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联合功能康复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30例临床研究

王璇

关键词:唑来膦酸, 鲑鱼降钙素,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松动,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联合功能康复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同时口服钙尔奇D,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4天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28d1次,共滴注3次,同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观察组假体总松动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 (P <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平均骨密度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Ⅰ型胶原(NTX-1)水平升高、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联合功能康复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可降低术后假体松动发生率并抑制假体周围骨密度流失,提高患者Harris评分,安全性高.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52例及对病毒载量等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病毒载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疗程均为16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BV-DNA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中肝酶谱及肝纤4项等指标较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肝酶谱及肝纤4项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6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3%(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安全,同时能显著降低HBV-DNA等指标水平.

    作者:卢广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某院儿科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门诊2013年开具的8 045张处方,分析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发生情况及其与患儿年龄、药物种类及医师职称级别间的关系.结果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为1 324张(16.46%),其中超药物适应证用药(32.33%%)和超剂量用药(29.08%)是常见的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忽略用药禁忌证用药(0.14%)少见;幼儿(32.62%)、新生儿(28.16%)和婴儿(26.02%)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较高,学龄儿童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5.06%)低;不同种类的药物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不同,其中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25.08%)高,消化系统用药(7.94%)、营养保健药(7.27%)和激素类药物(6.97%)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新生儿、婴儿、幼儿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应对处于上述年龄段的新生儿用药予以重视,医药厂商也应加强对上述年龄段患儿用药情况的收集、整理工作,努力完善说明书内容,以尽量减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冯锦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仙灵骨葆胶囊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60例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康复护理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治疗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共58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56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为(85.74 ±6.3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45±8.21)分(U=8.903,P<0.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对照组为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1.000);观察组患者中未发现仙灵骨葆胶囊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生存质量,是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和神经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和神经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胰岛素降血糖、饮食控制、降压、调脂等相关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静脉滴注联合维生素B12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两组的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障碍及神经损害,可改善患者微循环和神经功能和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竹青;张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2014年某院门急诊阿奇霉素制剂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包含阿奇霉素制剂的5 167张门急诊处方,并调查分析医院阿奇霉素制剂在门急诊中的使用情况.结果 门急诊阿奇霉素口服制剂及注射剂型处方使用率分别为98.95%和1.05%.12岁以下患者处方4 374张(84.65%),呼吸系统疾病处方4 546张(86.05%).结论 医院阿奇霉素制剂在门急诊以口服剂型为主,主要用于儿童及呼吸系统疾病,用法用量基本合理.

    作者:黄海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影响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医院异位妊娠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用1 mg/kg甲氨蝶呤分3次间隔24 h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1 mg/kg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加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2.22%,对照组治愈率为80.0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包块大残径≤5 cm者治愈率为84.91%,显著高于包块大残径>5 cm者的75.68%(P<0.05).血β-HCG≤10 ng/mL者的治愈率为85.96%,显著高于>10ng/mL者的66.67%(P<0.05).不同停经天数、不同年龄、盆腔积液的有无及是否有阴道流血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块大残径、停经天数及血β-HCG对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停经天数是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包决大残径>5 cm及血β-HCG≤10 ng/mL是增加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包决大残径大小以及血β-HCG水平是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清宫术稽留流产4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清宫术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80例清宫术稽留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己烯雌酚)和观察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一次性清宫率明显增高,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能明显提高清宫术稽瘤流产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绍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60例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观察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和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各60例.1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月经改善情况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平均时间为(9.2±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8±4.1)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不调状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68.3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P及L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可缓解乳腺肿块引起的疼痛,缩小肿块的面积,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改善月经不调及血清性激素水平,从病因学角度治疗乳腺增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铁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雷公藤多苷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66例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共66例(94.29%)完成研究,对照组共65例(92.86%)完成研究.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血清肌酐及血清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无明显上升,但对照组血清肌酐及血清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和观察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23%(x2=18.03,P<0.01);观察组雷公藤多苷片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且均为一过性,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延缓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下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31例临床评价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中危肺栓塞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疏血通注射液溶栓,并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联合口服华法林钠片,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D-聚体(D-Dimer)、脑利钠肽(BNP)、肌钙蛋白(cTnT)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似,其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数、肺动脉收缩压及心肌功能,且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军;王海英;章艳菊;倪松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阿哌沙班防治静脉血栓栓塞概述

    肝素与维生素K拮抗剂一直是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全新的口服抗凝制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逐渐开始用于VTE的防治,而口服抗凝制剂也表现出与维生素K拮抗剂、肝素等抗凝药相似的VTE治疗效果.基于现有文献资料,探讨了阿哌沙班预防和治疗VTE的效果.

