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72例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陈文燕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巴曲酶
摘要: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44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凝血4项及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同时评价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目的 促进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医院综合干预前(2013年第4季度)及综合干预后(2014年第4季度)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了解综合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选择、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剂选择和给药疗程等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植入物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但仍需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手术医师认识.

    作者:徐艳;相延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瑞波西汀和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新型抗抑郁药瑞波西汀和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瑞波西汀组和度洛西汀组,各60例.瑞波西汀组患者服用瑞波西汀,度洛西汀组患者服用度洛西汀,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及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但瑞波西汀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与度洛西汀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波西汀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6%,显著高于度洛西汀组的80.00%(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但瑞波西汀组发生率显著少于度洛西汀组(P<0.05).结论 瑞波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的抗抑郁及神经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晓静;贾晓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60例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观察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和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各60例.1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月经改善情况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平均时间为(9.2±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8±4.1)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不调状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68.3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P及L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可缓解乳腺肿块引起的疼痛,缩小肿块的面积,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改善月经不调及血清性激素水平,从病因学角度治疗乳腺增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铁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压、调脂、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14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思德;肖静;邹耀兵;唐明山;潘成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45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90例,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观察组45例术中于子宫肌瘤周边子宫肌层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在术中于肌瘤周边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术后均常规予缩宫素和同种抗生素,治疗3d.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各时间点的出血量及手术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用药后各时间点血压均呈缓慢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15 min血压升高,与用药前及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0 min,45 min后血压缓慢回降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前及术后3d血红蛋白(Hb)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止血效果明显,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并未对术中患者血压造成不良影响,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铁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接受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以丙泊酚维持,并持续泵入瑞芬太尼镇痛,间断于顺式阿曲库胺维持肌松.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啶全身麻醉维持,首予0.001 mg/kg持续泵入15 min后,以0.0005 ~0.001 mg/(kg·h)维持,术中为变量调节麻醉深度.术中两组均应用康斯特保护液(HTK)心脏停跳液进行心肌保护,同一组体外循环师进行体外循环维持.结果 观察组的脑电双频(BIS)值和心肌酶相关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并维持于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

    作者:张玉辉;高亚坤;肖连波;杨明;周继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药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生化指标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牟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由中药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及100例由西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类药物所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患者生化、免疫指标的变化,分析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状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无症状3例(3.75%),腹部不适12例(15.00%),此2项特征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融合坏死、界面炎、纤维间隔形成分别占51.25%,65.00%,52.50%,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自身抗体阳性22倒(27.50%),西药组阳性14例(14.00%),两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建议强化对中药肝脏毒性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洪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灭菌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的灭菌作用.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及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含30 g/L过氧化氢和含259 mg/L银离子的消毒剂,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20 min时杀菌对数值>5.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0 min时杀菌对数值>5.00;按15 mL/m3用量向密闭室内喷雾消毒30 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大于90%.进行擦拭消毒10 min,对染于桌面上的大肠杆菌降低对数值为4.27.结论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对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性能稳定.

    作者:许长青;郭喆;刘丹;姜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某院1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电子表格统计、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医院上报的108例ADR.结果 发生ADR的药品中,中药注射剂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多见,涉及严重ADR的药品为5种.结论 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尽量避免静脉给药,降低ADR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志豪;田维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改善哮喘高凝状态45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对改善哮喘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以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每次300 U/kg,1次/日.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PT,TT,APTT,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FIB和D-Dime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哮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延长凝血酶时间,抑制凝血酶活性;且雾化吸入给药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湘洁;刘旭华;黄早早;陈佳;黄德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氨甲环酸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40例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9月医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毕松止血带前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和治疗组(术毕松止血带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输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膝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及输血量,降低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迎杰;孟馥芬;向文远;方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2014年某院门急诊阿奇霉素制剂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4年包含阿奇霉素制剂的5 167张门急诊处方,并调查分析医院阿奇霉素制剂在门急诊中的使用情况.结果 门急诊阿奇霉素口服制剂及注射剂型处方使用率分别为98.95%和1.05%.12岁以下患者处方4 374张(84.65%),呼吸系统疾病处方4 546张(86.05%).结论 医院阿奇霉素制剂在门急诊以口服剂型为主,主要用于儿童及呼吸系统疾病,用法用量基本合理.

    作者:黄海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三磷酸胞苷二钠早期干预脑瘫高危儿50例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脑瘫高危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配合Bobath和Vojta法联合运动疗法并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两组患儿均1次/日,连续10d、休息2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1年后,观察组的脑瘫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Gesell儿童发育量表评价的DQ值均升高,且观察组上升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静脉血中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的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但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三磷酸胞苷二钠早期干预治疗脑瘫高危儿能预防脑瘫的发生,并可提高高危脑瘫儿的神经行为评分,预防神经内分泌紊乱,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雪玲;王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40例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IAF化疗方案(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和人重组α-干扰素)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结果 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52.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67.50%(P<0.05).观察组6个月以及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其药品不良反应多数程度较轻,且经对症治疗可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彦;杨环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安全用药警告信息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改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实现在输液标签上自动生成静脉药物安全应用警告信息,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应用PIVAS计算机管理系统内电子信息模板,在每种静脉药物后录入安全用药警告信息,实现由计算机语言自动生成转换成标签文字语言.结果 改进后,在计算机打印的输液标签右上角信息栏已有自动生成的个性化单袋输液标签药品安全应用警告信息.结论 改进PIVAS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进行药物警告信息项目维护,可实现在单袋输液标签上自动生成个性化静脉药物安全应用警告信息,以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6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7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和65.79%(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耿岩;龚雪;葛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新生儿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复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动脉血气及血浆皮质醇、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择期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的足月儿5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全身麻醉下复合0.10%罗哌卡因(1.0 mL/kg)骶管阻滞麻醉,研究组(31例)在全身麻醉下复合0.10%罗哌卡因(1.2 mL/kg)骶管阻滞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在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麻醉诱导前(T1)、麻醉10 min(T2)、术后(T3)、术后8 h(T4)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无差异(P>0.05),T2及T3时收缩压(SBP)存在差异(P<0.05),T3时舒张压(DBP)存在差异(P<0.05);与T1时比较,对照组T2、T3、T4时血浆皮质醇和IL-6存在显著变化(P<0.01),研究组T2、T3、T4时血浆皮质醇和IL-6无变化(P>0.05),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1);组间低血压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复合1.2 mL/kg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血浆皮质醇、IL-6影响不大,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乔培超;李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氨溴索亚微乳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 探讨氨溴索亚微乳的理化性质.方法 在氨溴索亚微乳处方和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对乳剂类型、粒径、pH、黏度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 制备的乳剂外观为乳白色,3批样品的粒径分别为169.9,170.0,166.8 nm,平均pH为8.12,8.19,8.23,25℃时黏度为(1.9±0.1)mPa·s.结论 氨溴索亚微乳注射剂的理化性质稳定,符合静脉注射要求.

    作者:张会丽;李阳杰;李书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和糖类抗原125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且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纠正心衰,应用抗凝药物、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降糖,调脂,扩冠等相关支持治疗.观察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连续用药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肌钙蛋白(cTnⅠ)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均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心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可显著提高左心功能,改善心脏生物标记物及CA125水平,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牛世慧;刘明鑫;王娜娜;卢泽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不稳定心绞痛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92例,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6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成本-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频率及硝酸甘油使用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总ST段、总T波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46,P>0.05);试验组成本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成本-效果比(C/E)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C/△E=14.0在合理范围内.结论 中药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成本-效果分析在合理范围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兴泽;赵婷丽;林荣;李成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