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的效果评价

娄林娟

关键词:咪达唑仑, 重症监护患者, 镇静
摘要: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及镇静前后与镇静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心血管及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是重症监护患者理想的镇静剂.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坎地沙坦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艮反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坎地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冬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山东省中医院门诊第3代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

    介绍山东省中医院第3代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在门诊的应用,包括架构及硬件的选择、软件主要功能介绍以及对中医院特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就医院目前的系统应用情况和将要应用的系统进行概述.

    作者:姜瑞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屈螺酮炔雌醇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72例

    目的 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在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在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常规予以抗生素和益母草合剂预防感染,促子宫收缩治疗5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每天1片,连服21 d,停药7 d后开始第2周期,连服3个周期.结果 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子宫内膜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2.76,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5,P<0.05),且治疗期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能促进子宫内膜的恢复,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的恢复,缓解经前期综合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雷素英;肖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8例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厄贝沙坦治疗)和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各49例,治疗8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克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及镇静前后与镇静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心血管及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是重症监护患者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娄林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4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8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催产素治疗)和观察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各40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止血速度和出血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升高,止血时间显著缩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期间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0例

    目的 观察血凝酶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mg奥美拉唑钠针静脉注射,每日2次,3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 IU血凝酶加10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照组为(46.3±10.2)h.治疗组为(31.7±9.8)h,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再出血率(2.50%)显著少于对照组(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起效快,止血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宏;吴君;陆其民;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70例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近期疗效、照射剂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44.29%)高于对照组(25.71%),观察组表现出明显放射增敏反应,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祖国;周强;杨辉;袁光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曲马多或左旋布比卡因切口浸润对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曲马多或左旋布比卡因切口浸润对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组Ⅰ~Ⅱ级全身麻醉下急诊或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曲马多组(T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组(N组),每组30例.缝合腹直肌筋膜后,L组、T组、N组分别由手术医生沿切口皮下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20 mL、曲马多1.5 mg/k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产妇完全苏醒且能正确对答后即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每隔3 min分次静脉注射曲马多20 mg/kg作为负荷剂量,直至疼痛VAS不超过3 cm;PCIA参数设定为1%曲马多单次剂量2 mL(20 mg)、锁定时间15 min、背景剂量0.5mL/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40mg作为曲马多镇痛效果欠佳的补救措施.比较3组产妇苏醒后即刻、术后2,4,8,12,24 h5个时间点产妇静息或运动状态疼痛VAS、24 h内曲马多用量、帕瑞昔布用量、术后瘙痒、呕吐、发热、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 L组、T组产妇苏醒后即刻疼痛VAS分别为(4.6±1.3)cm,(4.5±1.3)cm,均低于N组的(7.7±1.8)cm(P<0.05),术后2,4,8,12,24 h疼痛VAS3组相似(P>0.05);与N组相比,L组、T组24 h内曲马多用量明显减少(P=0.0001),与L组相比,T组曲马多用量明显减少(P=0.007);3组产妇术后24 h内帕瑞昔布用量,以及瘙瘁、呕吐、发热、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及1.5 mg/kg曲马多切口浸润能有效降低全射麻醉剖宫产产妇苏醒期疼痛VAS、减少术后24 h内静脉曲马多用量,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与0.25%左旋布比卡因相比,曲马多切口浸润产妇术后曲马多用量更少.

    作者:马青山;吴继勇;袁力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和芬太尼在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在手术缝合皮肤时分别静脉给予患者自控镇痛负荷剂量,A组给予曲马多1 mg/kg,B组给予芬太尼1μg/kg,C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启动镇痛泵.评估给药后1,2,3,4,5,6 h时患者疼痛状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不艮反应的例数,统计其发生率.结果 C组明显比A组和B组的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好,B组略优于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明显比A组和B组低,拔管平稳.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作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负荷剂量的理想用药.

    作者:马宏伟;李凤茹;高景;赵大卫;杨永斌;丁丽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5例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吸痰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单纯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均每日2次,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PEF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0,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好,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雅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5例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的DE一线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艮反应,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及疗效评估,研究组有效率为76.00%(1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1).随访期间,研究组生存时间(MST)、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7.5个月和12.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6个月和6.5个月(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0%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应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军;鲁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4例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7倒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托吡酯治疗,B组予卡马西平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显著下降(P<0.05),但不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低于B组(42.4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同时辅以基础、心理、治疗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兰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105例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105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在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给予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餐后口服0.5 g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0 mg阿卡波糖,两组均每日3次,连续治疗2个月后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并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得到明显改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体质量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发生8例低血糖(7.62%),治疗组5例(4.76%).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高于对照组(74.29%).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吴旭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85例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孕16~28周的孕妇1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随后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每12 h 1次,共3次;对照组患者仅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比较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为(11.50±5.15)h、总产程为(8.35±4.20)h,对照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为(27.05±8.40)h、总产程为(18.20±6.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86%,而软产道裂伤发生率(0)及清宫率(35.29%)分别低于对照组(10.00%和65.71%)(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 与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相比,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能加快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缩短总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清宫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终止中期妊娠.

    作者:王小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2周开始分别予以吡柔比星40mg和阿霉素40mg定期膀胱灌注化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后毒副反应、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结果 随访12~7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6,P<0.05),初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1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P<0.05).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明显优于阿霉素,毒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而做好膀胱灌注期间护理是确保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关键.

    作者:陈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8周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时点PANSS总分及分量表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第2,4周末PANS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魏晓云;胡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25例生存分析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纳入2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3周治疗方案,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静脉注射3 h;替吉奥依据体表面积(<1.25 m2,40 mg;1.25~1.5 m2,50 mg;>1.5 m2,60 mg)连服第1至14天,1天2次,早晚口服.结果 共25例纳入分析,年龄35~75岁,平均(60.2±10.51)岁.其中部分缓解14例,无完全缓解病例,总有效率达56.00%.中位生存期15.5个月,1年生存率为76.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常见的Ⅲ/Ⅳ度毒性为贫血(24.00%),粒细胞减少(16.00%)和白细胞减少(16.00%).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3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毒性可以耐受,疗效良好.

    作者:王婷;马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预防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不良反应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预防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6例住院期间应用磺苄西林钠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平均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平均护理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护理费用低于对照组,平均护理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6,15.560,4.762,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75,119.487,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对应用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治疗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减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管绿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2例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HSK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每日4次,每次2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100万U肌肉注射,隔天1次,共8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力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7%(χ2=10.48,P<0.01);治疗3周后的视力提高(不小于1行)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χ2=7.04,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疗效确切,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视力,且安全性较好,是目前治疗HSK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徐建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