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89例

王海东;王智明;李伟青

关键词:腕关节病变, 关节炎, 风湿性, 体针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刀疗法治疗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患者,5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后观察腕关节背伸度、掌曲度、压痛点数、晨僵时间和双手握力。结果:显效65例,占73.03%;有效20例,占22.47%;无效4例,占4.49%;总有效率95.51%。腕关节背伸度、掌曲度、局部压痛点数、晨僵时间及双手握力治疗后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KOA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温针灸组各30例,以局部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分别施行电针和温针灸,得气后温针组针尾以艾绒灸之,每次2壮;电针组选择病痛所在关节附近1组穴位,接通电针仪,连续波,调节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且有舒服感为度。2组治疗30分钟后取针。隔日1次,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愈显率电针组为56.67%(17/30),温针组为36.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2组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组对关节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P<0.05),温针组对患者关节僵硬症状的缓解较有优势(P<0.05);在恢复日常功能活动上,电针组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均对瘀血阻滞型KOA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电针在缓解疼痛时间上效果较佳,而温针灸在缓解关节僵硬上效果较佳,电针总体效果优于温针灸组。

    作者:陆金金;欧阳八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化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55例口服降脂中药,对照组55例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疗法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TC、TG、LDL-C均下降,HDL-C上升,各项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明显降低作用,对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龑;杨舒淳;吴芳;黄勇;严兴海;金正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

    目的:探讨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2组采用降血压、抗凝、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会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苓汤治疗痤疮53例

    目的:观察胃苓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胃苓汤加味治疗,1剂/d,水煎分服;对照组49例采用西药维A酸乳膏治疗。2组均连用6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记录痤疮皮疹数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热除湿法治疗痤疮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荣;彭琪;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常用方剂君药的计量识别

    目的:通过对常用方剂君药的计量识别,了解方剂计量学君药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方剂的研究和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方剂学》教材中的常用方剂,分别用3种计量识别法计算判定其君药,比较其识别符合率;计算常用方剂中所用中药的“君药指数”,再以之为权数,用加权计量识别法重新计算判定各方君药,计算其识别符合率;用识别符合率高的加权计量识别法对外样本方剂进行君药判定与符合率计算。结果:168首常用方剂,共用药233味。每方用药多16味,少2味,平均7.23味。运用“平均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小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和“大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3种计量识别法对168首方剂进行君药判定,符合率分别为75.0%、74.4%、78.6%。君药指数统计,指数大于0的124味君药中,麻黄(0.71)、熟地黄(0.69)、钩藤(0.67)等药的君药指数较大。引入君药指数加权判定168方之君药,符合率为85.7%。运用加权计量识别法判定外样本49首方剂的君药,符合率为83.7%。结论:方剂计量学之君药计量识别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适用性,可广泛用于古今成方和临证处方的君药判定。

    作者:王苗;周铭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制约中医特色护理发展的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中医特色护理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找出科学的途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三甲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医特色护理在该院开展的项目较少、应用范围局限;缺乏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支持,未得到患者的广泛青睐;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薄弱,不能准确地开展辨证施护。结论:中医特色护理临床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对策,发挥中医特色护理优势,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郭雪梅;郭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血宁治疗心肌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VM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肌苷200 mg、ATP 20 mg、辅酶A100 U、维生素B6300 mg、维生素C 300 mg,加入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合并心衰者同时给予小剂量强心苷,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将舒血宁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 m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7.50%,对照组为52.5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82.5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左室射血分数、心博出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VMC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士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数字化四诊实验”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数字化四诊实验”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人)进行常规中医诊断理论及实验教学。实验组(55人)在此基础上增加“数字化四诊实验”课程。课程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同一套试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结果:中医诊断试卷平均成绩对照组为(78.56±9.09)分,实验组为(83.57±8.78)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断病案平均成绩对照组为(6.82±1.45)分,实验组为(7.45±1.58)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秀、良好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中等、及格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四诊实验”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能力方面确有效果。

    作者:刘浩;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4种清洗方法清洗人工流产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方法:将使用后的妇科器械随机分为4组,每组4736件:A组用传统方法流动水下冲洗后浸泡2分钟改进为在纯水+多酶洗液浸泡15小时后,用牙刷刷洗后手工清洗漂洗、终末漂洗、高压水枪冲洗、高压气枪干燥;B组在A组基础上用牙刷刷洗后用新华Rapid-α-520快速式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C组用QX2000超声清洗机清洗;D组在A组基础上用牙刷刷洗后用QX2000超声清洗机清洗。结果:妇科器械清洗合格率D组均高于其他3组。其中D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组、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4种清洗方法较其他方法清洗干净,合格率高。

