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利
目的:观察解酒护肝方对不同体质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虚模型组、阳虚预防给药组(温低组、温高组、寒低组、寒高组)、阴虚模型组、阴虚预防给药组(寒低组、寒高组、温低组、温高组)等11组,除正常组外,阳虚组采用30 mg/kg肌注氢化可的松,阴虚组采用甲状腺素水溶液25 mg/kg分别建立阳虚模型、阴虚模型,造模完成后针对体质预防给药,分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15,0.83 g/kg),1小时后灌胃0.009 mL/g 56度红星二锅头,持续灌注5周后测定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与预防给药组的AST、ALT及AST/ALT比值均增高,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P<0.05);违背体质用药的高剂量组血清AST、ALT增高明显(P<0.05);符合体质用药的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体质的解酒护肝方能有效预防大鼠酒精性肝损伤。
作者:唐莉;姚婧;郭立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初步获得积石山县当地中药材资源出产及蕴藏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积石山县医药公司年度报表,结合深度访谈获得该县中药材生产、加工等综合资料。结果:积石山县出产大宗药材21种,道地药材5种,2005年出产中药材168吨,此后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呈负增长,增长幅度在-30.70%~-11.94%,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9.83%。结论:积石山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中药种类较为丰富,但近年来中药材产量下降严重,道地药材发展告危。逐步发展特色中药材的种植、炮制、加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世强;陈平;马渊俊;马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治疗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放疗中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导赤散、清胃散化裁水煎口服。观察放疗中患者鼻咽出血、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结果:鼻咽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为50.00%,对照组为7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口腔黏膜炎发病率观察组为70.0%,对照组为9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可降低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作者:廖天华;黄常江;蔡凯;刘俊波;胡联民;余昭胜;黄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术及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2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积极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尹晓慧;王颖;程如意;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介绍平衡计分卡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甘肃省中医院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在甘肃省中医院绩效管理运用中的方案,给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借鉴途径。
作者:杨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典型病例对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灸治疗此病效果较好,临床取穴多侧重于头面部,根据面神经麻痹的分期和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远端取穴,可以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靳爽;郑健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4种不同工艺对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酸解、水提、碱提酸沉及水提酸解4种工艺提取,以镰形棘豆总黄酮得率及纯度为指标,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含量。结果:镰形棘豆佳提取工艺为水提酸解。该提取物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6%,纯度为:11.26%。结论:该工艺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中总黄酮成分的提取,方法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郭敏;王晓琳;黄聪琳;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 D-二聚体(D-dimer,DD)测定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可疑PE患者进行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分别评价床旁胸片、DD测定以及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对PE诊断价值。结果:床旁胸片Westermark征6例(37.5%),肺动脉高压6例(37.5%)(其中2种表现交叉者3例),肺炎样改变2例(12.5%),胸腔积液2例(12.5%),3例(18.75%)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DD测定全部阳性(16例),阳性率100%。结论: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对PE较为准确而又迅速的诊断方法,并对疗效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强;胥建民;杨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盆腔炎(CPID)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两种给药途径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实验库、MEDLIN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学位论文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计498例CPID患者。大部分实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小。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组的总疗效优于中药口服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中药口服。
作者:文惠方;任芳;徐厚谦;吴红彦;胡继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基源的研究考证,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载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中的地位,为提供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本草纲目》原文和相关资料以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全部植物基源药物中,考证出属于唇形科18种,并简述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结论:《本草纲目》中唇形科基源药物主要收载于卷十四芳草类中,表明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已包含有植物亲缘关系分类法的雏形,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作者:武喜红;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佛手养心汤加味对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佛手养心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片/d,早晨、中午各1片。2组均连服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时、治疗1个月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半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0%,对照组为72.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月时治疗组HAM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时2组HAMD总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骅;李妍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对比分析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为69.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时间、关节相关症状评分、15 m步行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G、IgA、IgM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曹江山;庄贺;侯王君;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种子萌发习性,确定牛蒡子萌发的适条件,为牛蒡栽培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实验观察方法。结果:牛蒡子发芽适宜的条件为:25℃,光照,用400 mg/L赤霉素浸种24小时,发芽率可达88.67%,适合弱酸性环境,且有一定的耐碱性。结论:本实验为研究牛蒡的萌发习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可作为其GAP栽培参考依据。
作者:王风琴;王振恒;刘灵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优化培养方案、强化临床实践、完善考核体系、提高论文质量等方面入手。
作者:禄保平;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王自立主任医师业医近60年,形成了运脾、柔肝、温阳、辨湿等独特的学术思想,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王老提出了“慎补”的观点,形成自己鲜明的养生观。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作者:花佳佳;张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项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拔罐、蜡疗、针灸及中药汤剂内服、熏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Z”型拨针刀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9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操作安全,且突显了中医的简、便、验、廉。
作者:魏千程;燕忠生;丁辉;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以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为观察指标,评价党参种植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籽量的影响。方法:党参原药材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月初至8月初),对地上藤茎实施两期剪藤打尖。第一期于7月中旬剪除地上藤茎30 cm;第二期于8月初在第一期剪茎后茎叶生长的基础上再次剪除地上藤茎20 cm;并与原药材自然生长株作对照,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统一收集蒴果与种子,以重量法计算其单位种植面积产籽量,比较实施两期剪藤打尖与自然生长株产籽量的变化。结果:第一期的产籽量高于自然生长株的21%,第二期的产籽量低于自然生长株的17%。结论:在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的不同期次对党参产籽量有显著影响,第一期能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第二期降低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
作者:陈玉武;苏耀海;贺学锋;郭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甘肃不同产地当归对小鼠心肌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小鼠连续灌服各产地当归[1.875g/(kg·d)含生药量0.1g/mL]22天,以云南当归作对照,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钙离子(Ca2+)及组织形态为观察指标。结果:甘肃当归均能降低小鼠血清中GOT、GPT、LDH的活性(P<0.05);提高心肌组织细胞中SOD、GSH-PX活性及Ca2+含量并降低MDA的含量(P<0.05);心肌组织形态未见异常改变。综合比较礼县当归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指标GPT、GOT、LDH的作用较强,渭源、岷县当归提高心肌氧化-抗氧化的能力较强。结论:较长时间服用当归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过氧化产物,对小鼠心肌细胞没有损害性作用,对心肌的正常收缩与舒张没有影响,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艳萍;张明;任鹏飞;邓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