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藿三七胶囊中淫羊藿苷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郑小平

关键词:羊藿三七胶囊, 淫羊藿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改进测定羊藿三七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 × 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05%磷酸溶液(26:74),流速为1. 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结果 样品中淫羊藿苷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进样量在0. 514~6. 6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 36%,RSD为1. 76% ( n=6).结论 改进方法简化了流动相组成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羊藿三七胶囊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以及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研究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 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00%( P<0. 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 50%和10.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以及血清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静;黄荣杰;史吉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利伐沙班工业化生产合成路线分析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合成工艺,提高利伐沙班的合成产率,得到适合利伐沙班工业化的合成路线.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筛选出合成各关键中间体优路线.结果与结论 得到一条适用于工业化合成利伐沙班的路线.该法工艺简单,易于分离,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戴川;赵圣轩;林世博;陈宇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40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患者给予相同护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5. 00%)明显高于对照组 ( 70. 00%) ,血清三酰甘油值(3. 65 ± 0. 53)mmol/L、血清淀粉酶(65. 10 ± 20. 12)U/L、住院时间(10. 92 ± 3. 3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 87 ± 0. 99)mmol/L,(106. 21 ± 30. 86)U/L,(15. 01 ± 4. 38)d ( P<0. 05 ).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促进疾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应指导患者使用低脂、少刺激食物,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指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

    作者:温占红;王仲健;王翠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和观察组(卡维地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 05);治疗后心率(HR)、血压(B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升高( P<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P<0. 05).结论 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发挥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及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丽;李宏伟;王俊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75例

    目的 探讨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治疗联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3个月的治疗后发热、皮疹、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7. 2921,P=0. 006 9<0. 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卡氏生活质量评分( KPS )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 QOL )显著高于治疗前( P<0. 05),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6. 67%和2. 66%,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 66%和18. 67%(χ2=10. 074 6,P=0. 001 5<0. 05).结论 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在采用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更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玲;李艳;杨青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角膜深层铁屑异物60例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深层铁屑异物的疗效.方法 选择角膜深层铁屑异物患者180例(180眼),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60例.180例患者均采用环形分离整体剔除术剔除角膜异物,术后试验组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照1组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照2组术后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术后第3,5,7,9,12天复诊,观察患者症状、角膜创面修复、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结果 用药第5天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3. 33%,对照1组为66. 67%(χ2=32. 98,P=0. 011),对照2组为68. 33%(χ2=31. 09,P=0. 013).用药第9天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6. 67%,对照1组为85. 00%(χ2=33. 26,P=0. 014),对照2组为81. 67%(χ2=35. 47,P=0. 011).平均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为(5. 35 ± 0. 23)d,对照1组为(7. 12 ± 0. 25)d ( t=2. 532,P=0. 018 ) ,对照2组为(7. 36 ± 0. 31)d ( t=2. 653,P=0. 016 ).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应用治疗角膜深层铁屑异物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其中1种,能加速角膜创面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09年至2014年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抗肿瘤药物的运用及发展趋势,为其研究、生产、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近6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和销售量等.结果 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剂使用量比其他剂型多,其中平消片、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和香菇多糖用药频度均排在前列;此外,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的销售金额及品种均为多.结论 该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类型较稳定,一般首选价格适宜、疗效确切、长期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马雪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食物对大鼠体内尼莫地平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尼莫地平的质量浓度,并研究食物对大鼠体内尼莫地平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于空腹、进食标准餐和进食高脂餐后灌胃尼莫地平20 mg/kg,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尼莫地平浓度,用WinNonlin 6. 3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大鼠于空腹、进食标准餐和进食高脂餐后灌胃给予尼莫地平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峰浓度( Cmax )分别为(19. 19 ± 4. 76)ng/mL,(30. 14 ± 7. 91)ng/mL,(34. 39 ± 8. 03)ng/mL,达峰时间( Tmax )分别为0. 96 h,0. 79 h和0. 75 h,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inf )分别为(94. 47 ± 17. 24)ng/(mL·h),(139. 6 ± 32. 9)ng/(mL·h),(148. 1 ± 34. 2)ng/(mL·h);大鼠进食后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空腹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而标准餐组和高脂餐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食可显著提高尼莫地平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作者:杨自豪;刘嘉;龙远华;李卫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某院2014年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2014年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基本药制度的落实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2014年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金额比例和销售金额前20位的基本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 ) ,DDDs排序及日均费用( DDC )值.结果 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金额比例基本高于20%;销售金额前20位的基本药物中,口服药物较少;口服药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的DDC值较小,DDDs排序较大;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药物品种均位居前列.结论 医院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比例与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仍有一定差距,医院应继续扩大基本药物的覆盖率,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

