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凯;张建强;魏玉辉;武新安
目的:调查庆阳市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筛查及中医体质分型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766病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且无脑血管病史和神经科症状的人群1215人为对照组,从人口学特点、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庆阳市常见的3个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吸烟;中医痰湿体质型易患脑梗死,其次为气虚、气郁、血瘀等。结论:在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中应该重视全面的危险因素筛查干预,并根据中医体质分型进行辨证干预。
作者:姚志瑞;焦富成;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栓通络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测定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栓通络胶囊大、中(1.68、0.84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1),可明显降低MCAO大鼠患侧脑匀浆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P<0.01)。结论:消栓通络胶囊可提高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活动能力,其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作者:严亚锋;白海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克氏针撬拨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撬拔复位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1剂/d,早晚各熏洗1次,30 min/次,lO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1.18%,对照组为73.5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疼痛、工作能力、行走能力、辅助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后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克氏针撬拨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李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患者270例,随机分为2组,各1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置管时间进行记录,统计2组患者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置管时间观察组为(24.35±4.29)天,对照组为(32.04±4.13)天,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肺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0.00%、2.22%,对照组分别为60.74%、2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0.37%,对照组为82.96%,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更年期潮热汗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更年期潮热汗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3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34.9%,对照组为21.4%,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对照组为76.2%,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潮热汗出及其他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更年期潮热汗出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红梅;吕云龙;口锁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溃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及125例消化道溃疡患者,比较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道溃疡唾液及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检出情况,不同龋病Hp检出情况,统计不同类型消化道溃疡者口腔及胃内Hp检出情况。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合并不同程度龋病及唾液中Hp检出与复发性消化道溃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浅表或糜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复合溃疡患者胃内Hp检出率均高于口腔Hp检出率(P<0.05)。结论:口腔与消化道之间Hp可以相互转移,但复发性口腔Hp感染是否会导致消化道溃疡或溃疡复发及再感染的原因和其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郑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联合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老年假性胰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2组均采用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于入院诊断明确即加用加味大柴胡汤,1剂/d,连续服用15天。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77.59%,对照组为55.1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66%,对照组为67.24%,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纳差、腹胀、恶心、呕吐、腹水等临床症状积分、血尿淀粉酶术后第3天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3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手术前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前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1例(1.72%),对照组复发6例(10.34%),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大柴胡汤联合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老年假性胰腺囊肿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快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尿淀粉酶水平。
作者:王原;余亮科;韩秀红;袁丽艳;郭红;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三阳穴联合抗痉挛牵张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运用抗痉挛牵张技术治疗,观察组同时针刺三阳穴,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肌张力、手功能、生活能力。结果:肌张力、手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三阳穴结合抗痉挛牵张技术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
作者:赵力生;杨江霞;王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止消通脉宁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Smad 2、Smad 3、Smad 7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低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中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GF-β1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药物干预24小时后,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 2、smad 3、Smad 7的mRNA表达。结果: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 Smad 2、smad 3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Smad 7的mRNA表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后, Smad 2、smad 3的mRNA表达逐步下降,Smad 7的mRNA表达上调,与单纯TGF-β1诱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止消通脉宁能够调控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Smad信号通路mRNA表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杨频;杨丽霞;刘铜华;吴丽丽;Margetts Peter Joseph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常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60.00%,对照组为3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疼痛缓解时间观察组平均(8.25±1.36)天,对照组平均(15.35±2.55)天,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董三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为教育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实施学校、医院、行业“三位一体”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教师与检验技师双向交流;建立真实检验室,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制定实验实训任务、增加实践考核、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技能,实现教学与工作的无缝对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作者:杨静;余少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易黄汤联合菌必治、替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菌必治、替硝唑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易黄汤,每日1剂,水煎分服。2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7.50%,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80.00%。2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黄汤联合菌必治、替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郝芙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升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山茱萸、黄芪、丹参、麦门冬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马钱苷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马钱苷进样量在0.0752~0.451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RSD=2.3%(n=6)。结论: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升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戴晓雁;王玉洁;魏学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火针高密度点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3例、对照组199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高密度点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95.21%,对照组为61.3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45%,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退时间、水泡皮疹干枯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火针高密度点刺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除临床症状。
作者:陈强;陈芸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扶正祛积汤联合CEF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CEF化疗方案,观察组同时给予扶正祛积方,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常规治疗4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理机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价标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外周血CD+4,CD+8和CD+4/CD+8百分比)、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2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扶正祛积汤联合CEF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李树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华非洲留学生抑郁情况、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体质量表》及背景情况表对第二军医大学留学生进行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SDS总均分为(45.33±1.26)分,37.0%的人存在抑郁情绪;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为平和质(β=-0.39)、年龄(β=0.42)、在华时间(β=-0.26)及气郁质(β=0.24)。结论:气郁质、年龄为来华非洲留学生形成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平和质、在华时间对抑郁情绪呈反向作用。
作者:朱群邦;陈明骏;方凡夫;周毅;黄枫;顾伟;李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作用。方法:将14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脑出血疾病知识宣教,试验组在自我效能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健康宣教,比较2种方法对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结果: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试验组为(19.7±2.67)分,对照组为(16.1±3.45)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症状认知、管道管理、饮食行为、疾病认知、用药知识评分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对脑出血的认知能力。
作者:王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以没食子酸含量建立十味黑冰片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4%磷酸溶液(5∶95),检测波长为272 nm ,流速0.8 mL/min。结果:没食子酸对照品在0.4~2.0μg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99.64%, RSD为0.22%(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用于十味黑冰片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阿召;何强;张雪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中医就医情况和对中医药发展状况的认识。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某大学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6份。结果:34.4%的调查对象以前看过中医,89.9%的调查对象以前用过中药;93.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大力发展中医药,84.8%的认为虚假宣传影响中医药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缺乏、支持力度小、群众基础薄弱等观点的认同较低,只有6位学生(1.2%)赞同废除中医。结论:大学生就医买药倾向于西医西药,且对目前中医药发展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机构和专业人士应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和加强行业自律。
作者:王树林;李永平;俞科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金属卡环作用于钴铬合金全冠时固位力变化规律。方法:制作模拟天然牙外形的钴铬合金冠和钴铬合金卡环、纯钛卡环的标准试件,分2组进行2000次反复脱位和就位实验,测试比较脱位力峰值的衰减曲线。结果:附着体初始固位力纯钛卡环为(14.12±0.35)N,钴铬合金卡环为(10.28±0.40)N,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卡环附着体经2000次摘戴固位力均有不同程度衰减,纯钛卡环附着体与钴铬合金卡环附着体固位力衰减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钴铬合金卡环、纯钛卡环在钴铬合金全冠上,均能提供足够的固位力,衰减剧烈程度纯钛卡环组小于钴铬卡环组。
作者:周慧;李蕴聪;李国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