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升;谢小强
通过分析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中1例严重脑挫裂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过程,认为中西医结合救治地震重型脑挫裂伤,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弥补了单纯西医或中医救治的不足,为中医救治危重病症提供参考。
作者:刘喜平;刘倍吟;刘健;王小兵;刘东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及健康促进的策略等方面探讨开展中医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教育路径及方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提高中医医院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作者:张晓岚;高雪华;曹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石蜡疗法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蜡疗法,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8%,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石蜡疗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优于常规疗法,且简单易行,可反复应用。
作者:高雪华;杨小芳;雒生梅;田广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中医文化在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医学院校学习中医文化存在的问题、挖掘中医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3方面入手对中医文化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推动医学院校的不断发展。
作者:魏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安坤种子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对安坤种子丸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安坤种子丸对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可通过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结论:安坤种子丸对细菌的计数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进行测定,霉菌、酵母菌可采用常规法测定,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进行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的检验。该方法用于安坤种子丸的质量控制有效可行。
作者:张小华;何晓英;刘效栓;胡君茹;马琴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化方案”对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临床骨外科开胸、腹手术患者(不包括腔镜)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按中医护理与预防低体温措施组成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优化流程进行,对照组按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体温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麻醉时及术中、术后30分钟、术后1小时体温有明显差异(P<0.05);且术后相关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化方案能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并明显改善术后相关指标。
作者:张丽平;马郑萍;唐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敦煌医方中有与杏仁有关的医方30余首,与杏仁配伍的药物不同,所治疾病亦异,其组方可治疗非肺系病证,如缠尸骨蒸、头中风痒、遍身顽痹、脚气冲心、皮肤不仁、脚气肿满、牙齿疼痛、眼赤、蛊水洪肿、耳痛耳聋、狂狗咬伤、声音嘶哑、服石疾病、白痢、温疟黄疸、风赤眼疾等,现已将部分杏仁配方验之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应存;柳长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对雌性真性性早熟大鼠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HS)、性腺分泌的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日龄雌性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方法诱发建立性早熟动物模型,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清FSH、T水平。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知柏地黄丸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FSH及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可降低性早熟大鼠血清FSH,T水平;小剂量组与大、中剂量组血清FSH,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调节性早熟大鼠血清FSH,T水平存在量效关系。结论:知柏地黄丸可抑制NMDA诱发雌性大鼠性早熟的发生及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FSH,T水平的表达。推测知柏地黄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调节作用。
作者:吴丽萍;李玉霞;尚菁;吕晓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压缩率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8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PVP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压缩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椎体高度压缩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12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降低VAS评分,恢复一定的椎体高度。
作者:陈迪坤;徐展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前列通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意愿进行分组,将服用自拟前列通瘀汤的53例患者设为中药组,服用西药的43例患者设为西药组,治疗2个月后,采用NIH-CPSI症状评分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药组痊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68%;西药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0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前列通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标本兼治,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德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以相关医籍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整理,探讨《千金要方》中内服膏方的基本概况、配伍方法、制用规律及相关理论,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探讨其特色及应用。
作者:辛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丸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脂肪性肝病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变化情况。方法:对199例门诊脂肪性肝病患者采取中药山楂降脂丸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对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变化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2.08%。结论:山楂降脂丸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监测脂肪性肝病及其变化具有无创、简便易行的优点。
作者:黄俊敏;曹安民;刘俊兰;王彦人;郑淑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以党参产量及质控参数为观察指标,评价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党参生长茂盛期剪去地上藤茎顶端20~30 cm(1~2次),抑制其藤蔓生长,减少养分过分消耗,改善光照条件,维持地下根与地上茎叶的生长相对平衡,从而促进根的生长。以丈量法测量其根粗与长,重量法计算产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党参质量标准及党参的活性成分党参炔苷为重点考察其质量。结果: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根鲜样平均直径( cm)增粗26%、长度(cm)增长21%,单位面积的增产幅度达到25%~35%,且对党参质量质控参数影响甚微。结论: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位面积的产量平均提高30%,生产的党参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规定,有利于当地党参药材产业发展,可为提高甘肃白条党参的产量与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作者:孙渭平;陈玉武;张夙萍;雷春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愈显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属标本兼治,患者依从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陆军伟;顾春英;薛君平;张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消肿止痛合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取5~6周龄SD大鼠30只,制作股骨中段闭合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每12小时予消肿止痛合剂16 mL/(kg·d),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分别在骨折后第2、4、7、10、21天每组各处死3只大鼠,取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痂,观察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情况,通过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折修复中不同时期软骨细胞变化及骨痂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的表达在2组动物骨折后第4天开始出现差异,第10天差异大,第21天差异缩小,实验组中VEGF的表达信号强于对照组。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及骨性骨痂中均有VEGF表达,表明VEGF参与骨折愈合,消肿止痛合剂能提高VEGF的表达,利于骨折修复。
作者:赵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片4~8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1剂/d,分3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左心室肥厚等指标,并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压降低平均值为10/6 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肥厚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87.2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71.7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头痛、胸闷憋气等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辨证论治优势明显(P<0.01),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逆转左心室肥厚。
作者:武俊斌;毛玉娟;张玉峰;王丽;景俊;雷明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53例正常高值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xcel作为数据录入系统,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中医证素分布主要为痰湿、血瘀、阴虚、阳亢、气滞等;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肝气郁结;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肝肾阴虚为主。结论:正常高值血压病机性质属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瘀血贯穿始终。
作者:王晓媛;李浩;刘龙涛;张蕊;李晓;王金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明确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治疗目标,评价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评价1989-2012年间发表的术后开展足三里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的20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足三里在术后应用的主要作用靶点为胃肠道,足三里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有效,不良反应报告为零。结论:通过系统评价发现纳入的20篇文献中,针刺足三里安全性高,主要的治疗目标为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但由于目前的研究不规范,所获证据强度低,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
作者:张明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比损伤胶囊与正骨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治疗组予损伤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予市售正骨水外涂治疗,3次/d,2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第7、14、21天观察2组患者软组织疼痛症状及功能活动综合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损伤局部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疼痛、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损伤胶囊可更有效地改善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症状。
作者:魏国俊;郑恒恒;燕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