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方;任芳;徐厚谦;吴红彦;胡继宏
目的:探讨特殊人群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给予适当指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临床应用的200种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调查,通过调取常规药品说明和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并整理。结果: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标注说明仅占调查总数的35%;多数不良反应、禁忌症标注欠缺,未进行孕期或哺乳期使用情况详细说明,非儿童专用药品使用剂量标注不详;三成患者未能遵医嘱服药。结论:应给予特殊人群用药足够重视,严格标明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情况更应进行详细标注,未标注特殊人群使用情况的药品应进行严格审核。
作者:崔媛;秦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项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拔罐、蜡疗、针灸及中药汤剂内服、熏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Z”型拨针刀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9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操作安全,且突显了中医的简、便、验、廉。
作者:魏千程;燕忠生;丁辉;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就近年来五味子对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使读者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一定认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秋池;顾锡镇;常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口服脉络康胶囊,4粒/次,3次/d,饭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饭前服用,2组均以治疗2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后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4种不同工艺对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酸解、水提、碱提酸沉及水提酸解4种工艺提取,以镰形棘豆总黄酮得率及纯度为指标,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含量。结果:镰形棘豆佳提取工艺为水提酸解。该提取物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6%,纯度为:11.26%。结论:该工艺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中总黄酮成分的提取,方法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郭敏;王晓琳;黄聪琳;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作者:花佳佳;张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和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能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焦富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炔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7 nm,柱温25℃。结果:党参炔苷在1.12~0.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精密度RSD为1.28%(n=6),重复性RSD为1.9%,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90%(n=6),测定了不同采收期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范围为0.87~3.00 mg/g。结论:分析了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马琴国;安培坤;王引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新一轮中医医院评审体系要求内容的分析,探索如何完善、加强、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及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王志刚;杜维成;曹宝国;杨春;何建华;朱宏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术及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2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积极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尹晓慧;王颖;程如意;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有症状功能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给予稳心颗粒,1包/次,2次/d。对照组26例,给予倍他乐克,25 mg/次,2次/d。2组均以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2%。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有症状的功能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周杰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佛手养心汤加味对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佛手养心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片/d,早晨、中午各1片。2组均连服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时、治疗1个月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半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0%,对照组为72.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月时治疗组HAM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时2组HAMD总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骅;李妍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基源的研究考证,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载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中的地位,为提供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本草纲目》原文和相关资料以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全部植物基源药物中,考证出属于唇形科18种,并简述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结论:《本草纲目》中唇形科基源药物主要收载于卷十四芳草类中,表明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已包含有植物亲缘关系分类法的雏形,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作者:武喜红;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SPSS 17.0统计软件对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HPLC-DAD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当归分类模型,确定其分类参数,为当归道地性的分类和判别提供方法。方法:判别分析利用当归HPLC-DAD共有模式建立的Fish's判别函数,回代判别率为96.7%,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结果:采用色谱分析结合判别分析能够准确、便捷的对当归道地性进行判别和验证。结论:为当归道地性的判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镇航;夏鹏飞;李宁;段文达;马肖;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跟骨闭合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骨外科及内分泌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拖,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为(89.34±8.43)分钟,对照组为(108.23±7.92)分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0.35±3.65)周,对照组为(15.27±4.72)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中采取得当的方法,手术后加强护理,有助于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缩短手术及术后愈合时间。
作者:童玲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中医药环境文化建设的意义、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等方面论述中医医院环境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以突出中医院中医药诊疗环境特色,进一步弘扬和普及中医药文化。
作者:王晓蓉;郑访江;张邦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盆腔炎(CPID)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两种给药途径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实验库、MEDLIN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学位论文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计498例CPID患者。大部分实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小。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组的总疗效优于中药口服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中药口服。
作者:文惠方;任芳;徐厚谦;吴红彦;胡继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5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每组各进行头皮静脉穿刺100例,四肢静脉穿刺150例。比较2组患儿在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
作者:周华;罗国芳;赵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对减少腰椎后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7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使用可调式脊柱弓形架和化瘀止血药,对照组使用传统俯卧垫并服用红糖水,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较之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相关指标评价中优势明显。结论: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为解决腰椎后路围手术期出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吴锦秋;赵军;邓强;裴生太;谢兴文;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葛亮;施洋;田树革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