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苓汤治疗痤疮53例

周荣;彭琪;张敏

关键词:透热除湿法, 胃苓汤加味, 维A酸乳膏, 痤疮
摘要:目的:观察胃苓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胃苓汤加味治疗,1剂/d,水煎分服;对照组49例采用西药维A酸乳膏治疗。2组均连用6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记录痤疮皮疹数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热除湿法治疗痤疮有良好疗效。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敦煌产后方对产后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产妇服用敦煌产后方后,女性的产后健康水平。方法:将80例健康自然分娩初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于分娩后3小时开始服食敦煌产后方,2次/d,共服1~7天。对照组40例服食生化颗粒。结果:产后恶露干净天数治疗组为(18.629±4.178)天,对照组为(23.146±4.617)天,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母乳喟养足够率治疗组为89.74%,对照组为73.68%,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产后身痛治疗组4例(10.26%),对照组8例(21.0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敦煌产后方可缩短产后恶露时间,增加泌乳量,减少产后身痛的发生。

    作者:彭凤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121例

    目的:观察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1例,对照组92例。2组均给予肌肉注射碘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止血通明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连续服药10天。结果:玻璃体出血吸收率治疗组为99.05%,对照组为77.1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4%,对照为7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吸收率高。

    作者:吴国强;陈蔚柏;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西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4周时的临床疗效及出院时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中西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MI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中西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少兰;徐胜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肝炎33例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3例CMV肝炎患儿分为2组。2组均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1/2支,3次/d。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常规使用其他保肝药物。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谷草氨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等指标2组治疗后均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转阴率观察组为42.4%(14/33),对照组为30%(9/3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巨细胞病毒DNA(CMV-DNA)转阴率观察组为66.7%(22/33),对照组为33.3%(10/3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CMV肝炎临床疗效显著,CMV-DNA转阴率高。

    作者:陈细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部队医院科研管理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工作特点,对医院科研管理的影响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军队医院科研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管理的发展思路等观点,为军队医院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贺家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柔肝思想探悉

    王自立主任医师业医60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其治疗肝病从肝为柔脏出发,以顺应肝的生理特性,以养肝为第一要务,提出“治肝必柔肝,柔肝先养肝”的治疗大法,强调“养肝即是柔肝,柔肝便为疏肝”,临证之时以顾护肝之阴血为首要,形成了独特的柔肝思想。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本科生导师制探索分析

    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手,分析了实验区导师制的特色,总结了实验区导师制的效果,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作者:边敏佳;边艳峰;郑旭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148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本病1489例,并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2.01%,治疗前、后的腰部疼痛评分及腰部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壮医经筋三联疗法具有缓解腰肌劳损患者腰部疼痛症状,促进腰肌劳损康复的功效。

    作者:王粤湘;黄贵华;张秀华;雷龙明;彭锦绣;农秀明;黄雯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90例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口服(2次/d)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外涂(1次/d)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2次/d)联合氯雷他定片(2次/d)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9%,对照组为8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特殊不适。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疗效满意。

    作者:柳文红;杨鹏斐;周文丽;王思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针加体针治疗眼外展神经麻痹30例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2组均给予药物常规治疗:甲钴胺0.5 mg/次,3次/d,口服;甲硫维生素B 4 mL/次,1次/d,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头针加体针,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0天。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4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3.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视机检测结果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钴胺、甲硫维生素、红花注射液联合头针加体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白晶梅;晋梅;杨继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为新药的研制和深入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斯氏蛙心灌流法制备离体蛙心标本,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0%,50%,25%,12.5%)的白头翁水煎液(0.1 mL),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并了解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加入0.05 mL、0.1 mg/mL盐酸维拉帕米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加入白头翁水煎液,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加入0.05 mL、1 mg/mL盐酸普罗帕酮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加入白头翁水煎液,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钠、钙通道的关系。结果:4种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水煎液均能有效地增强蛙心的收缩力,使蛙心收缩频率减慢。同时白头翁水煎液能逆转盐酸普罗帕酮对心脏的影响,但不能逆转盐酸维拉帕米对心脏的作用。结论: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有明显的影响,能逆转盐酸普罗帕酮溶液对心脏的作用。

