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肠止痛组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8例

牛立军;苏强;刘振伟;牛姣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安肠止痛组方, 曲美布汀
摘要:目的:观察安肠止痛组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医组77例采用曲美布汀治疗,中医组71例采用安肠止痛组方治疗,中西医结合组78例,采用安肠止痛组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9.74%,中医组为74.65%,西医组为58.44%,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SS评分3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医组及西医组(P<0.05),中医组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IBS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研究

    通过对医学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程设置进行讨论,探索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作者:颜鲁合;张维;罗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4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缓慢脱水、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正骨手法、中药湿敷、中药内服等中医综合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81.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治疗前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骨手法、中药湿敷、中药内服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桂明;王想福;王兴盛;石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红芪替换黄芪后益气养血汤对老龄鼠抗氧化损伤及抗免疫衰老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估含红芪和含黄芪益气养血汤对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损伤及抗免疫衰老作用的效果及差异。方法:用相同剂量红芪替换益气养血汤中的黄芪,灌胃18个月龄老龄鼠。测定老龄小鼠脾脏、胸腺指数,检测老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IL-2含量。结果:含红芪和含黄芪的益气养血汤均可提高老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在提高脾脏指数方面红芪作用优于黄芪。2种药物均可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水平,且二者作用无差异(P>0.05)。含红芪和含黄芪的益气养血汤均可升高老龄小鼠血清IL-2含量且红芪作用优于黄芪(P<0.05)。结论:含红芪和含黄芪的益气养血汤对老龄小鼠有一定的抗氧化损伤和抗免疫衰老效果,且红芪作用与黄芪作用相当。含红芪的益气养血汤在提高老龄小鼠脾脏指数,提高血清IL-2含量方面优于含黄芪益气养血汤。

    作者:郭菊梅;杨光;陈慧昱;王文潇;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影响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方法(中药降糖贴穴位贴敷)结合健康管理干预糖尿病前期(IGT)人群,探讨其对糖尿病(DM)发病率的影响以及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的作用。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进行降糖贴穴位贴敷和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方法干预;对照组单纯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方法干预。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干预后DM发病率和IGT逆转率情况。结果:治疗组IGT发展为DM者2例(2.50%),对照组6例(10.91%);治疗组IGT转NGT为50.00%,对照组为27.27%。上述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明显(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方法结合健康管理对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有助于其逆转为正常糖耐量,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田麒;高爱洁;刘玉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左归丸治疗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92例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归丸,1剂/d,水煎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68.48%,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3%,对照组为81.5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左归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止血时间短。

    作者:袁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59例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妙散加减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血尿酸水平、血沉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可降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血尿酸水平、血沉水平。

    作者:写国斌;武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予维生素B12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术后加服补阳还五汤,1剂/d。2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7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JOA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学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乳房护理与行为干预等,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焦虑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干预后心率与收缩压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后产妇可缓解焦虑情绪,改善心理应激作用,从而有效指导喂养新生儿,改善预后。

    作者:罗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痛风性关节炎与高尿酸血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方法:分别测定4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痛风组)、5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组人群TNF-α、IL-1和IL-6等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结果:TNF-α、IL-1和IL-6痛风组明显高于高尿酸组、对照组(P<0.05)。TNF-α、IL-1高尿酸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IL-6高尿酸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还未达到导致炎症的水平。

    作者:刘圳奋;马红霞;李秀宁;路婷;王丽红;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2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眼外伤患者进行紧急救护,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病情都得到良好的控制,均顺利出院。结论:眼外伤的急救处理首先要对病情有准确的判断,对症施救,动作轻柔,加之专业的护理技能,医护的紧密配合,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惠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硝唑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IL-6与IL-2值2组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在于提高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马琼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苦豆子生物碱药理学研究进展

    收集国内外新相关文献,从抗炎、抗病毒、镇静镇痛、抗癫痫、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及对抗心律失常等方面对苦豆子类生物碱及其单体的药理学作用进行综述,以总结苦豆子类生物碱药理学作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肖吉元;陈有智;李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黄芪及其有效成分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文献评价

    目的:总结和评价黄芪及其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文献。方法:在CNKI、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以“黄芪、黄芪注射液、黄芪总苷、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为主题词检索1994-2012关于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文献,并进行评价。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60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癌与胃癌方面,研究包含了动物实验、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试验,其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发现黄芪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时具有抗瘤减毒增效作用。结论: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有效中药,应进一步加强其抗肿瘤的机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师金凤;李海龙;王红蕾;吴红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中药联合康复治疗尘肺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康复等综合措施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综合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肺俞、膈俞、心俞、中府,加辨证取穴,肺燥津亏加太溪、太渊;痰浊壅肺加天突、膻中、尺泽;痰热郁肺加丰隆、合谷、列缺;肺肾气虚加肾俞、膏肓。中药组:1期尘肺用四君子汤,2期用四君子汤加二陈汤,3期在2期的基础上加水蛭、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康复组:以呼吸功能训炼和有氧训练为主。综合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以上治疗除中药组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 mL外,其他各组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各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测试及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功能,综合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0)、1秒率(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中药组、综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等指标综合组、针刺组、中药组均优于较对照组(P<0.05),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结论:针刺、中药对尘肺病疗效肯定,但综合治疗疗效优于任何单纯治疗者。

    作者:谢潇侠;王俊霞;李天玲;马军;严全民;赵生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口疮验案举隅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口疮总由火热之邪上冲,熏蒸口腔所致,临证之时当详辨火热之虚实,通过对中气下陷、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肠道湿热型口疮验案的介绍,体现老师同病异治、治病求本的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王煜;田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对2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产妇进行焦虑情况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产妇焦虑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焦虑等心理负担、控制并发症。

    作者:陈颖;韩宁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吴紫糊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吴紫糊中左旋紫草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安捷伦C 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盐缓冲液(80∶20),检测波长516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结果:进样量在8.2~4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为1.55%, 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紫糊中左旋紫草素含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吴紫糊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其平;强生毅;周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6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为2组。对照组60例,以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6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降糖合剂。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FBG、P2BG、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3%;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FBG、P2B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BG、P2BG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马红;王海红;蒲小庆;张银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香菊胶囊联合鼻内镜术治疗鼻内息肉60例

    目的:观察香菊胶囊联合鼻内镜治疗鼻内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鼻内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口服香菊胶囊1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评分及血清IL-8、TNF-α值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和偏执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菊胶囊联合鼻内镜治疗鼻内息肉,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辉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13例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13例和对照组199例。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未给予特殊护理,治疗组同时围绕火针治疗开展护理。结果:疱疹停止出现时间、疱疹完全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康复,并可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陈玲芸;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