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李盛华;叶丙霖;王想福;周明旺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诊疗, 进展
摘要: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从肱骨髁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风引汤治疗肝阳上亢型绝经综合征47例

    目的:观察风引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肝阳上亢型绝经综合征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给予风引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心神安胶囊。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及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雌二醇(E2)的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62%,对照组为80.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耳鸣、胁肋胀满、皮肤干燥、阴道干涩、悲伤欲哭、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其余症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2、FSH、LH水平2组均明显改善(P<0.05);LH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E2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引汤在改善肝阳上亢型绝经综合征临床症状、内分泌方面具有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江慧;曹保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益肺抗痨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38例

    目的:观察益肺抗痨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采用国家标准复治涂阳化疗方案2H3R3E3Z3S3/6H3R3E3,在强化期加用微卡22.5微克每20天臀部深部肌肉注射1次,共12次,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益肺抗痨散,1剂/d,水煎分服,疗程8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0%,对照组为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治疗2、5、6个月时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抗痨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银龙;魏莉;申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升阳举托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58例

    目的:观察升阳举托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2组均口服强的松,成人40 mg/次,1次/d,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每日10 mg;溴吡斯的明60~120 mg,逐渐减量至停用,小儿按年龄减量。观察组同时给予升阳举托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3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5%,对照组为8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27.59%,对照组为68.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举托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燕;祝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应用研究

    从临床研究的必要性、脉络学说的内涵与外延、脉络学说的临床价值意义、脉络学说指导络病临床研究的意义等方面探讨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价值,突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国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球后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2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变化。结果:SAS、SDS和SRSS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SRS各维度评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

    作者:夏湘君;曹亚;徐玲亚;王燕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针对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的特殊使命,分析了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统筹考虑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就如何创新发展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案和举措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孙东东;周景玉;史文川;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数据分析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治癌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药治疗癌症用药规律的研究。方法: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癌中药复方354首,使用中药231种,总用药次数4136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平喘药等为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半枝莲、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神曲、绞股蓝、白芍、守宫、贝母、苦参、山楂、白术等。

    作者:寇志成;李廷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敦煌《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与横向经脉

    分析敦煌石窟《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的特色及临床意义,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经内外还有经,脏腑之腧内外还有脏腑之腧的经穴现象与其他古典经络理论共同揭示了横向经脉概念。探讨夹脊穴、腧募穴、带脉、循经感传、人体躯干横向皮节过敏带与横向经脉的关系。这些横向循行经脉与传统上下循行的经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网状结构经络系统。

    作者:汤志刚;杨继若;白晶梅;张瑞;李晖霞;王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改进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何玉凤;吉翠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达立通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达立通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为84.48%,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疼痛、烧心反酸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胀痞满、纳呆食少、嗳气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烧心反酸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启泉;王志坤;李博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感合剂治疗邪郁阳明型流行性感冒60例

    目的:观察抗感合剂治疗邪郁阳明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80 mg,2次/d;治疗组口服抗感合剂100 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4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咽痛、鼻塞、咳嗽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抗感合剂治疗邪郁阳明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王兰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研究现状

    分析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文献,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德龙;宋渊;赵继荣;方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研究概况

    从中医辨证论治、给药途径、应用剂型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萎缩性鼻炎的中药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何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失眠治疗仪配合中药泡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失眠治疗仪配合中药泡脚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高血压伴睡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的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予以失眠治疗仪配合中药泡脚和西药舒乐安定治疗14天。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2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2组PSQI各因子及总体得分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PSQI各因子及总体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失眠治疗仪配合中药泡脚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血压水平及睡眠障碍。

    作者:蒋小芳;万亚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0例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C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崔志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的启示

    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及亚健康思想的内涵入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治未病思想对防治亚健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指导诊断病因,提供防治思路和防治方法。

    作者:范延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怡肾抗凝散穴位贴敷治疗肾病综合征60例

    目的:观察怡肾抗凝散穴位贴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联合激素口服及环磷酰胺(C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怡肾抗凝散穴位贴敷双侧肾俞、膀胱俞及膏肓俞。2组总疗程均为半年,治疗期间均未采用其他针对本病的治疗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半年时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8.4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Alb、TC、TG、Plt及Fib治疗前后组内比较,2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b、TC、TG、Plt及Fib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比较,TC、TG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Plt、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比较,Alb、TC、TG、Plt及Fi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怡肾抗凝散穴位贴敷能够改善患者的高凝倾向。

    作者:张继波;覃娜莎;熊有明;邓晓蔚;蒋背乐;丁世永;陈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强护生对患者生命体征测量的认知

    目的:通过调查实习护生对生命体征的认知情况,了解护生在生命体征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干预,以加强护生的认知。方法: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干预。结果:干预后护生对生命体征测量的认知提高。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要加强对护生生命体征测量认知的教育。

    作者:可易弘;王颖;唐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复习近年来国内有关应用活血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报道,对其治疗机理及疗效作一总结,为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朱换平;邓强;杨峰;李盛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督脉穴,对照组针刺常规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0.0%,对照组愈显率为33.3%,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建仝;苏秦柳晔;王建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