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草纲目》中唇形科药物基源考证

武喜红;杨红霞

关键词:《本草考证》,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唇形科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基源的研究考证,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载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中的地位,为提供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本草纲目》原文和相关资料以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全部植物基源药物中,考证出属于唇形科18种,并简述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结论:《本草纲目》中唇形科基源药物主要收载于卷十四芳草类中,表明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已包含有植物亲缘关系分类法的雏形,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道地产区当归药材数学判别模式的构建研究

    目的: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SPSS 17.0统计软件对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HPLC-DAD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当归分类模型,确定其分类参数,为当归道地性的分类和判别提供方法。方法:判别分析利用当归HPLC-DAD共有模式建立的Fish's判别函数,回代判别率为96.7%,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结果:采用色谱分析结合判别分析能够准确、便捷的对当归道地性进行判别和验证。结论:为当归道地性的判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镇航;夏鹏飞;李宁;段文达;马肖;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欢迎订阅2014年《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45例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项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拔罐、蜡疗、针灸及中药汤剂内服、熏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Z”型拨针刀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9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操作安全,且突显了中医的简、便、验、廉。

    作者:魏千程;燕忠生;丁辉;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 D-二聚体(D-dimer,DD)测定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可疑PE患者进行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分别评价床旁胸片、DD测定以及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对PE诊断价值。结果:床旁胸片Westermark征6例(37.5%),肺动脉高压6例(37.5%)(其中2种表现交叉者3例),肺炎样改变2例(12.5%),胸腔积液2例(12.5%),3例(18.75%)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DD测定全部阳性(16例),阳性率100%。结论: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对PE较为准确而又迅速的诊断方法,并对疗效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强;胥建民;杨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炔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7 nm,柱温25℃。结果:党参炔苷在1.12~0.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精密度RSD为1.28%(n=6),重复性RSD为1.9%,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90%(n=6),测定了不同采收期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范围为0.87~3.00 mg/g。结论:分析了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马琴国;安培坤;王引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剪藤打尖法对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的影响

    目的:以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为观察指标,评价党参种植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籽量的影响。方法:党参原药材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月初至8月初),对地上藤茎实施两期剪藤打尖。第一期于7月中旬剪除地上藤茎30 cm;第二期于8月初在第一期剪茎后茎叶生长的基础上再次剪除地上藤茎20 cm;并与原药材自然生长株作对照,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统一收集蒴果与种子,以重量法计算其单位种植面积产籽量,比较实施两期剪藤打尖与自然生长株产籽量的变化。结果:第一期的产籽量高于自然生长株的21%,第二期的产籽量低于自然生长株的17%。结论:在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的不同期次对党参产籽量有显著影响,第一期能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第二期降低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

    作者:陈玉武;苏耀海;贺学锋;郭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中药对腰椎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对减少腰椎后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7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使用可调式脊柱弓形架和化瘀止血药,对照组使用传统俯卧垫并服用红糖水,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较之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相关指标评价中优势明显。结论:可调式脊柱弓形架联合化瘀止血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为解决腰椎后路围手术期出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吴锦秋;赵军;邓强;裴生太;谢兴文;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防治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反应30例

    目的:观察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治疗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放疗中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导赤散、清胃散化裁水煎口服。观察放疗中患者鼻咽出血、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结果:鼻咽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为50.00%,对照组为7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口腔黏膜炎发病率观察组为70.0%,对照组为9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赤散合清胃散化裁可降低鼻咽癌放疗中鼻咽出血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作者:廖天华;黄常江;蔡凯;刘俊波;胡联民;余昭胜;黄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鸿斌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探析

    马鸿斌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祛除外邪,临床灵活运用疏风清热法、健脾益气法、补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祛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高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佛手养心汤加味对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佛手养心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片/d,早晨、中午各1片。2组均连服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时、治疗1个月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半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0%,对照组为72.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月时治疗组HAM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时2组HAMD总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骅;李妍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4种不同工艺对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酸解、水提、碱提酸沉及水提酸解4种工艺提取,以镰形棘豆总黄酮得率及纯度为指标,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含量。结果:镰形棘豆佳提取工艺为水提酸解。该提取物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6%,纯度为:11.26%。结论:该工艺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中总黄酮成分的提取,方法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郭敏;王晓琳;黄聪琳;姜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止痛散敷脐治疗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34例

    目的:观察止痛散敷脐治疗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给予止痛散敷脐治疗,3次/d,20 min/次;对照组34例给予口服山莨菪碱,1 mg/(kg·d),3次/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55.88%,对照组为5.8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2%,对照组为70.59%,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减轻更明显(P<0.05)。结论:止痛散敷脐治疗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方法简便,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琴;任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牡蛎炮制前后砷含量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牡蛎炮制前后和不同炮制时间对牡蛎中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DDC-Ag)法测定生牡蛎和煅牡蛎中砷的含量。结果:牡蛎经煅制后有害元素砷的含量比生品大大降低,并且煅制时间的长短对砷含量也有影响。结论:牡蛎经煅制后可以降低砷的含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王行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麻黄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葛亮;施洋;田树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禹堂老中医应用补肾疏肝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经验

    王禹堂主任医师针对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从肝郁脾虚、肝肾阴亏、阴虚火旺的病机入手,应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斌;李春香;王禹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5例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和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能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焦富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及相关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人群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给予适当指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临床应用的200种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调查,通过调取常规药品说明和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并整理。结果: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标注说明仅占调查总数的35%;多数不良反应、禁忌症标注欠缺,未进行孕期或哺乳期使用情况详细说明,非儿童专用药品使用剂量标注不详;三成患者未能遵医嘱服药。结论:应给予特殊人群用药足够重视,严格标明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情况更应进行详细标注,未标注特殊人群使用情况的药品应进行严格审核。

    作者:崔媛;秦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牛蒡子萌发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种子萌发习性,确定牛蒡子萌发的适条件,为牛蒡栽培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实验观察方法。结果:牛蒡子发芽适宜的条件为:25℃,光照,用400 mg/L赤霉素浸种24小时,发芽率可达88.67%,适合弱酸性环境,且有一定的耐碱性。结论:本实验为研究牛蒡的萌发习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可作为其GAP栽培参考依据。

    作者:王风琴;王振恒;刘灵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180例

    目的:观察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口服脉络康胶囊,4粒/次,3次/d,饭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饭前服用,2组均以治疗2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后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知情同意初探

    从知情同意的哲学、法学以及伦理学渊源入手,探讨知情同意的必要性与行使原则,并对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者等特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过程提出建议。

    作者:朱琳;原明明;裴学军;马永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