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岩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纽曼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SAS、SDS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纽曼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慧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亢害承制”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五运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是运气学说的主要内容。“亢害承制”之说肇始于《内经》,历代医家均有发展,且应用于临床,在疾病的诊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摘取古代医案数则阐发该理论之运用,以飨读者。
作者:崔晓敏;宋琨;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独一味胶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HSPN伴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独一味胶囊治疗及心理护理。2组均以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镇痛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甘云静;徐凡翔;王丽丽;金春霞;李亚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斑马鱼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其模式生物正广泛应用到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多项研究以及新型药物的筛选中,就目前斑马鱼模型及其在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状况进行阐述。
作者:冯康虎;方鹏飞;张文贤;韩立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药治疗癌症用药规律的研究。方法: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癌中药复方354首,使用中药231种,总用药次数4136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平喘药等为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半枝莲、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神曲、绞股蓝、白芍、守宫、贝母、苦参、山楂、白术等。
作者:寇志成;李廷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金锁二仙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金锁二仙口服液中金樱子、淫羊藿、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淫羊藿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0.0444~1.3320μg(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97%(RSD=0.9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较全面地反映该制剂内在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光斌;毛和平;谢六生;杜维祥;任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从肱骨髁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盛华;叶丙霖;王想福;周明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属性特征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转归情况,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对2007—2010年4年间住院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类统计医疗费用、是否手术、治疗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手术组的治愈率高于非手术组,但好转率低于非手术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的有效率。医疗花费超过1万的患者治愈率高;医疗花费介于5千到1万的患者好转率高。结论:应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努力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降低未愈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丽萍;赵永强;史文宇;史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肢体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护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表量(ADL)评分、WHOQOL-BREF评分2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给予自拟化湿运脾方剂辨证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48.1%,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11例(20.4%),对照组复发19例(3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寇天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腹腔注射造成小鼠糖尿病模型,分为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模型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给药7天后,分别通过爬绳、负重游泳、耐缺氧、耐高/低温实验,评价白藜芦醇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糖尿病小鼠的爬绳时间(5.2~6.9 min)、游泳耗竭时间(17.9~20.0 min)和常压耐缺氧下的生存时间(15.9~16.7 min),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强小鼠耐高温、耐低温能力(P<0.05),降低死亡率(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提高糖尿病小鼠的抗应激能力。
作者:马毅;徐丽;曹军平;李霞;孙慧萍;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治疗组采用川芎平喘合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6、IL-8、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48.44%,总有效率62.16%;治疗组显效率71.62%,总有效率86.49%;显效率、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6、IL-8、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6、IL-8治疗9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6、IL-8、IL-10治疗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降低IL-4、IL-6、IL-8水平。
作者:张晔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眩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眩晕症患者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本组病例663例,治愈258例,好转357例,总有效率达92.8%。结论:眩晕在不同的时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在实施辨证施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同病异护的原则,辨明证型再施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夏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分析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文献,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德龙;宋渊;赵继荣;方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老年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2组均连续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4%,对照组为90.63%,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老年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戴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达立通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为84.48%,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疼痛、烧心反酸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胀痞满、纳呆食少、嗳气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烧心反酸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启泉;王志坤;李博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予疏肝理气中药内服,1剂/d,对照组予甲钴胺片500μg,3次/d,口服。2组均以治疗16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CRP)、血浆内皮素(ET)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计算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BG、PBG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G、ET、CRP、HOMA-IR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理气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刘志伟;安淑华;孟宪杰;叶春芳;张丽华;田丽;马正云;曹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分析敦煌石窟《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的特色及临床意义,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经内外还有经,脏腑之腧内外还有脏腑之腧的经穴现象与其他古典经络理论共同揭示了横向经脉概念。探讨夹脊穴、腧募穴、带脉、循经感传、人体躯干横向皮节过敏带与横向经脉的关系。这些横向循行经脉与传统上下循行的经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网状结构经络系统。
作者:汤志刚;杨继若;白晶梅;张瑞;李晖霞;王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风引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肝阳上亢型绝经综合征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给予风引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心神安胶囊。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及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雌二醇(E2)的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62%,对照组为80.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耳鸣、胁肋胀满、皮肤干燥、阴道干涩、悲伤欲哭、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其余症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2、FSH、LH水平2组均明显改善(P<0.05);LH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E2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引汤在改善肝阳上亢型绝经综合征临床症状、内分泌方面具有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江慧;曹保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何玉凤;吉翠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