3,6,12个月内膜转化率均明显高于C组,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转化时间3组无明显差异;3组子宫切除率及病变逆转者中子宫切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1年可使大多数病变转化,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醋酸甲羟孕酮,配合口服三七粉可有效控制出血症状,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李慧莲;郑巧荣;郭兰春;周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常用抗菌药物配伍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出现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报告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有些抗菌药物配伍,会出现药液变色、浑浊、沉淀、不溶性微粒增加、pH改变、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现象,配伍不当还会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宜盲目与抗菌药物配伍使用。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复方黄根颗粒(无糖型)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黄根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叶下珠、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下珠中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 TLC特征明显,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252~2.2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8%,RSD=1.78%( n=6)。结论该标准可用于复方黄根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德智;劳广耀;杨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川芎嗪制剂研究综述

    从剂型角度,介绍临床常用药物盐酸川芎嗪各种制剂的研究近况,目前已上市的制剂有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等。研究显示,其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艳华;王兴刚;李冰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永久性房颤104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永久性房颤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近年来在该医院治疗的104例应用华法林治疗的永久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面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结果经卫生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医源性出血的预防、出血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后,患者的平均华法林用量为(3.5±0.3)mg/d,INR值平均为(2.8±1.4),其中9例(8.65%)轻微出血。除1例需调整华法林服用量外,经对症处理后其他患者出血均得到控制。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及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对于保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永久性房颤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缪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川芎中多种微量元素

    目的:测定川芎药材中多种微量元素,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 )法同时测定不同地区川芎药材中多种微量元素。结果在设定的测试条件下,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6.31%~104.22%,RSD为0.5%~4.6%。测定结果显示,川芎中含丰富的Mg元素,同时Fe,Mn,Zn元素含量也相对较高,有害元素除Cd含量偏高,其余含量都极低。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川芎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其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川芎资源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罗雪芹;杨军;秦秀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78例

    目的:比较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5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为大剂量奥美拉唑组,先给予奥美拉唑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缓慢静脉注射,5~10 min推完,然后再将奥美拉唑8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50 mL加入微量泵,以8 mg/h的速率泵入,持续72 h;对照组为常规剂量奥美拉唑组,予奥美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以12 h 1次频率静脉滴注,用药72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再出血情况、输红细胞悬液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72 h再出血率为1.28%,明显低于对照组6.41%( P<0.05)。治疗组平均每例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为(2.0 ± 1.0 ) 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 ± 1.1) U( 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患者住院费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院门诊药房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分析

    目的:推动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模式发展。方法走访国内数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药房和自动化药房系统生产厂家,并参阅相关文献,分析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结果与结论先进的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模式是集实时发药、智能预配发药、自助发药多种模式于一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可提高配方准确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药房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作者:梁茂本;王国如;吕新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某基层医院中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特点及合理用药建议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医院内科病房1260例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年龄在49周岁以上的患者共726例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一般资料、病程、住院时间、肝和肾功能、ADR病史、临床表现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ADR 138例159例次,发生率为19.01%,发生例次率为21.90%;以轻、中度为主,占80.43%。发生ADR的药物共10类,以抗菌药物为主(占30.19%),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占19.50%),消化系统药物占第3位(占11.32%);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是造成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占69.18%);皮肤、消化、神经系统是ADR的主要累及部位;经过对症积极治疗后,有91.30%的患者获得痊愈。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超过60岁、肝和肾功能异常、既往有ADR病史以及所患病种超过3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ADR( P<0.05或 P<0.01)。结论中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入院时应识别易发ADR人群,结合ADR的临床特点提高合理用药率,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陈宗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糖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降糖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76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38只眼)和观察组22例(38只眼)。对照组采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疗程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时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疾病进展率和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值等指标显著好转( P<0.05),治疗后组间未见显著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及TNF-α等炎症指标差异不明显( 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1.58%,高于对照组的7.89%(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降糖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较传统方案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作者:高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48例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P<0.05),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较治疗前升高( 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42例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阴道置入地诺前列酮栓。观察并比较两组引产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性状、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引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阴道分娩率(76.79%)、羊水清(85.7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9.47±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可促进宫颈成熟,有利于阴道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刘彤杉;王慧敏;岳立军;杨锦芝;王瑗;王春芳;葛艳云;欧阳林;马静泽;董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疑似口服奥氮平致血小板增多1例

    患者,男,47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3+月,再发5天”于2014年5月9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急诊(5月7日)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0 g/L,白细胞计数8.05×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85.1%;血生化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5 U/L,白蛋白26.2 g/L;凝血常规示凝血酶原时间14.4 s;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真菌1,3-B-D 葡聚糖70.11 pg/mL;C-反应蛋白62.50 mg/L,降钙素原0.90 ng/mL;胸部CT示“慢支炎,肺气肿征。双肺散在结节、实变、斑片及条索影,多系感染性病变”。入院后先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抗感染、氟康唑抗真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5月24日晨,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叫无反应,即转入我院RICU继续治疗,转科诊断为重症肺炎;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双向情感障碍;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甲减;梅毒;肝功能异常。转入后予持续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同时予以盐酸氨溴索祛痰、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5月26日,患者呈阵发性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医嘱予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140313)5 mg、每晚1次口服控制精神症状。5月29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4 g/L,白细胞计数5.93×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89.0 %,血小板计数202×109/L;降钙素原0.16 ng/mL。6月5日,复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2.42×1012/L,血红蛋白82 g/L,血小板计数607×109/L,白细胞计数7.49×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88.4%。6月10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8 g/L,血小板计数505×109/L,白细胞计数11.46×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90.4%。医嘱于6月11日停用奥氮平,并于当日转出RICU、转入呼吸内科。6月16日血小板计数162×109/L,6月19日134×109/L。

    作者:郑冬妮;吴逢波;徐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联合臭氧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90例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爱可欣)联合臭氧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爱可欣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暴露治疗。观察治疗后1,2,3周,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好转率以及创面炎症反应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2,3周,研究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9.0±12.8)%、(61.3±18.6)%和(96.2±6.9)%,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9.8 ± 12.0)%、(41.1±17.4)%和(71.5±22.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研究组创面好转率分别为(30.2±13.9)%、(61.4 ± 18.4)%和(91.1±25.5)%,对照组创面好转率分别为(16.7±11.4)%、(21.0±15.1)%和(71.9 ± 21.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研究组炎症评分分别为(1.51±0.33)分、(1.23±0.29)分和(0.98±0.28)分,对照组炎症评分分别为(1.85±0.47)分、(1.81±0.44)分、(1.59±0.3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联合臭氧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能有效杀灭创面细菌,缓解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