    作者:刘羽;戴德银;陈路佳;卢海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米力农静脉泵入致心房扑动1例

    患者,男,50岁,身高155 cm,体重70 kg.因“胸痛、胸闷2年余,伴咳嗽咳痰2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T)36.5℃,脉搏(P)98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 110/70 mmHg,慢性病容,颜面浮肿,精神差,检查合作;桶状胸,双侧呼吸音稍低,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哮鸣音;心界扩大,心率9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2> 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全腹膨隆,质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扩大,窦性心率,心功能4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作者:官真水;林海霞;蔡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2013年某院肾移植术后门诊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2013年度门诊肾移植患者术后的用药情况及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利用某院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查阅2013年度肾移植门诊随访的药品出库信息,将药品进行分类并对用药金额、用药数量及限定日剂量等进行排序,对用药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随机抽取100例门诊肾移植患者,查阅其处方,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的用药特点.结果 免疫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大,达3 323.42万元,占肾移植术后用药总金额的88.95%,其中他克莫司胶囊占38.25%,发酵虫草菌粉胶囊销量居首位,占肾移植术后用药总数量的25.05%;肾移植术后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序号比为0.5~1.5;术后主要采用CNIs+ MMF+ Pred(MP)免疫抑制方案;主要伴发疾病为高血压、乙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及糖尿病等.结论 门诊肾移植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辅助性免疫调节剂用量偏大,且在药品遴选方面存在倾向性.应加强术后随访力度,建立药师个体化服务模式,及时发现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方婕;于西全;林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建立全国统一药品编码标准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加强我国药品编码标准建设,推进药品监督管理和使用效率.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家药品编码建设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编码标准的必要性.结果及结论无论是从药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还是从使用环节考虑,都急需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广泛认同、能实际应用、统一的药品编码系统.

    作者:王素;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综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目的 促进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医院综合干预前(2013年第4季度)及综合干预后(2014年第4季度)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了解综合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选择、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剂选择和给药疗程等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但仍需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手术医师认识.

    作者:徐艳;相延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辛伐他汀治疗骤停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突然终止辛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共80例.分别测定辛伐他汀治疗前、停药前(服药4周后)和停药1周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肱动脉B超指标.结果 服药4周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停药1周后,TG,TC和LDL-C显著高于停药前,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服药4周后,血清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显著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停药1周后,ET,TXB2和vWF显著高于停药前,但仍低于治疗前;NO和6-keto-PGF1α显著低于停药前,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服药4周后,肱动脉内皮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MD)和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停药1周后,NMD和FMD显著低于停药前,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突然停止辛伐他汀可逆转药物对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谢志刚;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风湿科收治的严重RA患者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28例和常规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与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均治疗24周.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较常规组显著减少,握力显著增强(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的ACR50率为21.4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3.45% (P <0.05),两组患者的ACR20及ACR70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联合组的ACR70率为4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0%(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00%,常规组为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辅助甲氨蝶呤治疗严重RA患者,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润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亮丙瑞林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36例

    目的 观察亮丙瑞林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中枢性性早熟女性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治疗结束6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E2及LH水平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FSH,E2,LH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龄降低、身高增加,对照组身高、体重及骨龄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观察组身高高于对照组,骨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发育正常例数增加,Tanner Ⅳ期例数减少,对照组正常例数增加(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Tanner Ⅳ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多汗及面红发病率与对照组水平相当,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能有效抑制或减缓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性激素分泌,抑制第二性征的过早发育,延缓骨龄的增长速度,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吴庆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和胃整肠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胃炎40例

    目的 探讨和胃整肠丸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急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程护理,就诊时给予一次性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每日静脉滴注法莫替丁,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和胃整肠丸,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7d.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 (P<0.05);两组患者胃脘不适、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积分均大幅度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整肠丸联合硫酸阿托品、法莫替丁、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何秋仙;周晓红;郭百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用于哮喘急性发作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在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为基础,加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初期呼吸阻力、反应阈值、日间得分和夜间得分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偏高(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258,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指标水平、哮喘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指标水平.

    作者:刘晓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