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5例

李雅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异丙托溴铵, 氨溴索, 雾化吸入,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吸痰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单纯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均每日2次,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PEF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0,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好,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γ免疫脂质体靶向治疗大鼠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干扰素-γ免疫脂质体应用于大鼠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干扰素-γ免疫脂质体应用于大鼠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大鼠治疗后第3,7,10天肿瘤生长速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肺转移结节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脾脏CTL细胞毒性、NK细胞毒性及TNF细胞毒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γ免疫脂质体应用于小细胞肺癌大鼠的治疗,对肿瘤抑制作用强,治疗效果好,对组织损伤小,能延长大鼠生存时间.

    作者:王翠艳;梁秀敏;李占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3例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2.3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7例(16.28%)(χ=4.962,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2例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连续使用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9.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为(15.94±8.25)h,对照组为(26.13±8.33)h,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仅出现1例恶心、呕吐及1例腹痛,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及腹痛和血压升高各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时间短,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邱教;项时昊;李访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口服,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6和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血清IL-6和hs-CRP水平,辅助治疗UAP安全、有效.

    作者:桑士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股骨干骨折术中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股骨干骨折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上1/3处股骨干骨折实施钢板内固定患者46例,采用就诊顺序编码方法,将患者分为血凝酶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血凝酶组术前30 min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 U静脉注射,术后第1天再用血凝酶2U静脉注射.对照组除不给予血凝酶外,其他操作和用药同血凝酶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血凝酶组术中出血及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因子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手术创面大和剥离组织较多的手术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作者:解春艳;赵振龙;米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8例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厄贝沙坦治疗)和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各49例,治疗8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克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30例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5月医院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痰鸣音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94,P<0.05).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对婴儿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小燕;卢宏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根管内消毒90例

    目的 比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与甲醛甲酚用于根管内消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满根管,对照组常规封入甲醛甲酚棉捻,两组均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封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根管治疗期间疼痛情况.结果 封药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83,P<0.01),且观察组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9.89,P<0.01).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应用于慢性根尖炎根管封药的疗效肯定,能明显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的疼痛,是一种较理想的根管消毒剂.

    作者:毕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石消胶囊中大黄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肾石消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Thermo BDS 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大黄素进样量在0.265 5~5.3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47%(n=6).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用于该制剂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海霞;郭迎霞;曹宇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4例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7倒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托吡酯治疗,B组予卡马西平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显著下降(P<0.05),但不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低于B组(42.4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同时辅以基础、心理、治疗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兰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2周开始分别予以吡柔比星40mg和阿霉素40mg定期膀胱灌注化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后毒副反应、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结果 随访12~7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6,P<0.05),初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1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P<0.05).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明显优于阿霉素,毒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而做好膀胱灌注期间护理是确保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关键.

    作者:陈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坎地沙坦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艮反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坎地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冬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70例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近期疗效、照射剂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44.29%)高于对照组(25.71%),观察组表现出明显放射增敏反应,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祖国;周强;杨辉;袁光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均每日早餐前30 min给予奥关拉唑4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患者均每日早晨口服泮托拉唑40 mg,每日1次;每餐前30 min口服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连续使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食管24 h pH、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4%,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修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84例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1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咪替丁6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40 mg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后改为每天1次,再连续使用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治疗前后胃液pH比较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89.6±5.7)h,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0.3±1.8)h,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液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起效快,可迅速提高胃液pH,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棣;陈剑云;金凯;曾大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0例

    目的 观察血凝酶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mg奥美拉唑钠针静脉注射,每日2次,3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 IU血凝酶加10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照组为(46.3±10.2)h.治疗组为(31.7±9.8)h,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再出血率(2.50%)显著少于对照组(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起效快,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宏;吴君;陆其民;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能全力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以及治疗过程中胃肠道的反应.结果 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PA及Hb比较稍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腹泻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全力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脑梗死,既加强营养供给的均衡性,又明显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配合精心的临床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翁迎弟;周桂媛;潘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30例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帕利哌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帕利哌酮具有良好的疗效,8周末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90.00%,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心动过速.结论 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艮反应少.

    作者:张代江;吴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开发进展

    目的 介绍中药滴丸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文献,分析中药滴丸剂制剂新特点以及影响其制备的因素等.结果 与结论现阶段在开发中药滴丸剂中存在若干问题,但随着各方面新技术、新工艺及中药制药理论的发展,相信中药滴丸的研究及应用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作者:杜文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及镇静前后与镇静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心血管及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是重症监护患者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娄林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