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花佳佳;张洪斌

关键词: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 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病
摘要: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党参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党参中己糖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党参药材中的5-羟甲基糠醛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醋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5-羟甲基糠醛在浓度为2.538~63.4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8%和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党参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评价党参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48例

    目的:观察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西医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分别给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观察2组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9.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盛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禹堂老中医应用补肾疏肝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经验

    王禹堂主任医师针对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从肝郁脾虚、肝肾阴亏、阴虚火旺的病机入手,应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斌;李春香;王禹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麻黄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葛亮;施洋;田树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对比分析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为69.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时间、关节相关症状评分、15 m步行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G、IgA、IgM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曹江山;庄贺;侯王君;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药牛胆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采用梯度洗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LC),首次建立了10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牛胆粉药材由17种成分组成的色谱指纹图谱。本研究所建立的牛胆粉RPLC指纹图谱从试样提取的精密度、稳定性、图谱重复性等方面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快速等特点,可用于牛胆粉药材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成瑞;鞠爱华;白万富;张慧文;周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药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的解热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向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制取发热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阿司匹林组:0.1 g/kg;柴胡挥发油组:0.25 g/kg;柴胡皂苷组:0.35 g/kg;柴胡水煎液组:10 g/kg,给药容量均为10 mL/kg。测量致热后大鼠体温变化验证其解热作用;测量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以及脑腹中隔区和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结果: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对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引发大鼠的发热反应均可起到降温作用;可降低致热大鼠下丘脑中cAMP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升高血浆AVP含量,对血浆cAMP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均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机制与体内cAMP及AVP的合成分泌有关。

    作者:金国泰;李博;王树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 D-二聚体(D-dimer,DD)测定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可疑PE患者进行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分别评价床旁胸片、DD测定以及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对PE诊断价值。结果:床旁胸片Westermark征6例(37.5%),肺动脉高压6例(37.5%)(其中2种表现交叉者3例),肺炎样改变2例(12.5%),胸腔积液2例(12.5%),3例(18.75%)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DD测定全部阳性(16例),阳性率100%。结论: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对PE较为准确而又迅速的诊断方法,并对疗效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强;胥建民;杨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中医院中医药环境文化建设的思考

    从中医药环境文化建设的意义、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等方面论述中医医院环境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以突出中医院中医药诊疗环境特色,进一步弘扬和普及中医药文化。

    作者:王晓蓉;郑访江;张邦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及相关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人群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给予适当指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临床应用的200种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调查,通过调取常规药品说明和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并整理。结果: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标注说明仅占调查总数的35%;多数不良反应、禁忌症标注欠缺,未进行孕期或哺乳期使用情况详细说明,非儿童专用药品使用剂量标注不详;三成患者未能遵医嘱服药。结论:应给予特殊人群用药足够重视,严格标明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情况更应进行详细标注,未标注特殊人群使用情况的药品应进行严格审核。

    作者:崔媛;秦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佛手养心汤加味对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佛手养心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2片/d,早晨、中午各1片。2组均连服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半个月时、治疗1个月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半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0%,对照组为72.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半月时治疗组HAM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时2组HAMD总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加味治疗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骅;李妍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鸿斌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探析

    马鸿斌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祛除外邪,临床灵活运用疏风清热法、健脾益气法、补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祛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高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积石山县2005-2009年大宗中药材资源调查

    目的:初步获得积石山县当地中药材资源出产及蕴藏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积石山县医药公司年度报表,结合深度访谈获得该县中药材生产、加工等综合资料。结果:积石山县出产大宗药材21种,道地药材5种,2005年出产中药材168吨,此后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呈负增长,增长幅度在-30.70%~-11.94%,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9.83%。结论:积石山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中药种类较为丰富,但近年来中药材产量下降严重,道地药材发展告危。逐步发展特色中药材的种植、炮制、加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世强;陈平;马渊俊;马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知情同意初探

    从知情同意的哲学、法学以及伦理学渊源入手,探讨知情同意的必要性与行使原则,并对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者等特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过程提出建议。

    作者:朱琳;原明明;裴学军;马永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新一轮等级中医医院评审为契机促进中医医院健康快速发展--浅谈新一轮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体会

    通过对新一轮中医医院评审体系要求内容的分析,探索如何完善、加强、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及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王志刚;杜维成;曹宝国;杨春;何建华;朱宏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作者:花佳佳;张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180例

    目的:观察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口服脉络康胶囊,4粒/次,3次/d,饭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饭前服用,2组均以治疗2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后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和口服2种给药途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盆腔炎(CPID)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两种给药途径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实验库、MEDLIN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学位论文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中药灌肠与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计498例CPID患者。大部分实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小。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组的总疗效优于中药口服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中药口服。

    作者:文惠方;任芳;徐厚谦;吴红彦;胡继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PLC测定杜仲腰痛浓缩丸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腰痛浓缩丸中阿魏酸含量。方法:色谱柱:Symmetry 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水溶液(17∶83)(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6 nm。结果:阿魏酸在2.02~20.02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RSD为1.02%。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杜仲腰痛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思羽;顾秀琰;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清代台湾疫病流行原因探讨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时期,探讨清代台湾疫病盛行的原因,以期为今后的防疫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林竹菊;林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