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伟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 检索SCI,PubMed,CNKI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评价西洛他唑用于预防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三联治疗及特殊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与结论 RCTs及Meta分析显示,西洛他唑用于PCI术后治疗有效;三联治疗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发生率更低,可减少氯吡格雷抵抗,且不会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西洛他唑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作者:魏春燕;罗敏;徐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基础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和孟鲁司特片,同时对两组患儿用药效果、肺功能改善、细胞学指标及免疫功能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CD3+,CD4+,CD4+/CD8+,IgA,IgG指标水平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颗粒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62例行LEEP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随机分为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试验组)和氨甲环酸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并评价止血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试验组为(25.2±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4±4.4)mL(t=2.4,P<0.05);手术时间试验组为(7.3±0.7)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9±1.0)min(t =2.2,P<0.05);术后出血试验组为(73.9±5.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8.7±8.5)mL(t =2.4,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止血药物,可用于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术中、术后止血.
作者:雷翠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危害药品调配及运送过程中的防护措施.方法 在危害药品调配过程中,巧用一次性保鲜袋进行防护.结果与结论 一次保鲜袋的应用可进一步有效地做好危害药品调配的职业防护,减少浪费,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作者:张月良;黄虹虹;甘惠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氨基酸静脉输注改善严重创伤患者氮平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氮平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5d后观察组患者氮平衡的改善比对照组更显著,且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促进严重创伤患者机体负氮平衡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晓静;张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男,20岁,于2013年7月10日行膝关节手术,术后遵医嘱予维生素K1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1 mL:10 mg,批号为1302242)2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及克林霉素注射液1.8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当维生素K1组静脉输入5 min时,突发胸闷,诉恶心、心慌,呕吐1次,胃内容物,继之喉头水肿,欲说不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测血压85/55 mmHg,心率50次/分,意识清楚.立即停止维生素K1组输入,保留静脉通道,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 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2 L/min,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氢化琥珀酸注射液250 mg静脉滴注.
作者:郭安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湿化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ICU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并结合雾化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气管黏膜充血及刺激性咳嗽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结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可以明显减轻对气道的刺激,改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俊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 1年6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19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前后测量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昏迷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0%υs73.68%,x2 =5.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α-HBDH,CK,CK-MB,AST和LDH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降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损伤,提高救助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科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药品损耗.方法 2011年10月医院成立品管圈并确立降低药品损耗为主题,分析药品损耗居高不下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药品损耗明显降低,由原来的每月2 404.12元降至1 151.96元,下降了52.08%.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损耗,还提高了科室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瑞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该文对临床常用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作用特点、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并提出用药监护意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航;刘立立;陈路佳;胡正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会阴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碘伏清洁会阴后,将浸有50%硫酸镁溶液的纱布覆盖于会阴水肿处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0 min,连用5~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o1).结论 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确切,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缩短疗程,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西泮联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择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西泮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地西泮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FD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操作简单,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方法 统计和分析2012年门诊用药咨询内容.结果 门诊药物咨询对象主要为患者,咨询问题多的依次为用法用量、服药注意事项、药品疗效等.结论 门诊咨询可弥补日常发药工作的不足,发现患者的需求,促进药房向“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发展模式.
作者:徐秀华;唐志立;王龙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早餐前1h口服60 mg;对照组早餐前30 min口服奥美拉唑20 mg,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复发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和36.67%(P<0.05).结论 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通过双层缓释技术,发挥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何丽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消渴脉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牛膝、丹参、枸杞子、桑寄生、延胡索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81%.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消渴脉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洋;何绍斌;金文;林以慈;罗钧锦;石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1年7月至2010年11月经辅助检查确诊为UAP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与曲美他嗪治疗组(A组)及单独应用曲美他嗪的治疗组(B组),各30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B组的70.00%(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毕勇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灭酶方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沸水煮5 min或10 min、蒸30 min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含量,分析灭酶方法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苦杏仁中沸水煮10 min或5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分别为2.8%和2.1%,蒸3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2.5%,苦巴旦杏仁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1.0%.结论 苦杏仁用两种灭酶方法处理后,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高.用沸水煮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高于苦巴旦杏仁的含量.
作者:赵江林;刘建红;侯拥铓;杨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药物相互作用与安全用药的关系.方法 从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及如何减少不利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临床安全用药.结果 可从实施个体化给药、重视药品说明书、重视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用药及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药物等方面减少不利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作者:王爱军;要林青;张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克拉霉素颗粒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醋酸盐缓冲液(pH =5.0)为溶出介质,溶出30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克拉霉素质量浓度在20.60~92.6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9987C+0.1521,r=0.999 3(n =8).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克拉霉素颗粒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杜亮;王国金;王维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医院病区口服降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至2011年口服降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病区口服降压药用量呈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为临床一线药,ARB用量及比例逐年上升,ACEI用量及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 医院病区口服降压药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胡正波;谢梅;徐春红;陈路佳;刘立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