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鲁合;张维;罗中华
目的:观察产益康栓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Kegel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益康栓纳肛,1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静息状态肌电值、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大尿流率等盆底功能指标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益康栓配合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PF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瞿东晖;孙晶珠;瞿金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胃化湿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3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清胃化湿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29.03%,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7%,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复发率治疗组为6.45%,对照组为2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胃化湿汤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石天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安肠止痛组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医组77例采用曲美布汀治疗,中医组71例采用安肠止痛组方治疗,中西医结合组78例,采用安肠止痛组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9.74%,中医组为74.65%,西医组为58.44%,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SS评分3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医组及西医组(P<0.05),中医组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IBS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牛立军;苏强;刘振伟;牛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药流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利用药物终止早期妊娠但药流不全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口服氧氟沙星片和米非司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7天后观察宫内残留物排出情况和阴道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89例(89.0%),对照组治疗成功75例(75.0%),治疗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流后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流血量较月经量少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对药流不全者进行治疗,能够促进宫内残留物排出,减少出血量。
作者:效银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将60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健脾化湿中药,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记录SCORAD积分,检测2组患者TIgE水平和EOS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CORAD评分及IgE和EOS治疗4周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化湿法能显著改善AD患儿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降低血清TIgE和EO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周爱妍;姬爱华;史传奎;高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致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2组均给予胃复安、爱茂尔、冬眠合剂、呱醋甲酯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选择膈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太冲等穴进行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1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8.00%,对照组为46.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8.0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呃逆停止时间观察组为(2.85±0.22)天,对照组为(4.33±2.25)天,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致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梁振强;裴明和;来怡农;窦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选取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其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的测量工具为通过阅读文献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服药种类、剂型、数量、次数),并根据上述指标确定依从性。结果:20例(36.4%)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好,35例(63.6%)患者依从性差。依从性好的患者对于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较高,达80.00%(16/20);依从性差的患者对于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较低,为48.57%(17/3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从性好的患者经济承受力强,依从性差的患者经济承受力弱,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从性好的患者90.00%(18/20)能进入患者角色,依从性差的患者65.71%(23/35)能进入患者角色,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加强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积极的健康信念,并把信念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牛建雄;王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影响住院天数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为缩短我国住院天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程怀志;郭斌;刘艳瑞;谢欣;杨庆丽;张萍;王彩霞;刘辉;迟明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方法(中药降糖贴穴位贴敷)结合健康管理干预糖尿病前期(IGT)人群,探讨其对糖尿病(DM)发病率的影响以及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的作用。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进行降糖贴穴位贴敷和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方法干预;对照组单纯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方法干预。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干预后DM发病率和IGT逆转率情况。结果:治疗组IGT发展为DM者2例(2.50%),对照组6例(10.91%);治疗组IGT转NGT为50.00%,对照组为27.27%。上述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明显(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方法结合健康管理对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有助于其逆转为正常糖耐量,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田麒;高爱洁;刘玉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单纯西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2组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结果:中转手术率观察组为8.62%,对照组为24.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观察组为1.72%,对照组为13.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在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5名。研究组给予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带教。记录2组护生的护理工作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仪器使用不良记录。结果:在入科实习6周、12周时研究组护生的主要护理工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服务态度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合格率升高(P<0.05),三查七对执行情况合格率下降,服务态度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例(4.44%),患者满意率为94.76%(778/821),仪器使用不良2例。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例(20.00%),患者满意率为78.81%(647/821),仪器使用不良11例。2组护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率及仪器使用不良记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不仅可促使实习护生自觉加强责任心,端正服务态度,而且可有效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美妮;张小菊;白蕾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针刺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10 mg肌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3.16%,对照组为40.3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49%,对照组为85.9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75%,对照组为10.5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复安联合针刺治疗PONV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沈万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康复等综合措施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综合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肺俞、膈俞、心俞、中府,加辨证取穴,肺燥津亏加太溪、太渊;痰浊壅肺加天突、膻中、尺泽;痰热郁肺加丰隆、合谷、列缺;肺肾气虚加肾俞、膏肓。中药组:1期尘肺用四君子汤,2期用四君子汤加二陈汤,3期在2期的基础上加水蛭、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康复组:以呼吸功能训炼和有氧训练为主。综合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以上治疗除中药组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 mL外,其他各组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各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测试及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功能,综合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0)、1秒率(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中药组、综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等指标综合组、针刺组、中药组均优于较对照组(P<0.05),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结论:针刺、中药对尘肺病疗效肯定,但综合治疗疗效优于任何单纯治疗者。
作者:谢潇侠;王俊霞;李天玲;马军;严全民;赵生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车祸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车祸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监护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程序化监护方案,由预警评分方法、各级急诊监护预案和急诊监护预案的触发标准等组成。结果:急诊留观期间心跳骤停、休克与急性呼吸功能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0天内病死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评分系统可用于急诊车祸伤患者的快速临床评估,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
作者:任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乳房护理与行为干预等,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焦虑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干预后心率与收缩压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后产妇可缓解焦虑情绪,改善心理应激作用,从而有效指导喂养新生儿,改善预后。
作者:罗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对2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产妇进行焦虑情况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产妇焦虑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焦虑等心理负担、控制并发症。
作者:陈颖;韩宁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枳术宽中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治疗组同时给予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口服;穴位埋线,10天埋线1次。2组均以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36.7%,对照组为1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饱胀、胃脘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作者:魏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2组均于术后给予药物、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52.38%,对照组为41.2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79.3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和评价黄芪及其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文献。方法:在CNKI、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以“黄芪、黄芪注射液、黄芪总苷、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为主题词检索1994-2012关于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文献,并进行评价。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60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癌与胃癌方面,研究包含了动物实验、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试验,其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发现黄芪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时具有抗瘤减毒增效作用。结论: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有效中药,应进一步加强其抗肿瘤的机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师金凤;李海龙;王红蕾;吴红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方法:分别测定4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痛风组)、5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组人群TNF-α、IL-1和IL-6等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结果:TNF-α、IL-1和IL-6痛风组明显高于高尿酸组、对照组(P<0.05)。TNF-α、IL-1高尿酸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IL-6高尿酸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还未达到导致炎症的水平。
作者:刘圳奋;马红霞;李秀宁;路婷;王丽红;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