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丹;刘杰;黄华;张涛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 1年6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19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前后测量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昏迷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0%υs73.68%,x2 =5.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α-HBDH,CK,CK-MB,AST和LDH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降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损伤,提高救助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科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兵兵退热贴治疗婴幼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0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降温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贴敷兵兵退热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且退热时间为(0.72±1.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1±1.5)h(P <0.05).结论 加贴兵兵退热贴治疗小儿发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硫普罗宁联合二氯乙酸二异丙胺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肝脏病理学变化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107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口服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片20 mg,每日3次;观察组54例,加用硫普罗宁注射液0.2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不再服用其他药物,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改善有效率分别为100.00%,92.59%,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38%,58.49%,50.94%(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二氯乙酸二异丙胺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明显改善肝脏病理学改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芳;张娜;陆萍;徐会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石荠苧抗流感药效物质的多靶向作用机制.方法 以石荠苧中化学成分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及其衍生物(MF1,MF2,MF3)为候选药物,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研究其与流感血凝素蛋白(HA)、流感神经氨酸酶(NA)、炎症靶点环氧合酶-2(COX-2)和炎症靶点磷酸二酯酶4(PDE4)受体的对接程度.结果 在各候选药物与相关蛋白的对接中,木犀草素与HA活性位点的匹配度高;鼠李柠檬素与NA和PDE4活性位点的匹配度高;槲皮素与COX-2活性位点的匹配度高;其中MF1,MF2,MF3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匹配.结论 石荠苧中化学成分与流感病毒蛋白靶点和炎症相关蛋白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和抑制效应,从而具多靶向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邓丽丽;臧家娜;余陈欢;俞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基础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和孟鲁司特片,同时对两组患儿用药效果、肺功能改善、细胞学指标及免疫功能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CD3+,CD4+,CD4+/CD8+,IgA,IgG指标水平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颗粒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会阴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碘伏清洁会阴后,将浸有50%硫酸镁溶液的纱布覆盖于会阴水肿处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0 min,连用5~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o1).结论 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确切,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缩短疗程,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西泮联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择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西泮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地西泮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FD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操作简单,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皮下持续泵入门冬胰岛素和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并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种方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l型糖尿病患儿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6例和B组41例,A组患儿持续皮下泵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并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胰岛素的用量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治疗3个月,期间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血糖波动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患儿FB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24 h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全天血糖值标准差、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低于B组(P<0.05);A组患儿日均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低于B组;两组均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但皮下持续泵入门冬胰岛素可使患儿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更少.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伊柔抗皱美白精华素的安全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小鼠皮肤刺激性试验、毒性试验及大白兔眼刺激性试验.结果 伊柔抗皱美白精华素对小鼠完整、破损皮肤均无急性吸收毒性和刺激性,对大白兔眼睛无眼刺激.结论 伊柔抗皱美白精华素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陈雅;杨征;徐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氧氯普胺联合意象对话技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8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意象对话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个月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自身症状评价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意象对话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良好效果.
作者:何红梅;李璐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2012年医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0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1株,占62.6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标本来源主要有痰液(44.92%)、伤口分泌物(24.92%)和脓液(11.15%);感染科室主要以骨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老年病房和呼吸内科多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36.36%.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付维婵;邱红;赵德军;龚红;姜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抽查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650例剖宫产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钠使用率高;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比例达11.88%;在使用不同的抗菌药物之间,使用时间在术前30 min和断脐之间,一次性使用和术后持续使用抗菌药物之间,以及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选择的药物档次过高,术后持续用药时间过长,以及联合用药比例过高,应给予干预.
作者:梁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膏方在医院的发展状态与特色优势.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膏方资料及相关数据,采用Excel软件及抽样电话回访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医院膏方就诊人次呈递增趋势;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青年组和中年组是膏方使用的核心人群;岭南名医中医内科、治未病和中医妇科是膏方临床应用的主要科室;单张膏方处方的药材及加工费用合理,处方的疾病诊断呈集中分布的特征;膏方服用人群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中医膏方专科特色明显,临床使用科室分布集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冯小权;丘振文;蔡庆群;梁文能;唐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贲门癌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用,治疗组为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手足综合征、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重于治疗组(P<0.05).结论 贲门癌患者行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常规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质量(ADL)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祥芳;肖娟;王雷;平慧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肺力咳胶囊快速定性筛查方法,为药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及抽样提供重要技术保障.方法 利用近红外光谱系统采集肺力咳胶囊的近红外光谱,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法和17点平滑对光谱进行预处理,选取16批次共96张光谱作为参考光谱,3批次作为检验光谱.单张参考光谱大CI值高为3.64,采取比对大CI限度的方法建立一致性近红外检验模型.结果 确定CI限度阈值为4.5,使用一致性检验模型可显著区分正品与假冒品.结论 该模型可作为快速筛查肺力咳胶囊真假的重要手段.
作者:史大军;潘龙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酒石酸唑吡坦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6-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并[1,2-α]吡啶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还原、甲酯化、胺解、成盐5步反应合成酒石酸唑吡坦.结果 酒石酸唑吡坦总收率由30% ~ 35%提高到45%左右,副反应少,杂质简单.结论 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工艺稳定,可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作者:吉锁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调节免疫力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给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监测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是否发生变化.结果 经皮下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后,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显著提高(P<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郭燕;周晓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0.1%普拉洛芬滴眼液、0.03%的欧可芬滴眼剂、0.025%的地塞米松滴眼剂治疗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炎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在术前、术后滴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0.03%欧可芬滴眼剂,0.025%地塞米松滴眼液,3组均同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术后对患者进行视力、眼压检查,并进行症状和体征评分.结果 术后第1,3,7,14天3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时间3组患者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4d地塞米松组患者的眼压和术前有所升高(P<0.05).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炎性反应中具有和激素类药物类似的疗效,且不会导致眼压升高,值得推广.
作者:丁艳红;殷志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该文对临床常用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作用特点、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并提出用药监护意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航;刘立立;陈路佳;胡正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