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杨晓光;庄洪;原超
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肺间质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本病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中医药研究将有助于抗肺纤维化治疗.故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方药研究等几方面,对中医药研究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医药研究提供资料,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韩向莉;娄志杰;张罡;林红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从遵仲景,崇阳气;师东垣,重脾胃;外感病,法六经;治杂病,调气机4个方面介绍徐集民老师的学术思想.
作者:柳泽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每年秋冬柿子成熟季节,门诊常遇到胃柿石症患者,西医学常用手术治疗,有些患者因惧怕手术而来中医科要求中药治疗.笔者从1997年至今采用自拟化石消积汤加减辨证治疗该病患者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5~48岁,其中小儿患者居多;病程7天以上者3例,20天以上者6例,60天以上者2例.
作者:南万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日本传统医学在明治维新以后,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2001年的医学和药学(2002年)<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中加入汉方医学教育,日本高校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汉方医学教育.通过对2所日本院校的汉方医学教育的分析,可透视日本高校汉方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杰;田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第182条中用以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经典名方,其成方2 000余年来备受历代医家关注及推崇.所治之证为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本方功在益气养阴、通刚复脉.笔者在临床中常用以治疗中医辨证属心阳不振、阴血不足之心悸、怔忡者,疗效显著.
作者:李武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治疗咳喘病致皮肤过敏者可予以对症处理,rq时予以患者饮食、皮肤·心理等护理,还要加大患者敷药知识的宣传.
作者:马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于糖尿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者应针对其起诱发因素施以心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及机能康复训练等.
作者:王巧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和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肿胀,导致神经、血管受压迫和刺激所引起的综合征.该病在中年以后发生率高,部分患者因长期反复发作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由于现代生活中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电脑、电视的大量普及,该病亦呈现出低龄化倾向.据笔者所在医院统计,约有65%的颈椎病患者用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从手法入手辅以口服中药及牵引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朱忠清;彭晓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使新任护士长尽快进入角色,实现从一名优秀护士到护理管理者的转变,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我院护理部对新任护士长从管理职能、护理安全、护理法律法规,经验管理、考核表解读5个方面进行了培训,今后还将针对具体情况,继续进行各种培训,并将建立长期跟踪考核制度,使护士长们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马郑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决定着人们在解释和说明事物的现象时必须进行系统思维.在医学领域中,科学地运用系统论,正确理解生理.病理、药理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本质以及在疾病状态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外部输入、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对指导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占永久;詹朋朋;赵飞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儿童下肢手术气囊止血带并发症的护理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并针对使用气囊止血带引起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田广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经临床用药证实,中药毒副作用主要是由于中药固有毒性、中药炮制不当、超量服用、服用过量、中药品种的混乱、配伍不当、认知障碍以及患者的体质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作者:陈保平;郭超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除湿健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以除湿健骨汤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英太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7%,对照组为91.49%,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停药12周后2组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除湿健骨汤可显著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秦兴云;王轶;刘丽华;毛红凌;吴芳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iation)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出现的腰腿痛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临床较为多见,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本病31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鄢卫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指运用现代护理理论,结合中医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具体结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实践,从病情观察、辨证施护、情绪干预、饮食起居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夏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矩阵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25例,以矩阵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71.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针灸治疗面肌痉挛较常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
作者:袁涛;张洪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以雌、孕激素联合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止痛消结丸对模型大鼠雌二醇、黄体酮的作用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止痛消结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明显下降,黄体酮含量明显升高,小鼠痛阈值显著提高.结论:止痛消结丸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和提高小鼠痛阈值,从而达到治疗和逆转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作者:蔡国良;马伟欢;马拴全;黄蕾;贺新怀;黄广平;赵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按Tossy分度,Ⅲ度损伤时肩锁关节水平稳定和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复位和稳定肩锁关节的目的,需要手术治疗.笔者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30例获1年以上随访的新鲜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手术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作一回顾和总结.
作者:郭星;杨晓光;庄洪;原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当归的药用价值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多学科相结合对其进行研究,获得不少当归有效成分及其功能主治的新认识.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简要介绍当归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丈献的分析、总结,从卧床休息、牵引治疗、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物理疗法,药物封闭治疗、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唐俊;张达义;李孟泽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