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药效及机制研究

金国泰;李博;王树荣

关键词:柴胡, 水煎液, 挥发油, 皂苷, 解热, 环磷酸腺苷, 精氨酸加压素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的解热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向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制取发热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阿司匹林组:0.1 g/kg;柴胡挥发油组:0.25 g/kg;柴胡皂苷组:0.35 g/kg;柴胡水煎液组:10 g/kg,给药容量均为10 mL/kg。测量致热后大鼠体温变化验证其解热作用;测量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以及脑腹中隔区和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结果: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对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引发大鼠的发热反应均可起到降温作用;可降低致热大鼠下丘脑中cAMP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升高血浆AVP含量,对血浆cAMP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均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机制与体内cAMP及AVP的合成分泌有关。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积石山县2005-2009年大宗中药材资源调查

    目的:初步获得积石山县当地中药材资源出产及蕴藏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积石山县医药公司年度报表,结合深度访谈获得该县中药材生产、加工等综合资料。结果:积石山县出产大宗药材21种,道地药材5种,2005年出产中药材168吨,此后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呈负增长,增长幅度在-30.70%~-11.94%,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9.83%。结论:积石山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中药种类较为丰富,但近年来中药材产量下降严重,道地药材发展告危。逐步发展特色中药材的种植、炮制、加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世强;陈平;马渊俊;马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欢迎订阅2014年《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对比分析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为69.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时间、关节相关症状评分、15 m步行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G、IgA、IgM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曹江山;庄贺;侯王君;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道地产区当归药材数学判别模式的构建研究

    目的: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SPSS 17.0统计软件对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HPLC-DAD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当归分类模型,确定其分类参数,为当归道地性的分类和判别提供方法。方法:判别分析利用当归HPLC-DAD共有模式建立的Fish's判别函数,回代判别率为96.7%,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结果:采用色谱分析结合判别分析能够准确、便捷的对当归道地性进行判别和验证。结论:为当归道地性的判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镇航;夏鹏飞;李宁;段文达;马肖;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肃不同产地当归对小鼠心肌功能及组织形态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甘肃不同产地当归对小鼠心肌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小鼠连续灌服各产地当归[1.875g/(kg·d)含生药量0.1g/mL]22天,以云南当归作对照,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钙离子(Ca2+)及组织形态为观察指标。结果:甘肃当归均能降低小鼠血清中GOT、GPT、LDH的活性(P<0.05);提高心肌组织细胞中SOD、GSH-PX活性及Ca2+含量并降低MDA的含量(P<0.05);心肌组织形态未见异常改变。综合比较礼县当归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指标GPT、GOT、LDH的作用较强,渭源、岷县当归提高心肌氧化-抗氧化的能力较强。结论:较长时间服用当归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过氧化产物,对小鼠心肌细胞没有损害性作用,对心肌的正常收缩与舒张没有影响,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艳萍;张明;任鹏飞;邓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5例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和参芎葡萄糖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加曲班联合参芎葡萄糖能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焦富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48例

    目的:观察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西医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分别给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观察2组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9.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盛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炔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7 nm,柱温25℃。结果:党参炔苷在1.12~0.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精密度RSD为1.28%(n=6),重复性RSD为1.9%,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90%(n=6),测定了不同采收期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范围为0.87~3.00 mg/g。结论:分析了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马琴国;安培坤;王引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剪藤打尖法对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的影响

    目的:以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为观察指标,评价党参种植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籽量的影响。方法:党参原药材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月初至8月初),对地上藤茎实施两期剪藤打尖。第一期于7月中旬剪除地上藤茎30 cm;第二期于8月初在第一期剪茎后茎叶生长的基础上再次剪除地上藤茎20 cm;并与原药材自然生长株作对照,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统一收集蒴果与种子,以重量法计算其单位种植面积产籽量,比较实施两期剪藤打尖与自然生长株产籽量的变化。结果:第一期的产籽量高于自然生长株的21%,第二期的产籽量低于自然生长株的17%。结论:在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的不同期次对党参产籽量有显著影响,第一期能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第二期降低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

    作者:陈玉武;苏耀海;贺学锋;郭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成形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44例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成形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下肢动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行尿激酶动脉置管溶栓,并成功施行血管成形术,术前及术后连续7天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介入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及术后7天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疼痛较对照组轻,术后CK-MB、LDH、MB均明显升高,尤其以术后1天时升高为著,之后不同程度下降。CK-MB、LDH、MB观察组各时相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够降低血管成形术后CK-MB、LDH、MB水平,减轻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对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晨;杜自忠;张燕琴;张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ApoA1、ApoB及其基因多态性与NONFH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基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脂类代谢紊乱病因学说,对NONFH与主要载脂蛋白A1(ApoA1)、主要载脂蛋白B(ApoB)及其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综述,结合NONFH中医体质类型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的特性,探讨ApoA1、ApoB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中医体质类型在NONFH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以期为ApoA1、ApoB及其位点基因多态性与NONFH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盛华;潘文;周明旺;穆欢喜;郭铁峰;孙凤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知情同意初探

    从知情同意的哲学、法学以及伦理学渊源入手,探讨知情同意的必要性与行使原则,并对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者等特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过程提出建议。

    作者:朱琳;原明明;裴学军;马永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五味子改善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进展

    就近年来五味子对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使读者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一定认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秋池;顾锡镇;常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院2012年出院患者疾病构成及顺位分析

    目的:探讨高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改革发展以及专科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按照ICD-10编码分类的标准和原则,对某院2012年出院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140例出院患者在全部20个疾病系统和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住院人数多,15~44岁组、60岁以上组为住院人数多的年龄段。结论:应以本地区多发病、常见病作为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加强疾病防治,控制疾病发生。

    作者:邹以新;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鸿斌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探析

    马鸿斌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祛除外邪,临床灵活运用疏风清热法、健脾益气法、补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祛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高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

    对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现有主要的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进行简要介绍,针对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李兵;符永驰;张华敏;李斌;王蕊;孙海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单手送管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5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每组各进行头皮静脉穿刺100例,四肢静脉穿刺150例。比较2组患儿在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

    作者:周华;罗国芳;赵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党参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党参中己糖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党参药材中的5-羟甲基糠醛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醋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5-羟甲基糠醛在浓度为2.538~63.4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8%和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党参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评价党参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及相关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人群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给予适当指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临床应用的200种常规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调查,通过调取常规药品说明和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并整理。结果: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标注说明仅占调查总数的35%;多数不良反应、禁忌症标注欠缺,未进行孕期或哺乳期使用情况详细说明,非儿童专用药品使用剂量标注不详;三成患者未能遵医嘱服药。结论:应给予特殊人群用药足够重视,严格标明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药品使用情况更应进行详细标注,未标注特殊人群使用情况的药品应进行严格审核。

    作者:崔媛;秦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180例

    目的:观察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口服脉络康胶囊,4粒/次,3次/d,饭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饭前服用,2组均以治疗2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后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

    作者:拜永宁;李建辉;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