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藏药十八味欧曲膏皮肤毒性试验研究

柳文红;王思农

关键词:藏药十八味欧曲膏, 急性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皮肤接触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后的毒性反应.方法:以大鼠为试验动物,将大鼠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组并造模,用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涂于创面,与对照组对照,观察各组皮肤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各组大鼠的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产生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未引起大鼠皮肤刺激反应.结论: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大鼠皮肤接触实验未见急慢性毒性反应.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224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治疗、地西泮2.5~5.0 mg睡前30分钟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停用或减少地西泮的剂量,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口服,3次/d,2袋/次.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深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头昏脑胀及头痛症状改善时间、其他伴有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改善患者深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头昏脑胀、头痛及其他伴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4.64%,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王海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人才培养的体会

    通过对中医人才培养历史的回顾、现阶段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察,对我院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期为我院中医人才建设和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吴玮;邓强;赵永强;刘庆龙;杨丽萍;黎媛媛;刘晏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脾益气消导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消导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降血糖治疗,此外,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消导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排空率、胃动素、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等指标的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胃动素、胃排空率、FPG及2 h PG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益气消导方可显著改善脾虚型DGP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在西药降血糖、调整饮食的基础上,能显著改善DGP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状况.

    作者:刘应东;王翼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体质学说在脑卒中防治中的应用

    从中医体质学说的典籍论述入手,对体质因素在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体质因素对脑卒中辨证具有一定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以中医体质手段对脑卒中进行干预能够增强中医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敏棣;李晓娟;边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亚甲康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6例

    目的:探讨自拟亚甲康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亚甲康加减内服治疗我科门诊及住院的4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0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83%.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甲康能够有效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

    作者:张定华;史晓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省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间临床标本分离出来的3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以骨外科病区分布多,占45.45%;其次是神经内科病区,占27.27%.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占54.55%;其次是伤口分泌物标本,占39.39%.该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在常用抗菌药物药敏试验中,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较高,妥布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在60.0%以上.亚胺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可作为抗菌药物治疗首选.结论:临床治疗应根据该菌在本院内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一旦出现多重耐药株,必须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避免引起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权金林;李艳萍;乔登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自血回输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2例接受自体血回输的手术患者,通过术前访视、术中观察,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术中共回收原血114 080 mL,平均每位患者回收原血1 240 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有67 160 mL红细胞回输给患者,人均730 mL,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血回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岩;张雪霞;李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藏药十八味欧曲膏皮肤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接触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后的毒性反应.方法:以大鼠为试验动物,将大鼠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组并造模,用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涂于创面,与对照组对照,观察各组皮肤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各组大鼠的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产生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未引起大鼠皮肤刺激反应.结论: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大鼠皮肤接触实验未见急慢性毒性反应.

    作者:柳文红;王思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瓜蒌薤白三方防治冠心病的研究现状

    通过阐述前人在动物实验方面所做的相关研究来对<金匮要略>中所载瓜蒌薤白三方进行梳理,并揭示其治疗机理,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打开思路,也为临床更为广泛的应用瓜蒌薤白三方开辟空间.

    作者:马思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与各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相关性不明显(P>0.05),各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体重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年龄、体质指数(BMI)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作者:马学芳;郜志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门诊挂号排队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提高挂号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就诊需要,缩短患者挂号排队时间.方法:通过在门诊工作中实际观察、了解和对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挂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缩短了患者排队挂号时间,提高了分诊准确率和挂号成功率,减少了门诊挂号投诉率.结论:挂号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增强医院的核心竟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苗凤花;马真琴;张雪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脾导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腹泻型伴排便不尽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健脾导滞汤治疗,对照组用洛哌丁胺及双歧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腹泻症状各组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腹痛、排便不尽感、腹胀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治疗IBS疗效确切.

