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成形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44例

王晨;杜自忠;张燕琴;张永萍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参附注射液, 前列地尔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成形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下肢动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行尿激酶动脉置管溶栓,并成功施行血管成形术,术前及术后连续7天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介入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及术后7天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疼痛较对照组轻,术后CK-MB、LDH、MB均明显升高,尤其以术后1天时升高为著,之后不同程度下降。CK-MB、LDH、MB观察组各时相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够降低血管成形术后CK-MB、LDH、MB水平,减轻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对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佛手养心汤加味对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佛手养心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片/d,早晨、中午各1片。2组均连服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时、治疗1个月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半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0%,对照组为72.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月时治疗组HAM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时2组HAMD总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骅;李妍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鸿斌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探析

    马鸿斌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祛除外邪,临床灵活运用疏风清热法、健脾益气法、补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祛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高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知情同意初探

    从知情同意的哲学、法学以及伦理学渊源入手,探讨知情同意的必要性与行使原则,并对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者等特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过程提出建议。

    作者:朱琳;原明明;裴学军;马永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珠芪复肝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珠芪复肝颗粒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成型率和流动性为指标,以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辅料用量和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佳成型工艺为辅料以淀粉:微晶纤维素=1∶1配比、提取物与辅料按3∶2的比例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干燥温度为6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和溶化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7%。结论:该成型工艺可行、稳定合理、重现性较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彩东;梁云;张伟;吴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周易阐真》中河图与养生观念探析

    对清代乾嘉时期著名道教人物、甘肃具影响的医家之一刘一明的养生观念进行探析,认为其在性功、命功两个方面在当时可称一代宗师,在养生史上有显赫的地位,其《周易阐真》系发挥《参同契》之精髓,详述丹功与《周易》的关系之佳作。

    作者:李应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对比分析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为69.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时间、关节相关症状评分、15 m步行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G、IgA、IgM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曹江山;庄贺;侯王君;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中药对腰椎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对减少腰椎后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7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使用可调式脊柱弓形架和化瘀止血药,对照组使用传统俯卧垫并服用红糖水,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较之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相关指标评价中优势明显。结论: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为解决腰椎后路围手术期出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吴锦秋;赵军;邓强;裴生太;谢兴文;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单手送管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5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每组各进行头皮静脉穿刺100例,四肢静脉穿刺150例。比较2组患儿在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

    作者:周华;罗国芳;赵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治疗有症状功能性早搏26例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有症状功能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给予稳心颗粒,1包/次,2次/d。对照组26例,给予倍他乐克,25 mg/次,2次/d。2组均以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2%。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有症状的功能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周杰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草纲目》中唇形科药物基源考证

    目的:通过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基源的研究考证,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载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中的地位,为提供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本草纲目》原文和相关资料以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全部植物基源药物中,考证出属于唇形科18种,并简述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结论:《本草纲目》中唇形科基源药物主要收载于卷十四芳草类中,表明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已包含有植物亲缘关系分类法的雏形,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作者:武喜红;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牡蛎炮制前后砷含量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牡蛎炮制前后和不同炮制时间对牡蛎中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DDC-Ag)法测定生牡蛎和煅牡蛎中砷的含量。结果:牡蛎经煅制后有害元素砷的含量比生品大大降低,并且煅制时间的长短对砷含量也有影响。结论:牡蛎经煅制后可以降低砷的含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王行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平衡计分卡在甘肃省中医院的应用体会

    在介绍平衡计分卡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甘肃省中医院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在甘肃省中医院绩效管理运用中的方案,给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借鉴途径。

    作者:杨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麻黄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葛亮;施洋;田树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牛蒡子萌发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种子萌发习性,确定牛蒡子萌发的适条件,为牛蒡栽培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实验观察方法。结果:牛蒡子发芽适宜的条件为:25℃,光照,用400 mg/L赤霉素浸种24小时,发芽率可达88.67%,适合弱酸性环境,且有一定的耐碱性。结论:本实验为研究牛蒡的萌发习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可作为其GAP栽培参考依据。

    作者:王风琴;王振恒;刘灵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道地产区当归药材数学判别模式的构建研究

    目的: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SPSS 17.0统计软件对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HPLC-DAD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当归分类模型,确定其分类参数,为当归道地性的分类和判别提供方法。方法:判别分析利用当归HPLC-DAD共有模式建立的Fish's判别函数,回代判别率为96.7%,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结果:采用色谱分析结合判别分析能够准确、便捷的对当归道地性进行判别和验证。结论:为当归道地性的判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镇航;夏鹏飞;李宁;段文达;马肖;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180例

    目的:观察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口服脉络康胶囊,4粒/次,3次/d,饭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饭前服用,2组均以治疗2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后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43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1次/d。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水煎分早晚服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33%,对照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D-dimer的差值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同的预防效果。

    作者:潘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肃不同产地当归对小鼠心肌功能及组织形态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甘肃不同产地当归对小鼠心肌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小鼠连续灌服各产地当归[1.875g/(kg·d)含生药量0.1g/mL]22天,以云南当归作对照,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钙离子(Ca2+)及组织形态为观察指标。结果:甘肃当归均能降低小鼠血清中GOT、GPT、LDH的活性(P<0.05);提高心肌组织细胞中SOD、GSH-PX活性及Ca2+含量并降低MDA的含量(P<0.05);心肌组织形态未见异常改变。综合比较礼县当归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指标GPT、GOT、LDH的作用较强,渭源、岷县当归提高心肌氧化-抗氧化的能力较强。结论:较长时间服用当归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过氧化产物,对小鼠心肌细胞没有损害性作用,对心肌的正常收缩与舒张没有影响,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艳萍;张明;任鹏飞;邓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禹堂老中医应用补肾疏肝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经验

    王禹堂主任医师针对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从肝郁脾虚、肝肾阴亏、阴虚火旺的病机入手,应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斌;李春香;王禹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和口服2种给药途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盆腔炎(CPID)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两种给药途径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实验库、MEDLIN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学位论文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计498例CPID患者。大部分实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小。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组的总疗效优于中药口服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中药口服。

    作者:文惠方;任芳;徐厚谦;吴红彦;胡继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