    作者:马科;罗国平;宋紫霞;张振刚;聂凤琴;陈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常用方剂君药的计量识别

    目的:通过对常用方剂君药的计量识别,了解方剂计量学君药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方剂的研究和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方剂学》教材中的常用方剂,分别用3种计量识别法计算判定其君药,比较其识别符合率;计算常用方剂中所用中药的“君药指数”,再以之为权数,用加权计量识别法重新计算判定各方君药,计算其识别符合率;用识别符合率高的加权计量识别法对外样本方剂进行君药判定与符合率计算。结果:168首常用方剂,共用药233味。每方用药多16味,少2味,平均7.23味。运用“平均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小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和“大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3种计量识别法对168首方剂进行君药判定,符合率分别为75.0%、74.4%、78.6%。君药指数统计,指数大于0的124味君药中,麻黄(0.71)、熟地黄(0.69)、钩藤(0.67)等药的君药指数较大。引入君药指数加权判定168方之君药,符合率为85.7%。运用加权计量识别法判定外样本49首方剂的君药,符合率为83.7%。结论:方剂计量学之君药计量识别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适用性,可广泛用于古今成方和临证处方的君药判定。

    作者:王苗;周铭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近5年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研究进展

    检索近5年内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相关资料,从中医对本病认识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

    作者:姚柳伊;田旭东;舒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辨证脉学中“稀稠”与“滑涩”关系的深入探究

    对“稀稠”与“滑涩”两对脉象要素形成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来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于晓晗;崔晓敏;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复方莪术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莪术散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方莪术散组(32例)术后7天开始服用复方莪术散,开水冲药液200 mL,1次/d,口服,经期不停药;米非司酮治疗组(30例)于术后7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次,1次/d;孕三烯酮治疗组(30例)于术后7天开始服用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3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复方莪术散组总有效率为96.9%,复发率为3.1%;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均为96.67%,复发率均为3.33%。术后妊娠率复方莪术散组为60%,米非司酮组为28.6%,孕三烯酮组为25%。复方莪术散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结论:复方莪术散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及受孕率,且副反应小。

    作者:葛慧娟;曹保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波消解--FAAS测定佛手中的微量元素

    目的:测定佛手中锌(Zn)、铜(Cu)、锰(Mn)、铁(Fe)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佛手,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佛手中Zn、Cu、Mn、Fe 4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佛手中Zn、Cu、Mn、Fe含量分别为23.33、4.51、12.13、138.54μg/g。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准确,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8.9%~101.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8%~1.06%之间。

    作者:秦书芝;赵成国;张瑶;夏婷;肖洪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院门诊患者接待处的设立及应用体会

    对甘肃省中医院门诊设立患者接待处的背景、服务范围、接待流程及处理过程进行阐述,并就设立患者接待处后接待受理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作者:苗凤花;马郑萍;马晓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89例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刀疗法治疗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患者,5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后观察腕关节背伸度、掌曲度、压痛点数、晨僵时间和双手握力。结果:显效65例,占73.03%;有效20例,占22.47%;无效4例,占4.49%;总有效率95.51%。腕关节背伸度、掌曲度、局部压痛点数、晨僵时间及双手握力治疗后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海东;王智明;李伟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当归配方颗粒质量分析研究

    目的:测定当归配方颗粒中阿魏酸含量、水分和浸出物含量,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同时,进行当归配方颗粒及当归饮片的质量比较。方法:提取方法、色谱方法均在201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6 nm,柱温:28℃,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系统。结果:阿魏酸在0.033~0.165μg (r=0.9998,n=5)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8%,RSD=0.99%。结论:当归配方颗粒在各项含量指标上都符合当归的质量要求,阿魏酸含量高于当归饮片。采用HPLC方法测定当归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当归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志成;张泽国;徐福菊;李越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

    目的:探讨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2组采用降血压、抗凝、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会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