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炼
目的 摸索中药的使用规律,为中药材的合理采购和使用及中药房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1年1月、6月、8月、11月的中药处方,回顾性调查与分析中药的供应和使用情况.结果 中药的供应和使用基本合理.以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使用中药的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结论 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中药的供应和使用有其特点和规律,管理部门可以遵循其规律,搞好中药材供应和中药房建设.
作者:何丹;杨常成;喻德雅;刘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联合酮替芬对嗜酸性支气管炎(EB)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EB患者59例,治疗前用3%高渗盐水诱导痰液,查痰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目,加用必可酮气雾剂吸入,口服酮替芬3周后再查痰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结果 治疗后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 必可酮联合酮替芬能使EB患者痰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减少,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华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复方消渴降糖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VP-O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202 4~1.01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为1.53%(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消渴降糖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季波;夏爱军;廖厚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家兔血清中复方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Inertsil ODS-2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醋酸铵溶液(以醋酸溶液调节pH至4)=8:9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44 nm.结果 血清中阿莫西林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2.5~200 μg/mL(r=0.999 6,n=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0%,100.44%,100.66%.结论 该分析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为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宋金春;陈杏;周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金花茶是广西壮族民间传统用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茶叶和茶花可作为药用,主治便血、妇女月经过多.该文对金花茶的化学成分研究、质量控制、药理活性研究及开发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金花茶提供依据.
作者:曹芬;樊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算盘子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乙酸溶液(22:78),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 算盘子中的牡荆素进样量在0.1023-0.51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1.00%(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算盘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哲;韦少宣;廖厚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在治疗口腔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52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时间、治疗效果、6个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平均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痊愈84例,有效35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72例,有效45例,无效11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为(4.2±1.7)d,平均治疗费用(127.53±26.25)元,6个月内复发率为5.5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对照组分别为(5.9±2.2)d,(154.56±29.94)元,12.70%和4.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王柏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情况,为临床用药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治疗乳腺癌的中医处方429张,对处方中的年龄、证型分布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在41-60岁;肝气郁结型和冲任失调型居多,分别为38.46%和26.81%;用药以清热解毒类、补益类、理气类为主,还有特殊用药全蝎、蜈蚣、穿山甲.结论 中医药辨证论治乳腺癌有一定优势.
作者:俞东英;童树洪;徐惠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采用芒硝外敷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术后伤口感染的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广谱抗生素每日静脉滴注,每日清创并更换外敷药物.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配合芒硝局部外敷,持续15 d后对比两组伤口感染的愈合效果.结果 15 d后两组患者伤口均愈合,未出现感染加重、脂肪液化等现象.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6.6±3.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2±5.2)d(P<0.01);治疗组平均于第(3.2±1.1)天伤口红肿面积即消散,硬结消失变软,也较对照组更早(6.1±1.5,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3-5天治疗组的平均疼痛评分为(1.9±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3)分(P<0.01),患者更易耐受.结论 芒硝局部外敷在术后伤口感染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加快感染切口的愈合,同时减少患者疼痛,是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陈小青;项贤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防治肺癌根治术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7 d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结果低于对照组,术后7 d内肺部感染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提高预防肺癌根治术后感染的效果,值得研究.
作者:胡志远;何理祥;金炯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膜炎的腹腔给药方式.方法 通过收集监测临床1例莫西沙星导致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用药过程,结合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进行探讨.结果 未查见腹膜炎腹腔给药方式方法的金标准.药师通过具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探讨了给药方式.结论 临床药师可运用药物相关知识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药学服务.
作者:刘可欣;徐珽;管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硝酸咪康唑乳膏的真伪进行鉴别.方法 利用药品快检车车载近红外系统,在现场对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筛选,再通过薄层色谱法,对筛选未通过的样品进行验证.结果 现场筛选未通过的样品,经实验室验证确为不合格药品.结论 可以通过正伪品近红外光谱图存在的较大差别快速鉴别硝酸咪康唑乳膏的真伪.
作者:李盈;杨小川;汪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红藤合剂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于月经开始第1天给予敏感的抗茵药物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给予中药红藤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自身病情积分比较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为9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情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 中药红藤合剂联合抗茵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增加药物的吸收,且安全、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国飞;胡惠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普罗布考组(B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500mg/次,每日2次,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及血清IL-1、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UAER,hs-CRP,IL-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后,A组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HDL-C,UAER,hs-CRP和IL-1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B组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UAER,hs-CRP,IL-1和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治疗8周后TC,TG,LDL-C,UAER,hs-CRP,IL-1和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普罗布考在发挥降脂作用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及炎症介质IL-1,IL-6的水平,延缓肾损害.
作者:李荣霏;卢琼;易高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韭菜子及其炮制品盐韭菜子质量控制指标的分析,修订该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采用药典方法,显微鉴别参考文献报道的方法.结果 水分确定为不大于12.0%为宜;总灰分确定韭菜子不大于7.0%为宜,盐韭菜子不大于9.0%为宜;酸不溶性灰分确定为不大于1.0%为宜.结论 增加了鉴别和检查质量控制指标,可有效控制韭菜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
作者:李义梅;姬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专利保护对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 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北京市3家代表性上市医药企业1999年至2010年专利申请数与经济产出的相关性及10家上市医药企业和23家医药企业申请专利的情况.结果 北京市3家上市医药企业专利产出与经济收入呈正相关,10家上市医药企业中有5家专利申请超过20件,23家医药企业中有8家没有专利申请.结论 北京市大部分医药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卓有成效,但仍有部分医药企业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需要提高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加大保护措施.
作者:路璐;赵玉峰;杨俊;潘艳娟;阎玺庆;邱培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谷维素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20例,分为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使用步长稳心颗粒和谷维素治疗的观察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活动状态、自我护理能力、主观幸福感、生命质量等评估数据值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治疗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表评分为(81.37±8.52)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为(109.42±10.10)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评分为(23.82±2.52)分,BPH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65.31±6.5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谷维素可有效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益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丹那唑,200mg/次,每日3次;治疗组于月经前10 d给予开水兑服丹莪妇康煎膏,15 g/次,每日2次.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月经期可不停药,若治疗期间受孕则停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组为9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可造成闭经,并出现体重增加、水肿、痤疮、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治疗组用药后未影响月经周期,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对月经周期无影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旭艳;孟凡玉;骆珍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组在硝酸甘油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文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地高辛分劈片在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剂量差异.方法 汇总各院医院信息系统(HIS)提供的2012年1月至3月用药数据以显示用药动态;采用称重法测定各院地高辛分劈片的片重差异,并计算剂量误差.结果 地高辛分劈片与整片的用药频度比为(1.38:1),日均用量约为15-20个单剂量;3家医院分劈片平均片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未通过<美国药典>(USP)剂量单位一致性测定,且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片重差异不超出±7.5%的相关规定存有较大差距.结论 地高辛是经常性的临床用药,但其分劈片难以达到准确的给药剂量,因此厂家应生产多一些剂量规格,以利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侯飞;赵磊;张月君;姜思通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