    作者:赵琼;郭淑红;安海涛;郭红艳;林玉萍;关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为新药的研制和深入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斯氏蛙心灌流法制备离体蛙心标本,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0%,50%,25%,12.5%)的白头翁水煎液(0.1 mL),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并了解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加入0.05 mL、0.1 mg/mL盐酸维拉帕米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加入白头翁水煎液,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加入0.05 mL、1 mg/mL盐酸普罗帕酮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加入白头翁水煎液,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钠、钙通道的关系。结果:4种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水煎液均能有效地增强蛙心的收缩力,使蛙心收缩频率减慢。同时白头翁水煎液能逆转盐酸普罗帕酮对心脏的影响,但不能逆转盐酸维拉帕米对心脏的作用。结论: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有明显的影响,能逆转盐酸普罗帕酮溶液对心脏的作用。

    作者:马科;罗国平;宋紫霞;张振刚;聂凤琴;陈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祛痰方治疗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痰方治疗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 PCOS标准,收集肥胖型PCOS患者与非肥胖型PCOS患者共52例,采用补肾活血祛痰方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排卵、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痤疮等临床症状及血睾酮(Testosterone,T)、胰岛素(Insulin,INS)、黄体生成激素(Luteo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等变化情况。结果:补肾活血祛痰方既能改善患者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痤疮等临床症状(P<0.05),又能降低患者的血T、INS和LH水平(P<0.05)。结论:补肾活血祛痰方可降低PCOS患者的血T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对PCOS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针织;周丽虹;俞超芹;韩洁;翟东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121例

    目的:观察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1例,对照组92例。2组均给予肌肉注射碘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止血通明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连续服药10天。结果:玻璃体出血吸收率治疗组为99.05%,对照组为77.1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4%,对照为7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吸收率高。

    作者:吴国强;陈蔚柏;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银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因型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分布特征及变异趋势,探讨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并判断病情、预测疗效。方法:先用ELISA法筛查抗-HCV阳性样本,用重组免疫印记实验进行验证。对HCV感染的患者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载量的确定。对病毒载量大于103样本用多重PCR进行HCV的基因分型。结果:白银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以1b型为主,其次是2a型。另外该地区发现了在中国其他地区极少发现的2 c型感染。结论:HCV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HCV各基因型的临床差别以及引起差别的机制,为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作者:李明淑;陶桂云;秦建梅;王毅;杨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预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中Hcy、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血清Hcy、Hs-CRP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O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有着早期预测和诊断价值。

    作者:祁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当归配方颗粒质量分析研究

    目的:测定当归配方颗粒中阿魏酸含量、水分和浸出物含量,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同时,进行当归配方颗粒及当归饮片的质量比较。方法:提取方法、色谱方法均在201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6 nm,柱温:28℃,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系统。结果:阿魏酸在0.033~0.165μg (r=0.9998,n=5)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8%,RSD=0.99%。结论:当归配方颗粒在各项含量指标上都符合当归的质量要求,阿魏酸含量高于当归饮片。采用HPLC方法测定当归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当归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志成;张泽国;徐福菊;李越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中开展重症医学教育的可行性探索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教育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开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3~6月参加两段式教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大四第二学期学生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开展重症医学教学,实验组开展重症医学教学。实验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理论及情景模拟考试,并将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2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医院校的临床本科教育中开展重症医学教育有其必要性。

    作者:苟占彪;韩艳;脱承德;薛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高血压患者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386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管床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在患者来院复诊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药物治疗、合理饮食和限酒的依从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情绪稳定和戒烟的知晓率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陈晓艳;高晓凤;陈超;柴囡;张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复方莪术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莪术散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方莪术散组(32例)术后7天开始服用复方莪术散,开水冲药液200 mL,1次/d,口服,经期不停药;米非司酮治疗组(30例)于术后7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次,1次/d;孕三烯酮治疗组(30例)于术后7天开始服用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3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复方莪术散组总有效率为96.9%,复发率为3.1%;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均为96.67%,复发率均为3.33%。术后妊娠率复方莪术散组为60%,米非司酮组为28.6%,孕三烯酮组为25%。复方莪术散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结论:复方莪术散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及受孕率,且副反应小。

    作者:葛慧娟;曹保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西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4周时的临床疗效及出院时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中西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MI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中西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少兰;徐胜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