    作者:胡艳芬;祝红;胡国仕;彭建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2012年至2013年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分析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影响因素,为卡马西平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对癫痫患者进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10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中,低于4μg/mL 57例次( 27. 14%) ,4~12μg/mL 152例/次( 72. 38%) ,超过12μg/mL仅1例次( 0. 48%);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年龄、联合用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P<0. 05 );性别对血药浓度的影响不明显( P>0. 05 ).结论 开展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对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开杰;周凯琴;房光萃;陈锦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抑郁28例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老年高血压抑郁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 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 43%( P<0. 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压均明显下降,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P53介导的活性氧通路对硒酸酯多糖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P53介导的活性氧( ROS )通路在硒酸酯多糖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硒酸酯多糖处理OS-732细胞,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ROS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硒酸酯多糖处理后,OS-732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60 g/L质量浓度处理48 h时OS-732细胞抑制率高;20,40,60μg/mL质量浓度处理24 h后, ROS水平显著增加( P<0. 05),OS-73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其中早期凋亡细胞及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与0μg/m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P53,Caspase-9及Bax表达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 P<0. 05).结论 硒酸酯多糖处理骨肉瘤细胞能显著抑制OS-732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凋亡,细胞内高水平的ROS状态可能在此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来小丹;冉启文;欧阳净;石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 -1和TSP-2及其受体CD36 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 mRNA表达变化.结果 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 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TSP-2 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5 );CD36 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5 ) ,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结论 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 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作者:何效平;江承平;王柏强;罗飞;刘福;吴碧华;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替莫唑胺治疗人恶性脑胶质瘤40例及对血清反应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应用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反应因子(SR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8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射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50%( P<0. 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25. 48 ± 3. 19)个月、(23. 07 ± 3. 28)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 98 ± 2. 72)个月和(17. 13 ± 2. 31)个月( P<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SRF阳性表达率为20.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 00%( P<0. 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 405 2,P=0. 035 8).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常规放疗治疗人恶性脑胶质瘤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复发时间、SRF阳性表达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华海侠;王晓华;顾涛;刘立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药学信息网的改版与实践体会

    目的 介绍医院药学信息网主要栏目配置、改版后内容及实践情况.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及收集临床科室反馈信息,对旧版药品网进行页面美化、内容调整、版块增加.结果与结论 新版信息网推出后为医院提供了优质、便捷、丰富多样的药学信息服务,加强了医院药学与临床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促进了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

    作者:周宇;李馥伶;宋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用于住院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至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溶栓治疗后2 h内血管再通率并无明显差异( P>0. 05),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发生率为8. 33%,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 05),且出院时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通过团体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疾病和临床治疗的认识,减少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高素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两种溶栓药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分别辅助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14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72例和尿激酶组6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分别应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予血肿腔内注射,辅助血肿溶解.结果 两组溶栓治疗3 d,阿替普酶组血肿量、脑水肿量、中线复位距离显著少于尿激酶组( P<0. 05);阿替普酶组血肿清除率、脑水肿吸收率、中线复位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拔除引流管时间与卒中量表评分(NIHSS)则显著低于尿激酶组( P<0. 05).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分别有4例、7例死于脑疝或脑功能衰竭;术后30 d,两组总体疗效构成差异显著( Z=2. 050,P=0. 040);阿替普酶组总有效率( 94. 44%)高于尿激酶组( 89. 7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085,P=0. 298).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采用阿替普酶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促进血肿清除、脑水肿吸收、降低术后感染几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较尿激酶具有比较优势.

    作者:李春永;于润平;刘浩然;吕雪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宫腔镜电切术50例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宫腔镜电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地佐辛组(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 1 mg/kg(以0. 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 mL),15 min后静脉注射0. 5 mg/kg的丙泊酚后开始持续泵入丙泊酚5. 0 mg/ (kg·h)、瑞芬太尼0. 1μg/ (kg·min).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5 mL 0. 9%氯化钠注射液,15 min后静脉注射0. 5 mg/kg的丙泊酚后开始持续泵入丙泊酚5. 0 mg/ (kg·h)、瑞芬太尼0. 1μg/ (kg·min).记录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前(T1)、诱导结束时( T2)、扩宫时( T3 )、术毕苏醒时( T4 )、清醒后5 min(T5)平均动脉压( MAP )和心率( HR ) ,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的总用量,术中体动次数、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患者清醒后的5,10,20,30 min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MAP及HR比较,在T1,T3时点,B组明显高于D组( P<0. 05).组内各时点MAP和HR比较,D 组 T1,T2,T3,T4,T5 较 T0 下降( P < 0.05),B 组 T2 较 T1 下降( P < 0.05),T3 较 T2 升高( P < 0.05);麻醉起效时间 D 组短于 B组( P<0. 05),异丙酚的总用量、术中体动发生率B组大于D组( P<0. 05),患者清醒后10,20,30 min VAS评分D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中.

    作者:王海丽;潘华;屈海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盆腔手术术后粘连48例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妇产科盆腔手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行腹盆腔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结果 试验组术后阵发性腹痛发生率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试验组术后一氧化氮、层黏蛋白和其他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试验组粘连率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盆腔手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输卵管粘连,降低炎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大出血52例

    目的 观察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总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 PT )及 D-二聚体明显减少,而纤维蛋白原( FIB )显著增多( P<0. 05),两组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未见明显变化( P>0. 05).结论 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郭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