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禄保平;白娟

关键词:中医院校, 研究生培养, 问题, 对策
摘要:对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优化培养方案、强化临床实践、完善考核体系、提高论文质量等方面入手。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牛蒡子萌发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种子萌发习性,确定牛蒡子萌发的适条件,为牛蒡栽培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实验观察方法。结果:牛蒡子发芽适宜的条件为:25℃,光照,用400 mg/L赤霉素浸种24小时,发芽率可达88.67%,适合弱酸性环境,且有一定的耐碱性。结论:本实验为研究牛蒡的萌发习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可作为其GAP栽培参考依据。

    作者:王风琴;王振恒;刘灵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跟骨闭合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骨外科及内分泌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拖,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为(89.34±8.43)分钟,对照组为(108.23±7.92)分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0.35±3.65)周,对照组为(15.27±4.72)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中采取得当的方法,手术后加强护理,有助于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缩短手术及术后愈合时间。

    作者:童玲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45例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项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拔罐、蜡疗、针灸及中药汤剂内服、熏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Z”型拨针刀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9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操作安全,且突显了中医的简、便、验、廉。

    作者:魏千程;燕忠生;丁辉;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成形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44例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成形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下肢动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行尿激酶动脉置管溶栓,并成功施行血管成形术,术前及术后连续7天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介入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及术后7天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疼痛较对照组轻,术后CK-MB、LDH、MB均明显升高,尤其以术后1天时升高为著,之后不同程度下降。CK-MB、LDH、MB观察组各时相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够降低血管成形术后CK-MB、LDH、MB水平,减轻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对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晨;杜自忠;张燕琴;张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鸿斌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探析

    马鸿斌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祛除外邪,临床灵活运用疏风清热法、健脾益气法、补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祛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高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VSD联合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术及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2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积极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尹晓慧;王颖;程如意;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4种不同工艺对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酸解、水提、碱提酸沉及水提酸解4种工艺提取,以镰形棘豆总黄酮得率及纯度为指标,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含量。结果:镰形棘豆佳提取工艺为水提酸解。该提取物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6%,纯度为:11.26%。结论:该工艺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中总黄酮成分的提取,方法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郭敏;王晓琳;黄聪琳;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撷萃

    王自立主任医师业医近60年,形成了运脾、柔肝、温阳、辨湿等独特的学术思想,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王老提出了“慎补”的观点,形成自己鲜明的养生观。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中药对腰椎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对减少腰椎后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7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使用可调式脊柱弓形架和化瘀止血药,对照组使用传统俯卧垫并服用红糖水,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较之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相关指标评价中优势明显。结论: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为解决腰椎后路围手术期出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吴锦秋;赵军;邓强;裴生太;谢兴文;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清代台湾疫病流行原因探讨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时期,探讨清代台湾疫病盛行的原因,以期为今后的防疫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林竹菊;林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珠芪复肝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珠芪复肝颗粒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成型率和流动性为指标,以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辅料用量和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佳成型工艺为辅料以淀粉:微晶纤维素=1∶1配比、提取物与辅料按3∶2的比例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干燥温度为6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和溶化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7%。结论:该成型工艺可行、稳定合理、重现性较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彩东;梁云;张伟;吴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周易阐真》中河图与养生观念探析

    对清代乾嘉时期著名道教人物、甘肃具影响的医家之一刘一明的养生观念进行探析,认为其在性功、命功两个方面在当时可称一代宗师,在养生史上有显赫的地位,其《周易阐真》系发挥《参同契》之精髓,详述丹功与《周易》的关系之佳作。

    作者:李应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积石山县2005-2009年大宗中药材资源调查

    目的:初步获得积石山县当地中药材资源出产及蕴藏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积石山县医药公司年度报表,结合深度访谈获得该县中药材生产、加工等综合资料。结果:积石山县出产大宗药材21种,道地药材5种,2005年出产中药材168吨,此后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呈负增长,增长幅度在-30.70%~-11.94%,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9.83%。结论:积石山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中药种类较为丰富,但近年来中药材产量下降严重,道地药材发展告危。逐步发展特色中药材的种植、炮制、加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世强;陈平;马渊俊;马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药牛胆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采用梯度洗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LC),首次建立了10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牛胆粉药材由17种成分组成的色谱指纹图谱。本研究所建立的牛胆粉RPLC指纹图谱从试样提取的精密度、稳定性、图谱重复性等方面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快速等特点,可用于牛胆粉药材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成瑞;鞠爱华;白万富;张慧文;周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延续性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将3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和对照组15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综合的健康教育,观察2组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行为的掌握情况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行为掌握率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时2组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时2组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二级预防行为掌握率,并可改善血压。

    作者:刘丽萍;赵晓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在体检发现乳腺增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在体检发现乳腺增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经体检发现并确诊为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和生活指导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应激状态指标、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血糖水平以及PUL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胰岛素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FI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能够缓解慢性应激、提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对于体检发现乳腺增生的患者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五味子改善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进展

    就近年来五味子对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使读者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一定认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秋池;顾锡镇;常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

    对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现有主要的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进行简要介绍,针对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李兵;符永驰;张华敏;李斌;王蕊;孙海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30例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伴发癌性疼痛、中医辨证为三阴伏寒的5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在减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吗啡类药物的使用量、纠正吗啡类药物毒副反应等方面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倪红;黄邦荣;王兰英;史东静;马鸿斌;曹红霞;王煜;欧秀梅;张小元;王秀丽;冯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剪藤打尖法对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的影响

    目的:以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为观察指标,评价党参种植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籽量的影响。方法:党参原药材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月初至8月初),对地上藤茎实施两期剪藤打尖。第一期于7月中旬剪除地上藤茎30 cm;第二期于8月初在第一期剪茎后茎叶生长的基础上再次剪除地上藤茎20 cm;并与原药材自然生长株作对照,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统一收集蒴果与种子,以重量法计算其单位种植面积产籽量,比较实施两期剪藤打尖与自然生长株产籽量的变化。结果:第一期的产籽量高于自然生长株的21%,第二期的产籽量低于自然生长株的17%。结论:在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的不同期次对党参产籽量有显著影响,第一期能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第二期降低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

    作者:陈玉武;苏耀海;贺学锋;郭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