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饶伟文;钟建理
目的 研究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基础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和孟鲁司特片,同时对两组患儿用药效果、肺功能改善、细胞学指标及免疫功能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CD3+,CD4+,CD4+/CD8+,IgA,IgG指标水平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颗粒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早餐前1h口服60 mg;对照组早餐前30 min口服奥美拉唑20 mg,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复发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和36.67%(P<0.05).结论 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通过双层缓释技术,发挥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何丽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灭酶方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沸水煮5 min或10 min、蒸30 min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含量,分析灭酶方法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苦杏仁中沸水煮10 min或5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分别为2.8%和2.1%,蒸3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2.5%,苦巴旦杏仁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1.0%.结论 苦杏仁用两种灭酶方法处理后,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高.用沸水煮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高于苦巴旦杏仁的含量.
作者:赵江林;刘建红;侯拥铓;杨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药物相互作用与安全用药的关系.方法 从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及如何减少不利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临床安全用药.结果 可从实施个体化给药、重视药品说明书、重视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用药及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药物等方面减少不利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作者:王爱军;要林青;张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2012年医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0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1株,占62.6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标本来源主要有痰液(44.92%)、伤口分泌物(24.92%)和脓液(11.15%);感染科室主要以骨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老年病房和呼吸内科多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36.36%.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付维婵;邱红;赵德军;龚红;姜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石荠苧抗流感药效物质的多靶向作用机制.方法 以石荠苧中化学成分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及其衍生物(MF1,MF2,MF3)为候选药物,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研究其与流感血凝素蛋白(HA)、流感神经氨酸酶(NA)、炎症靶点环氧合酶-2(COX-2)和炎症靶点磷酸二酯酶4(PDE4)受体的对接程度.结果 在各候选药物与相关蛋白的对接中,木犀草素与HA活性位点的匹配度高;鼠李柠檬素与NA和PDE4活性位点的匹配度高;槲皮素与COX-2活性位点的匹配度高;其中MF1,MF2,MF3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匹配.结论 石荠苧中化学成分与流感病毒蛋白靶点和炎症相关蛋白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和抑制效应,从而具多靶向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邓丽丽;臧家娜;余陈欢;俞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糖尿病合并肺炎的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其中43例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另外43例联合必漱平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 (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为(1.5±0.3)d,咳嗽咯痰消失时间为(6.4±1.6)d,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7.8±0.5)d,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4±1.5)d(P <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肺炎老年患者的通气功能,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卜莺莺;刘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血清sVCAM-1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sVCAM-1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治疗UA疗效良好,同时可降低血清sVCAM-1水平,稳定易损斑块可能是其治疗UA的机制之一.
作者:孟宪浩;郑贯中;吴业新;刘勇;韩冰;于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 检索SCI,PubMed,CNKI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评价西洛他唑用于预防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三联治疗及特殊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与结论 RCTs及Meta分析显示,西洛他唑用于PCI术后治疗有效;三联治疗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发生率更低,可减少氯吡格雷抵抗,且不会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西洛他唑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作者:魏春燕;罗敏;徐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危害药品调配及运送过程中的防护措施.方法 在危害药品调配过程中,巧用一次性保鲜袋进行防护.结果与结论 一次保鲜袋的应用可进一步有效地做好危害药品调配的职业防护,减少浪费,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作者:张月良;黄虹虹;甘惠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的大肠癌同步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164例胃癌患者和328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非胃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胃癌组为32.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46% (P <0.01).大肠癌胃癌患者的比值比(OR)为3.11;95%置信区间(CI)为1.70 ~ 5.62.特别是大肠癌发病率的差异更加突出,在50岁以上的患者OR为3.53; 95% CI为1.78 ~6.97.结论 胃癌患者大肠癌的同步患病率高于非胃癌患者,故胃癌患者应视为大肠癌的高危险群,应进行筛选推荐和大肠镜检查.
作者:谭扬;汪荣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男,51岁,因“反复兴奋躁动34年,复发3天”入院.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示神清,呈轻躁狂状态.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入院诊断为复发性躁狂.给予碳酸锂片(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130322,规格为每片0.25 g)0.5 g/d,氯氮平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3060161LE,规格为每片25 mg)50 mg/d,抗躁狂治疗.1周后,碳酸锂加至1.75 g/d,氯氮平加至250 mg/d,患者兴奋躁动基本消失,以此剂量巩固治疗.住院第18d,患者出现精神差,懒言,厌食,交谈被动、顺畅,行走欠稳,心率50次/min,律齐,双上肢震颤.
作者:龚昌富;刘兵;沈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会阴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碘伏清洁会阴后,将浸有50%硫酸镁溶液的纱布覆盖于会阴水肿处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0 min,连用5~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o1).结论 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确切,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缩短疗程,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抽查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650例剖宫产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钠使用率高;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比例达11.88%;在使用不同的抗菌药物之间,使用时间在术前30 min和断脐之间,一次性使用和术后持续使用抗菌药物之间,以及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选择的药物档次过高,术后持续用药时间过长,以及联合用药比例过高,应给予干预.
作者:梁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常规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质量(ADL)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祥芳;肖娟;王雷;平慧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该文对临床常用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作用特点、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并提出用药监护意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航;刘立立;陈路佳;胡正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兵兵退热贴治疗婴幼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0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降温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贴敷兵兵退热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且退热时间为(0.72±1.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1±1.5)h(P <0.05).结论 加贴兵兵退热贴治疗小儿发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皮下持续泵入门冬胰岛素和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并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种方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l型糖尿病患儿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6例和B组41例,A组患儿持续皮下泵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并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胰岛素的用量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治疗3个月,期间监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血糖波动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患儿FB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24 h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全天血糖值标准差、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低于B组(P<0.05);A组患儿日均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低于B组;两组均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但皮下持续泵入门冬胰岛素可使患儿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更少.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16 ~20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患者230例,选用相同药物干预的同时,给予不同深度孕期健康教育及不同强度的心理干预.结果 随访至妊娠结束1周,两组坚持药物干预治疗患者百分率存在差异,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病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医护人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患者干预治疗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减少母婴危害,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孙桂君;刘小丽;赵磊;沈爱红;贡莉滨;冯秋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药品损耗.方法 2011年10月医院成立品管圈并确立降低药品损耗为主题,分析药品损耗居高不下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药品损耗明显降低,由原来的每月2 404.12元降至1 151.96元,下降了52.08%.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损耗,还提高了科室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瑞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