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吉元;陈有智;李平
目的:观察产益康栓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Kegel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益康栓纳肛,1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静息状态肌电值、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大尿流率等盆底功能指标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益康栓配合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PF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瞿东晖;孙晶珠;瞿金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2组均于术后给予药物、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52.38%,对照组为41.2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79.3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归丸,1剂/d,水煎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68.48%,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3%,对照组为81.5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左归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止血时间短。
作者:袁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网康对视网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糖网康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灌胃2 mL蒸馏水、150 mg/kg糖网康、300 mg/kg糖网康、600 mg/kg糖网康。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个月,记录大鼠明视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a波、b波和Ops波,并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用药后中药中高剂量组比其他各组用药后的a波、Ops波振幅提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a波波峰潜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潜时缩短;中药中低剂量组比其他各组的b波振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波峰潜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潜时缩短。中药糖网康能提高糖尿病大鼠fERG的振幅,缩短潜时,尤其是对Ops干预作用明显。结论:中药糖网康对糖尿病模型的早期视网膜功能损害,尤其是视网膜内层血液循环状态的改善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罗向霞;张定华;史晓伟;路雪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糖的优效性,以及医护人员循证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6例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意见反馈,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GBD 2010分析技术和stata13.0分析数据。结果:实验组发生低血糖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2%vs14.5%,χ2=6.450,P=0.026);将接受循证护理的患者反馈的意见信息汇总,并结合值班护理人员的个人特征,建立logistic回归,发现护理人员的工龄、职称会显著影响循证护理的工作质量,而学历、性别并不存在显著影响。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我国目前阶段应从经验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提高循证护理人员的执业水平。
作者:肖远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退热、口腔护理等基础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采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4.0%,治疗组为98.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康复等综合措施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综合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肺俞、膈俞、心俞、中府,加辨证取穴,肺燥津亏加太溪、太渊;痰浊壅肺加天突、膻中、尺泽;痰热郁肺加丰隆、合谷、列缺;肺肾气虚加肾俞、膏肓。中药组:1期尘肺用四君子汤,2期用四君子汤加二陈汤,3期在2期的基础上加水蛭、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康复组:以呼吸功能训炼和有氧训练为主。综合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以上治疗除中药组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 mL外,其他各组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各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测试及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功能,综合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0)、1秒率(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中药组、综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等指标综合组、针刺组、中药组均优于较对照组(P<0.05),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结论:针刺、中药对尘肺病疗效肯定,但综合治疗疗效优于任何单纯治疗者。
作者:谢潇侠;王俊霞;李天玲;马军;严全民;赵生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中医在甘肃省通渭县农村的应用现状,为中医在农村的大力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分析194名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了解程度、知晓程度、信任程度以及就诊方式等。结果:甘肃省通渭县农村居民对传统中医的了解程度较高,但中医在农村的全面发展较滞后。结论:应该大力宣传中医的独特疗效,在农村大力推广、发展中医。
作者:许肖娥;路军锋;董国斌;李城至;许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针刺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10 mg肌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3.16%,对照组为40.3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49%,对照组为85.9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75%,对照组为10.5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复安联合针刺治疗PONV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沈万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收集近年来相关文献,就穴位注射、穴位敷贴、针灸、内外合治、内治法、足疗等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莉芹;边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选取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其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的测量工具为通过阅读文献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服药种类、剂型、数量、次数),并根据上述指标确定依从性。结果:20例(36.4%)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好,35例(63.6%)患者依从性差。依从性好的患者对于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较高,达80.00%(16/20);依从性差的患者对于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较低,为48.57%(17/3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从性好的患者经济承受力强,依从性差的患者经济承受力弱,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从性好的患者90.00%(18/20)能进入患者角色,依从性差的患者65.71%(23/35)能进入患者角色,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加强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积极的健康信念,并把信念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牛建雄;王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13例和对照组199例。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未给予特殊护理,治疗组同时围绕火针治疗开展护理。结果:疱疹停止出现时间、疱疹完全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康复,并可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陈玲芸;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安肠止痛组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医组77例采用曲美布汀治疗,中医组71例采用安肠止痛组方治疗,中西医结合组78例,采用安肠止痛组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9.74%,中医组为74.65%,西医组为58.44%,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SS评分3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医组及西医组(P<0.05),中医组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IBS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牛立军;苏强;刘振伟;牛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人参败毒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4例口服人参败毒散加减方,中药对照组53例给予参苓白术散,西药对照组53例口服匹维溴胺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中药对照组为84.9%,西药对照组为71.7%,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评分治疗前3组无显著差异(P>0.05);3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败毒散加味治疗IBS-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荣;彭琪;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化裁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射干麻黄汤化载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85.7%,对照组为5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听诊等主要临床指标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化裁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扈志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膀胱癌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癌患者施行延伸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兴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车祸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车祸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监护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程序化监护方案,由预警评分方法、各级急诊监护预案和急诊监护预案的触发标准等组成。结果:急诊留观期间心跳骤停、休克与急性呼吸功能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0天内病死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评分系统可用于急诊车祸伤患者的快速临床评估,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
作者:任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林格氏液补充,并维持患者中心静脉压在5~12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对照组以羟乙基淀粉50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以参麦注射液100 mL+4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同时在患者手术结束时测量其血糖水平和乳酸水平,统计术中尿量。结果:治疗后2组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心率慢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进行复苏,能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
作者:杨立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缓慢脱水、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正骨手法、中药湿敷、中药内服等中医综合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81.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治疗前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骨手法、中药湿敷、中药内服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桂明;王想福;王兴盛;石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和评价黄芪及其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文献。方法:在CNKI、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以“黄芪、黄芪注射液、黄芪总苷、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为主题词检索1994-2012关于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文献,并进行评价。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60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癌与胃癌方面,研究包含了动物实验、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试验,其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发现黄芪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时具有抗瘤减毒增效作用。结论: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有效中药,应进一步加强其抗肿瘤的机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师金凤;李海龙;王红蕾;吴红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