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以新;杨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成形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下肢动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行尿激酶动脉置管溶栓,并成功施行血管成形术,术前及术后连续7天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观察患者介入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及术后7天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疼痛较对照组轻,术后CK-MB、LDH、MB均明显升高,尤其以术后1天时升高为著,之后不同程度下降。CK-MB、LDH、MB观察组各时相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够降低血管成形术后CK-MB、LDH、MB水平,减轻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对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晨;杜自忠;张燕琴;张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时期,探讨清代台湾疫病盛行的原因,以期为今后的防疫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林竹菊;林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王禹堂主任医师针对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从肝郁脾虚、肝肾阴亏、阴虚火旺的病机入手,应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斌;李春香;王禹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1次/d。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水煎分早晚服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33%,对照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D-dimer的差值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同的预防效果。
作者:潘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王自立主任医师业医近60年,形成了运脾、柔肝、温阳、辨湿等独特的学术思想,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王老提出了“慎补”的观点,形成自己鲜明的养生观。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术及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2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菌植入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积极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尹晓慧;王颖;程如意;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 D-二聚体(D-dimer,DD)测定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可疑PE患者进行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分别评价床旁胸片、DD测定以及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D测定对PE诊断价值。结果:床旁胸片Westermark征6例(37.5%),肺动脉高压6例(37.5%)(其中2种表现交叉者3例),肺炎样改变2例(12.5%),胸腔积液2例(12.5%),3例(18.75%)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DD测定全部阳性(16例),阳性率100%。结论:床旁胸片检查结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对PE较为准确而又迅速的诊断方法,并对疗效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强;胥建民;杨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西医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分别给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观察2组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9.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用药时间、肺部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等西药联合寒哮方、热哮方、风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盛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在体检发现乳腺增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经体检发现并确诊为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和生活指导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应激状态指标、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血糖水平以及PUL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胰岛素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FI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知识教育联合生活习惯护理能够缓解慢性应激、提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对于体检发现乳腺增生的患者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炔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7 nm,柱温25℃。结果:党参炔苷在1.12~0.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精密度RSD为1.28%(n=6),重复性RSD为1.9%,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90%(n=6),测定了不同采收期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范围为0.87~3.00 mg/g。结论:分析了不同采样期党参炔苷的含量,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马琴国;安培坤;王引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确定珠芪复肝颗粒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成型率和流动性为指标,以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辅料用量和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佳成型工艺为辅料以淀粉:微晶纤维素=1∶1配比、提取物与辅料按3∶2的比例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干燥温度为6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和溶化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7%。结论:该成型工艺可行、稳定合理、重现性较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彩东;梁云;张伟;吴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伴发癌性疼痛、中医辨证为三阴伏寒的5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在减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吗啡类药物的使用量、纠正吗啡类药物毒副反应等方面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倪红;黄邦荣;王兰英;史东静;马鸿斌;曹红霞;王煜;欧秀梅;张小元;王秀丽;冯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以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为观察指标,评价党参种植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籽量的影响。方法:党参原药材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月初至8月初),对地上藤茎实施两期剪藤打尖。第一期于7月中旬剪除地上藤茎30 cm;第二期于8月初在第一期剪茎后茎叶生长的基础上再次剪除地上藤茎20 cm;并与原药材自然生长株作对照,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统一收集蒴果与种子,以重量法计算其单位种植面积产籽量,比较实施两期剪藤打尖与自然生长株产籽量的变化。结果:第一期的产籽量高于自然生长株的21%,第二期的产籽量低于自然生长株的17%。结论:在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的不同期次对党参产籽量有显著影响,第一期能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第二期降低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
作者:陈玉武;苏耀海;贺学锋;郭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将3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和对照组15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综合的健康教育,观察2组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行为的掌握情况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行为掌握率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时2组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时2组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二级预防行为掌握率,并可改善血压。
作者:刘丽萍;赵晓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就近年来五味子对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使读者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一定认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秋池;顾锡镇;常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基源的研究考证,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载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中的地位,为提供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本草纲目》原文和相关资料以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全部植物基源药物中,考证出属于唇形科18种,并简述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结论:《本草纲目》中唇形科基源药物主要收载于卷十四芳草类中,表明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已包含有植物亲缘关系分类法的雏形,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作者:武喜红;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典型病例对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灸治疗此病效果较好,临床取穴多侧重于头面部,根据面神经麻痹的分期和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远端取穴,可以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靳爽;郑健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作者:花佳佳;张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马鸿斌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为本虚标实,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祛除外邪,临床灵活运用疏风清热法、健脾益气法、补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祛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高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党参中己糖降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党参药材中的5-羟甲基糠醛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醋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5-羟甲基糠醛在浓度为2.538~63.4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8%和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党参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评价党参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