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平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平喘、化痰、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7.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负压压缩泵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使用7 d.所有患儿在痰液不能自行排出时给予人工吸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人工吸痰次数.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人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群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片0.5 mg,口服,1次/d,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HBV-DNA含量及肝纤维化指标.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CD4+水平减少,CD8+水平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经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外周血CD4+水平上升,CD8+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血HBV-DNA含量下降,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和L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能有效抑制HBV-DNA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作者:吕继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注射罗哌卡因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择期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局部浸润组(A组,n=28)和对照组(B组,n=28).A组在手术结束后,切口局部注射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于脐上方及剑突下各4 mL,其余2孔处各2 mL);B组不作术后镇痛.采用视觉模糊尺(VAS 0~10)评分方法观察比较术后1,2,4,6,12,24 h两组患者腹壁切口疼痛情况及术后止痛药应用的次数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各项功能(肛门排气、下床活动、饮食)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A组术后1~24 h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术后止痛药的使用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各项功能的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注射罗哌卡因对术后切口镇痛有良好效果.
作者:陆红芳;顾跃明;马伟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治疗机械性眼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47眼)机械性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6例(25眼)给予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对照组16例(22眼)给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及眼积血、眼压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视力情况,血肿消失时间、眼压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出现视物模糊、灼烧感、分泌物增多等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治疗机械性眼外伤,对于患者治疗后视力及眼积血、眼压均有显著性恢复,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增加.
作者:李萍;孙珠珠;周素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羟苄羟麻黄碱在早产孕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早产孕妇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羟苄羟麻黄碱治疗,对照组给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显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妊娠平均延长23 d,胎儿平均体重(2 515±260)g;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2.00%,妊娠平均延长14 d,胎儿平均体重(2 260±210)g.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苄羟麻黄碱能抑制早产孕妇子宫收缩,明显延长妊娠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俊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间断全雄激素阻断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方法 对68例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采用TURP+间断全雄激素药物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排尿困难的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明显尿失禁.术后3个月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较术前明显下降,大尿流量较术前明显升高,残余尿量(RU)较术前明显减少,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42例骨转移患者骨痛情况明显减轻或消失,ECT检查示骨转移灶较术前明显缩小.结论 间断全雄激素阻断联合TUR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近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旭敏;倪向全;赵益华;陈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用于剖腹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择期剖腹产产妇36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83例,对照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给予5μg/mL芬太尼复合500 mg曲马多,治疗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500 mg曲马多,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于术后镇痛开始后2,12,24h评价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镇痛开始后2h,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及24 h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0例,皮肤瘙痒18例,头晕6例;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6例,皮肤瘙痒5例,头晕2例.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剖腹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满意,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曹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在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人,试验组患者缓慢静脉滴注0.5μg/kg的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缓慢静脉滴注芬太尼,两组患者均在2 min后缓慢静脉滴注1~2 mg/kg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手术持续时间、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晕发热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及离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vAs评分在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红花黄色素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4年至2012年红花黄色素临床研究论文,提取涉及红花黄色素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红花黄色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主要表现为心脑血管疾病(占72.8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占5.59%,其他类型疾病占21.75%.结论 红花黄色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的可能引起休克,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顾云霞;朱东梅;王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胰激肽原酶,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林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质量.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施行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5例,术前周密准备,做好心理护理,认真完成手术交接,术中紧密配合,术后从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综合性专职责任护士精心护理,特别是做好病情监测、肢端位置及血液循环和渗出血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605例中有604例手术顺利,住院5~8 d康复出院.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护士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使其能提供细致、到位的观察和护理,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杨伟红;张革华;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群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情况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测由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AR的发生率,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结果,观察AR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可能是脑梗死的易发因素之一,临床及时检查及识别,换用其他药物,对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敬习;谷宁飞;肖承昊;刘存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头孢西丁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20例,排除近1周接受其他抗菌药物,妊娠期、哺乳期及对头孢菌素过敏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平均年龄(36.30±4)岁;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37.20±3)岁.治疗组以头孢西丁钠3.0g静脉滴注,每12 h1次;对照组以头孢唑肟钠3.0 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甲硝唑液0.5 g静脉滴注,每12h 1次.均治疗7d,用药后复查血象,进行阴道分泌物及妇科检查.结果 两组疗效分别为94.35%和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4.00%,两组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西丁用于急性盆腔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医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252例,治疗期间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及抗生素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2例骨科手术患者,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仅9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好发于术后5-7d,其中Ⅰ类切口1例(感染率为O.39%)、Ⅱ类切口3例(感染率为1.19%)、Ⅲ类切口5例(感染率为1.98%),平均住院32 d,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应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项群利;施铁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预后评价的效果.方法 检测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HF)患者120例入院时、出院时血清cTnT和血浆BN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随访观察心脏事件再发生的情况.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TnT和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cTnT和BNP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cTnT和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出院时的cTnT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P<0.01).结论 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和B型尿钠肽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克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意象对话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在公务员躯体化障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公务员躯体化障碍患者96例,均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将患者均分成常规组和意象组,常规组按照传统方法给予认知治疗,意象组给予意象治疗.1个月后通过90项症状清单(SCL-90)调查表对照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 阳性患者意象组11例,常规组24例,意象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意象对话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在治疗公务员躯体化障碍中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不同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B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C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14,28 d时3组患者的疗效、腹胀评分和负荷饮水量.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A组,C组患者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盐酸氟西汀或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
作者:王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中原儿茶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am.结果 原儿茶酸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43~0.258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9%,RSD:0.61%(n=6).结论 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田七痛经胶囊药品质量的方法.
作者:赵严丽;曾奇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疏血通注射液,两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0%;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新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利巴韦林联合辅助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在退热时间、退疹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口腔溃疡痊愈时间,神经精神、呼吸心率症状改善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仅2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对照组有6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且有3例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结论 将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雾化对重症手足口病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翁艳;朱焰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