    作者:信楠;杨培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同产地线叶龙胆生药鉴定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线叶龙胆的生药鉴定学研究,为不同产地线叶龙胆的生药鉴别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线叶龙胆进行植物来源鉴定、药材性状鉴定、显微鉴别、理化鉴定.结果:不同产地供试药材均为同一种植物线叶龙胆,其药材性状无明显差别;全草粉末中均含有念珠状增厚的表皮细胞、非腺毛、花瓣乳头状细胞、花粉粒和花柱碎片;叶(花)表皮细胞多为矩形,排列整齐规则;经薄层色谱检测,药材提取物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同的位置上,显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不同产地线叶龙胆药材无明显差异,其粉末显微特征无明显差异,通过薄层色谱分析可知,不同产地的线叶龙胆中均含有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

    作者:宁艳梅;刘高宏;张炜华;杨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需要层次理论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需要层次理论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对926例患者在入院、住院、出院期间分阶段、分层次提供护理服务,设法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结果:优质护理服务中,需要层次理论与患者实际相结合,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上的需求.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了患者的高度信任和赞扬,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雒生梅;田广芳;杨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痛纤支镜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无痛纤支镜给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护理方法,探索空洞型肺结核短程化疗实施路径.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26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M组,63例)和对照组(C组,63例).化疗方案:M组3HRZEAK/6HRE,另通过无痛纤支镜给药,强化期每周1次;C组不用纤支镜给药,化疗方案同M组.结果:强化期结束时,M组与C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2.06%和49.21%,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894,P<0.0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7.67%和30.16%,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1,P<0.01).疗程结束时,M组与C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8.00%和63.4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912,P<0.0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2.06%和46.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1.231,P<0.01).结论:无痛纤支镜给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可使痰菌转阴和空洞闭合的时间缩短,9个月短程化疗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田雅文;余德美;刘政;魏香兰;杨卫民;高保护;李养军;武延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药在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中医药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接受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口服云南白药,术后采用大黄及芒硝包扎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包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王磊;魏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吐鲁番出土药价残片探微

    以吐鲁番出土原卷图片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文献考证与历史比较的方法对其药价部分予以考察后发现:吐鲁番药价残片反映了唐代天宝年间部分药材的市场价格,如果以常用生活必需品白面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则当时的药价普遍比白面的价格高,常用药品的价格与今天相比则差别不大,但部分珍稀药材的古今价格相差极大.

    作者:袁仁智;潘文;李盛华;吕有强;扈小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UPLC法测定生长抑素原料药的含量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生长抑素原料药的方法.方法:采用沃特世ACQUITY超高液相色谱系统(UPLC),以磷酸(取磷酸11 mL,加水900 mL,用三乙胺调pH至2.3,用水稀释至刻度1 000 mL处)为流动相,(A)-乙腈 (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45℃;进样体积2μL.结果:生长抑素在0.005 149 2~0.128 73 mg / 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 3),平均回收率(n=9)为99.1%.结论:UPLC法检测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生长抑素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作者:张承军;王秀梅;王建良;贾长久;李兰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彩超监测肠系膜上动脉流速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茴香枳术汤疗效的判定

    目的:探讨彩超监测肠系膜上动脉流速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药物疗效的判定价值.方法:72只SPF级(雌雄各半)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DS)组、茴香枳术汤(HX-S)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其余组大鼠按照浆膜剥脱法复制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检测肠系膜上动脉流速及肠梗阻程度,并对其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S、HX-S低、中、高剂量灌胃,治疗后第3、7天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峰值流速.结果:模型组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肠梗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8,P<0.01);治疗后第3、7天,DS组、HX-S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肠系膜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明显下降(P<0.05),各治疗组比较,HX-S高剂量组效果较显著.结论:应用高频彩超监测肠系膜上动脉流速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药物疗效的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盛丽;张宝洲;强群;王维斌;唐晓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刀配合低浓度药物治疗跟痛症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低浓度药物局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6 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加 0.9%盐水配成10 mL混合液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3.02%,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率为51.16%,总有效率69.7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低浓度药物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菁;乌英别兢;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