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

曹骅;李妍怡

关键词:焦虑状态, 佛手养心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佛手养心汤加味对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佛手养心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片/d,早晨、中午各1片。2组均连服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时、治疗1个月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半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0%,对照组为72.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月时治疗组HAM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时2组HAMD总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以新一轮等级中医医院评审为契机促进中医医院健康快速发展--浅谈新一轮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体会

    通过对新一轮中医医院评审体系要求内容的分析,探索如何完善、加强、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及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王志刚;杜维成;曹宝国;杨春;何建华;朱宏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欢迎订阅2014年《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对比分析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为69.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时间、关节相关症状评分、15 m步行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G、IgA、IgM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曹江山;庄贺;侯王君;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新斯的明0.5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胃液引流总量。结果:对照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6.2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病死率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4.79±6.97)h、(65.20±9.46)h,胃液引流总量分别为(688.57±95.83)mL、(1028.00±196.1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明显促进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邵壮;郭伟;李鲁;周君君;孙晓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五味子改善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进展

    就近年来五味子对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使读者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一定认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秋池;顾锡镇;常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清代台湾疫病流行原因探讨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时期,探讨清代台湾疫病盛行的原因,以期为今后的防疫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林竹菊;林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作者:花佳佳;张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药牛胆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采用梯度洗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LC),首次建立了10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牛胆粉药材由17种成分组成的色谱指纹图谱。本研究所建立的牛胆粉RPLC指纹图谱从试样提取的精密度、稳定性、图谱重复性等方面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快速等特点,可用于牛胆粉药材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成瑞;鞠爱华;白万富;张慧文;周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温病学理论论治肝病的研究进展

    从温病学辨证理论入手,认为温病学在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黄疸症状、肝性脑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临床辨证应根据病情发展规律掌握动态变化,辨察证候传变。以“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治疗。

    作者:黄晶晶;潘哲;黄妮曼;王振常;毛德文;李民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 D-二聚体(D-dimer,DD)测定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可疑PE患者进行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分别评价床旁胸片、DD测定以及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对PE诊断价值。结果:床旁胸片Westermark征6例(37.5%),肺动脉高压6例(37.5%)(其中2种表现交叉者3例),肺炎样改变2例(12.5%),胸腔积液2例(12.5%),3例(18.75%)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DD测定全部阳性(16例),阳性率100%。结论: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对PE较为准确而又迅速的诊断方法,并对疗效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强;胥建民;杨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和口服2种给药途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盆腔炎(CPID)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两种给药途径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实验库、MEDLIN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学位论文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计498例CPID患者。大部分实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小。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组的总疗效优于中药口服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中药口服。

    作者:文惠方;任芳;徐厚谦;吴红彦;胡继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PLC测定杜仲腰痛浓缩丸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腰痛浓缩丸中阿魏酸含量。方法:色谱柱:Symmetry 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水溶液(17∶83)(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6 nm。结果:阿魏酸在2.02~20.02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RSD为1.02%。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杜仲腰痛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思羽;顾秀琰;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积石山县2005-2009年大宗中药材资源调查

    目的:初步获得积石山县当地中药材资源出产及蕴藏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积石山县医药公司年度报表,结合深度访谈获得该县中药材生产、加工等综合资料。结果:积石山县出产大宗药材21种,道地药材5种,2005年出产中药材168吨,此后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呈负增长,增长幅度在-30.70%~-11.94%,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9.83%。结论:积石山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中药种类较为丰富,但近年来中药材产量下降严重,道地药材发展告危。逐步发展特色中药材的种植、炮制、加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世强;陈平;马渊俊;马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48例

    目的:观察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西医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分别给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观察2组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9.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盛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禹堂老中医应用补肾疏肝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经验

    王禹堂主任医师针对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从肝郁脾虚、肝肾阴亏、阴虚火旺的病机入手,应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斌;李春香;王禹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

    对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现有主要的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进行简要介绍,针对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李兵;符永驰;张华敏;李斌;王蕊;孙海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防治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反应30例

    目的:观察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治疗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放疗中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导赤散、清胃散化裁水煎口服。观察放疗中患者鼻咽出血、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结果:鼻咽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为50.00%,对照组为7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口腔黏膜炎发病率观察组为70.0%,对照组为9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可降低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作者:廖天华;黄常江;蔡凯;刘俊波;胡联民;余昭胜;黄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30例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伴发癌性疼痛、中医辨证为三阴伏寒的5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在减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吗啡类药物的使用量、纠正吗啡类药物毒副反应等方面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倪红;黄邦荣;王兰英;史东静;马鸿斌;曹红霞;王煜;欧秀梅;张小元;王秀丽;冯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剪藤打尖法对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的影响

    目的:以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为观察指标,评价党参种植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籽量的影响。方法:党参原药材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月初至8月初),对地上藤茎实施两期剪藤打尖。第一期于7月中旬剪除地上藤茎30 cm;第二期于8月初在第一期剪茎后茎叶生长的基础上再次剪除地上藤茎20 cm;并与原药材自然生长株作对照,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统一收集蒴果与种子,以重量法计算其单位种植面积产籽量,比较实施两期剪藤打尖与自然生长株产籽量的变化。结果:第一期的产籽量高于自然生长株的21%,第二期的产籽量低于自然生长株的17%。结论:在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的不同期次对党参产籽量有显著影响,第一期能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第二期降低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

    作者:陈玉武;苏耀海;贺学锋;郭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佛手养心汤加味对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佛手养心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片/d,早晨、中午各1片。2组均连服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时、治疗1个月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半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0%,对照组为72.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月时治疗组HAM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时2组HAMD总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骅;李妍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